不温不火可以形容什么
不温不火
并列 既不着急,又不发火,很有耐心。西门丁《霜叶恨》:“两人依然不开口。管一见~地道:‘老夫再说一遍,你们两若不说实话,老夫便要用刑了!’”△多用于情状方面。
【释义一】 形容气氛与状态不热烈也不很红火;或形容销售的情况与比赛的表现等不好也不坏,很一般。
【例】 ① 相比之下,中式快餐仍处于不温不火之状,缺乏自己严格的生产标准与特色,虽然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却难与自己的“洋对手”匹敌。(人民日报1996.1.18)
② 在郑州,以前卖得不温不火的诸如奥拓之类的小排量微轿现在成了……紧俏货。(京华时报2004.11.3)
③ 粤菜以其味鲜博得了人们的厚爱,川菜以其味辣走上红红火火的大众化道路,而东北菜则以其实在赢得自己的一方市场,然而淮扬菜却始终不温不火,没能发展起来。(京华时报2005.4.14)
④ 未来一周天气“不温不火” 最高温度29℃~34℃(江西日报2009.9.4标题)
⑤ 来自上海目前较为知名的四五家真冰溜冰场以及滑雪场信息显示,其生意大多不温不火,节后淡季一天游客也就几十人。(东方早报2010.2.25《冬奥会并未催热沪上溜冰场,生意依旧不温不火》)
⑥ 沪指现在每天的成交量平均就在900亿附近,这个量很尴尬。……就是这种不温不火的量让你很无奈。(广州日报2010.6.2)
⑦ 是役,中国易建联继续首发,在首节有两次扣篮大出风头,但整体表现却不温不火。(三秦都市报2011.3.24《阿联首发不温不火》)不
⑧ 经过三年的培育,“清明出游”的观念正逐渐形成。但是,与其他小长假火爆的出游情况相比,清明旅游仍然显得不温不火。(南方日报2011.3.29《清明小长假旅游市场不温不火》)
⑨ 这些吸毒明星在被曝吸毒时,均有个特性,即当时都处在事业不温不火的时期,有的甚至快被公众遗忘。(合肥日报2011.4.25《明星吸毒 40岁中年男星易失足》)
⑩ 目前依旧处在不温不火的“初入宫闱”阶段,作为一部典型的慢热电视剧,《甄嬛传》的“好戏”还在后头。(东方早报2012.4.6《孙俪小清新扮相惹人怜 蔡少芬大气突破港星局限》)
⑪ 一部《舌尖上的中国》,让中国观众又将视野投向了总是“不温不火”的纪录片。这部作品的火爆让外界重拾对国内纪录片的好奇与期待,也给了业内更多的思考: 纪录片,我们到底要什么?(新闻晚报2012.6.4《纪录片还在路上》)
⑫ 尽管至圣孔丘、亚圣孟轲偶尔也会引吭亮嗓,唱一唱“杀身以成仁”、“舍身以取义”和“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的高调,但日常流行的调式总是不温不火不亢不卑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哪一句算得上豪气干云?(随笔2012.2期王开林《特别的人不走寻常路》)
【释义二】 形容性格与脾气不冷也不热,犹如温吞水;或不急躁也不发火的态度与表现等。
【例】 ① “八毛五分钱,也开发票?”售书小姐简直烦得要上吊了。“没办法,公事公办。”那先生不温不火地回答。(人民日报1994.8.23)
② 扮演老管家的演员衣着单薄冻得瑟瑟发抖,大段的台词说了几遍都连不下来。坐在监视器后面的胡玫不温不火,她示意大家停下来,然后走到老演员面前,把自己披着的大衣给他披上。(光明日报2005.4.1)
③ 我们一直不冷不热不温不火地联系着,不知道这算什么,算爱情吗?(呼伦贝尔日报2011.2.21《不温不火的联络算爱情吗?》)
④ 她说自己喜欢安徽人,因为这儿的人跟她内心所追求的一样,不温不火,介于两者之间。在她看来,形成这种不温不火的性格,跟安徽人祖上喜欢读书有关系。(江淮晨报2011.4.24《我喜欢安徽人的不温不火——倪萍来肥推销新书〈姥姥语录〉》)
⑤ 继智商、情商之后,“爱商”(LQ)又走进人们的视野。昨天,国内第一份恋爱指数及爱商测试报告出炉,总体看来,北方人的恋爱热度高于南方人,男性对待爱情比女性更有热情。具体到地区,上海人的恋爱热度只列全国第9位,而在“爱商”方面则居全国中游,刚刚及格。(东方早报2011.5.10《上海人恋爱不温不火 “热度”仅排全国第九》)
⑥ 幺婶对这个中农儿子,百事如意,惟独瞧不起他不温不火的脾气。(化石《潘家堡子》)
⑦ 两人依然不开口。管一见不温不火地道:“老夫再说一遍,你们俩若不说实话,老夫便要用刑了!”(西门丁《霜叶根》)
【释义三】 形容文艺表演等不沉闷乏味,也不过火,恰到好处。
【例】 ① 易中天是当之无愧的“演技派”老师,表现不温不火,语速不快不慢,手势不多不少,镜头感特好,分寸感特强,一切都恰到好处。(书屋2007.3期王开扬《笑谈易中天》)
② 全剧的基调是: 不温不火,有动有静,松紧相间,平淡中有兴味,严肃中有风趣。(人民日报1963.10.21)
③ 戏剧要求不温不火,文学要求不枝不蔓。(柯灵《文苑絮语》)
④ 而且,不枝不蔓,不温不火,全书从头到尾一个月说不完,留下余味无穷,年年想听。(刘绍棠《蒲柳人家·荇水荷风》)
【辨说】 “不温不火”源自“不瘟不火”。“不瘟不火”原是戏剧表演的专业术语,形容演员对角色的把握很到位,戏演得不沉闷乏味,也不过火,恰如其分,是一个褒义词。如“京剧著名演员表演,总讲究不瘟不火”(杨述《恰到好处》),“吴勇滨的歌声醇厚质朴,不瘟不火”(酷6视频)。但由于“瘟”字沉闷乏味没有精神的意思,一般人不太了解,所以戏剧表演行业之外的人在使用时就出现了讹误,误“瘟”为“温”。“温”的现代常用义是温和,但古义也有缺乏精神没有生气的意思,“瘟疫”在古代就有写成“温疫”的,说明两者有时可以通用,所以“不温不火”的误用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但谁知误用之后却又慢慢衍生出一些新的用法,并因此升温火了起来,用例也超过了“不瘟不火”,后来居上。
“不瘟不火”作为源头,还衍生了另外一条成语“不愠不火”。“愠”有恼怒义,“不愠不火”的字面义就是不生气不发火,多用以形容态度,但也还有其他用法。
目前这三条成语似成鼎足之势,在使用中比较纠结,意义有同有异,又互有交融,并无很明确的分工,看来还有待时间作最后界定。就目前的实际用例看,三条成语中,“不温不火”的使用范围最广,适用性也最强,前景最看好。而就成语的感情色彩说,“不瘟不火”原为褒义,现在已有所变化,不全都是褒义了,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作贬义用的,也有不带褒贬色彩作中性用的。
【结构分析】 形容词性偏正联合结构。
【检索不温不火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