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一样
作者/段国刚
原题:《1300年前那场舅杀甥的知识产权血案》
全唐诗第082卷第018首收录了刘希夷的一首诗,如下:
代悲白头翁(一作白头吟)
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开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蹊跷的是全唐诗第051卷第048首收录了另一首诗,和上面的诗全文只有8个字不同(粗体字),全文如下:
有所思(一作刘希夷诗,题云代悲白头翁)
宋之问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幽闺女儿惜颜色, 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须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交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 三春行乐在谁边。
婉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飞。
这两首诗里面最脍炙人口的一句便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但就是因为这一句诗引发了中国古代关于版权的一大血案。
别认为没有版权法的盛世大唐时代,文人们就没有版权意识。相反,大唐文人尤为重视自己的版权,而且敢于付出生命的代价捍卫自己的版权。本文要说的这位刘希夷就是不惜付出生命代价捍卫自己版权的杰出代表,而谋杀刘希夷的正是他的亲舅舅宋之问。
历史记载,宋之问不但是刘希夷的亲舅舅,而且这个舅舅还比自己的外甥小几岁。我有些好奇宋之问他爸妈是如何做到外孙都好几岁了还能生个儿子,可惜没有找到史料记载......
话说,有一次,刘希夷写了一首题为《代悲白头翁》的诗,对这首诗自我感觉非常好,特别是这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因此,第一时间就拿给蜚声大唐诗歌界且在大唐一姐武则天面前能说上话的舅舅宋之问,期望能和舅舅共同分享创作出绝世佳作的喜悦。
宋之问看到外甥这首尚未公之于众的诗后,赞不绝口,也非常喜爱诗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一句。
但不知出于何故,也许是宋之问太喜欢这首诗了,也许是宋之问做为大唐一姐武则天的御用宫廷诗人有急于给主子提供绝世佳作的迫切心情。总之,宋之问提出了一个在当时来说很难启齿的要求,请求外甥将这首诗让给自己,对外宣称这是自己的作品。
在大唐时代,还是比较奉行三纲五常,娘舅如父等思想的,按理说,刘希夷岂敢不从,虽然这个娘舅比自己还小几岁。
但是,刘希夷却是不从,因为他实在难以割爱这绝世佳作。宋之问恼羞成怒,为了将此诗的著作权据为己有,命令家奴用土袋将外甥活活压死。
于是才如上所述,在《全唐诗》中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刘希夷名下,收录了这一首题为《代悲白头翁》的律诗;在宋之问名下,也收录了一首律诗,只是改了一下标题和个别字,并且加了一句话:一作刘希夷诗,题云代悲白头翁。表明,有可能这是刘希夷的诗。
上述叙述,有据可查。据《唐才子传》记载,不仅非常肯定地说刘希夷是被宋之问所杀,还描绘了杀人的具体细节:“使奴以土囊压杀于别舍”。
韦绚的《宾客嘉话录》也记载了他的杀人方式:“刘希夷诗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其舅宋之问苦爱此两句,知其未示人,恳乞,许而不与。之问怒,以土袋压杀之。”
刘、宋二人的生卒年月均史无明载,有人从比较隐微的材料中推测,宋之问三十岁死的时候,刘希夷还只是个十岁的小童,如何能指示家奴用土袋压死外甥。这个推论我认为是讲不通的,宋之问的父母能在外孙二十岁时候再生个儿子我觉得是不太现实的。
据傅璇琮先生考证,《新唐书》中“‘甫冠’的记载是错误的”,并引《唐才子传》言宋之问亦“上元二年进士”,进而推断宋之问当生于公元656年(闻一多《唐诗大系》即定宋之问生年为公元656年)。这样一来,刘希夷死时,宋之问已二十五岁,自然单从年龄上讲,足以能够杀人夺诗歌著作权了。
二人年龄的考证一直没有准确的说法,不去追究也罢,姑且认为傅璇琮先生考证是真实的。
但熟悉唐诗的人都清楚,在当时,宋之问的名头可比刘希夷大的太多。如《旧唐书》云:“之问弱冠知名,尤善五言诗,当时无能出其右者。”而刘希夷则“体势与时不合”、“不为所重”,也就是说,宋之问的诗名远在刘希夷之上,何至为了区区两句诗而用极残忍的手段杀人?何况被杀者还是自己的外甥。
宋之问的动机何在呢?一首诗歌真能好到为了夺取著作权而杀死外甥的地步么?个中缘由,千年来众说纷纭,我们作为知识产权人,姑且认为是著作权的魅力导致吧。如果是这样,那也为宋之问对诗歌的痴迷和对著作权的较真稍稍膜拜下。
对于刘希夷,只能是喟叹加惋惜,仅凭一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就会永远让人铭记。只因唐朝没有著作权登记的制度,如果有的话,也许可能避免这一血案。
刘希夷墓位于河南汝州风穴寺山门东侧,诸位知识产权同仁如移步汝州,不妨去看看刘先生的幕,祭奠下这位敢于用生命捍卫自己知识产权的大唐诗坛翘楚。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