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是什么的语录结集(《论语》的逻辑性研究)

本站作者 2023-09-06 22:50:00

论语是什么的语录结集

《论语》记录的主要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以语录为主,叙事为辅,所以被普遍认为是孔子及其弟子语录的结集:因此既不讲求篇章结构,各段落之间也没有必然的联系。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

在《左传》、《礼记》和《孔子家语》中,有大量没有被《论语》收录的孔子言行,在上述书籍不是伪书的条件下,由此会让人产生一个疑问:《论语》在收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时候以什么为筛选标准呢?此外,在《论语》的《季氏》、《微子》和《尧曰》等篇中,还存在和孔子及其弟子完全无关的记载,由此可以确定的是:《论语》不仅仅是简单的传记语录,而且承载着作者自身的观点——不管作者是一个人还是一个群体,书中出现的与孔子及其弟子无关的记载对于作者而言一定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性起码高于很多未被载入《论语》的孔子的言论。

如果一个人的观点是用自己的语言直接表达出来的,理解他的意图相对要容易一些。但像《论语》这样把观点隐藏在他人的言行之中,那么作者的意图能否被复原,取决于作者在编纂的时候有没有规律可循:是具有逻辑性的还是凭个人好恶的主观性?所谓逻辑,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需要遵循的思想规律,简而言之,是指通过推理的方式论证事物之间的关联,在形式上包括定义、分类以及推理原则等。

本文旨在论证《论语》是否具有逻辑性。

论语是什么的语录结集

“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这段话出自《论语·季氏》,讲的是春秋时期不同人对国君妻子的称谓:国君称呼自己的妻子为“夫人”;国君夫人向别人称呼自己是“小童”;国人称呼本国国君的妻子为“君夫人”;国人在外国人面前称呼本国国君夫人为“寡小君”;国人在外国人面前称呼外国国君夫人也是“君夫人”。

通过对该章内容的分析可以得出:1、不同的人讲的不同的话可能有同样的含义,比如国君说的“夫人”,国君夫人说的“小童”,本国人之间讲的“君夫人”,本国人向外国人讲的“寡小君”,指的都是同一个人;2、不同的人讲的相同的话可能有不同的含义,比如国人和外国人在一起时讲的“君夫人”,都指的是对方国君的妻子,不是同一个人;3、同一个人讲的同样的话可能有不同的含义,比如本国人在一起时称呼的“君夫人”指的是本国国君的妻子,本国人和外国人在一起时称呼的“君夫人”指的是外国国君的妻子,不是同一个人;4、同一个人讲的不同的话可能有同样的含义,比如本国人在一起时称呼的“君夫人”和本国人向外国人讲的“寡小君”指的是同一个人。

南子是春秋时期卫国国君卫灵公的夫人,假定我们现在穿越到卫灵公时期的卫国,在不清楚说话人国别的情况下,当听到“君夫人”和“寡小君”这样的称谓时,虽然对话的双方很清楚他们谈论的是谁,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却一头雾水。那么,怎么才能消除歧义呢?“必也正名乎。”(《论语·子路》)名是事物的称谓,正名指的是让事物的称谓和事物保持一致,也就是名实相符,和“正名”含义比较接近的现代词汇是“定义”,人在交流沟通中之所以会产生歧义,是因为定义不清晰。回到上述假想场景,如果对话人说的是“南子”,说的是“我们卫国君夫人”,说的是“你们鲁国君夫人”,说的是“我们鲁国君夫人”,旁观者就不会摸不着头脑了。

孔子说过,“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定义不准确,意思就表达不清楚,说出的话让人误解,执行的时候就会产生偏差,最终导致事不随人愿,所以“正名”是“事成”的必要条件。

《论语·述而》中又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雅,有正的意思,雅言即正言,不说有歧义的话;《诗》、《书》是春秋时期的学习资料,谈论《诗》、《书》是信息沟通;执礼是行使职责。所以,孔子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字斟句酌的说话,孔子在信息沟通和行使职责时,说话才/都严谨。

(二)、《论语》中的定义示例

《论语》认为在信息沟通和行使职责这样的场合,定义准确是实现目标的必要条件。如果作者编纂《论语》的目的不是为了传输信息——宣传自己的观点,那就没有概念需要被定义,《论语》天然不合逻辑;如果作者编纂《论语》的目的是为了传输信息,但没有对涉及的概念进行定义,《论语》依然不合逻辑。所以,论证《论语》的编纂是否合逻辑,前提是看作者是否对关键概念做了定义。

《论语》中的常用概念有“君子”、“仁”、“忠”、“孝”、“爱”、“直”、“勇”、“知”、“礼”等,这些概念在《论语》中都可以找到定义,并且定义的方式不尽相同,下面我就部分概念的定义和定义方式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1、刚:子曰:“我未见刚者。”或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论语·公冶长》)

孔子说他没有见过“刚”的人,有人提出了申枨?孔子说:“申枨这个人有私欲,不能算刚。”有私欲不能算“刚”,那么“刚”就是没有私欲。

2、直: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论语·公冶长》)

醋的价值是微不足道的,除非没有,很少有借不到的。如果微生高直言自己家里没有,借醋人换个邻居借,耗费的成本是从微生高家到邻居家再回到自己家的时间;微生高帮忙转借,耗费的成本是微生高到邻居家的往返时间加上借醋人回到自己家的时间。微生高转借醋的行为只能增加借醋人的时间成本,对借醋人并没有好处,这样的行为不能称之为“直”,可知“直”不损害他人的利益。

3、勇: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孔子说过,君子有勇而无义会导致社会动荡,小人有勇而无义会扰乱社会治安(“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无义”对社会不利,说明“义”是有利社会。

对社会有利而不作为是“无勇”,那么“勇”一定能为社会付出,可以解释为社会责任感。

4、敬: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在春秋时期,马狗是工具性动物,人饲养马狗的目的是为了服务自己,以满足自己为目的是“不敬”,可知“敬”是为对方着想。

5、忠: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无诲乎?”(《论语·宪问》)

本章没有界定什么是“爱”和“忠”,但明确了什么是“不爱”,什么是“不忠”:不能为之努力付出就不是“爱”,不能为之努力付出就不是“忠”。

6、仁: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子路)

“恭”是能包容他人,“敬”是为他人着想,“忠”是对他人负责,“虽之夷狄,不可弃也”是对所有人一视同仁。

在《论语》中,樊迟问过两次“仁”,另一次孔子回答的是“爱人”,结合两次的回答可知,个人层面的“仁”就是“爱人”,“人”指的是所有人,“爱”包含三个方面:一是能包容他人的不足,二是能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三是能为对方努力付出。

7、命: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论语·宪问》)

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由“命”决定的,是不是感受到了浓浓的封建迷信气息?如果说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由“客观规律”决定的呢?

8、君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在孔子弟子的眼中,“孔子是君子”这个论述是没有任何疑义的,所以不同阶段的孔子代表不同层次的君子。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论语·学而》),十五岁时的孔子意识到自身存在不足,需要通过学习来改变,代表的君子指积极学习的人。

《论语·学而》中引用了有子的一段话,“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这段话解释了“礼”的地位和作用: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为了社会和谐制定的规范国内所有人行为的制度和规范。“不知礼,无以立”(《论语·尧曰》),三十岁时的孔子能在社会上立足说明他遵章守纪,代表的君子是遵守国家制度的人。

《论语·颜渊》中对“惑”的解释是“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又说“一朝之忿,亡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希望一个人既生且死是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因为愤怒就做出有害自己和亲人的事情是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或情绪就是“惑”。四十岁的孔子代表的君子是能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情绪的人。

命是事物发展需要遵循的客观规律,五十岁的孔子代表的君子是掌握了解客观规律的人。

“耳顺”从字面意思来讲是听不到别人对自己说难听的话,只有对人有利无害才能做到,所以,六十岁的孔子代表的君子是爱人的人。

命(规律)、礼(规则)和性(情感)并不总是一致的:合理不一定合法,合法不一定合情,合情不一定合理。“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子罕》),七十岁的孔子代表了君子的最高阶段:知道什么时候该尊重规律、什么时候该遵守制度、什么时候该顺应人情,知道什么时候该放弃、什么时候该坚持,所以能始终“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论语·述而》)。

9、圣人:子贡问:“如有博施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论语·雍也》)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指的是能满足老百姓的物质生活需求,孔子说能做到这件事情的人才是“圣人”,可知“圣人”是能让百姓生活富裕的人。众所周知,孔子是极其推崇尧舜的,但因为尧舜时期的社会生产生活水平低下,所以在孔子看来,尧舜并不是圣人。

10、善人: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论语·子路》)

“胜残去杀”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相处和睦、没有争端,善人治理国家才能有这个效果,可知“善人”是能让百姓安定友善的人。

二、关于推理——“温故而知新”

《论语·为政》中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是对已知的思考,知新是得出新知,根据已知判断推出新的结论,在逻辑学中的表述叫推理,推理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形式。

(一)《论语》中的推理方法

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

周朝是以周天子为领导的,以周礼为根本制度的奴隶制国家。按周制,在使用舞乐时,舞蹈的人数得和使用人的身份等级匹配,天子用八佾舞,诸侯用六佾舞,大夫用四佾舞,士用二佾舞。季氏做为鲁国的大夫,依礼只能用四佾,但却使用了只有天子才能使用的八佾舞,违背的是国家的根本制度。季氏连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最底线的规矩都敢违背,任何次于国家制度的规矩肯定也敢违背。

举一个和本章的推理方式相似的例子:一个大于10的数,一定大于任何一个不大于10的数。

2、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论语·公冶长》)

人的思想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与成长生活环境有关,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长大,才能形成和什么样的跟环境相关的性格。如果鲁国没有君子之风的话,子贱是不可能成为君子的。

举一个和本章的推理方式相似的例子:如果一个数不大于1,那么这个数一定不会大于10。

3、弑父与君,亦不从也。(《论语·先进》)

人和父亲的关系象征私情,人和国君的关系象征公心。任何人做一件事情或者是为了满足自己,或者是为了满足他人,或者既满足自己也满足他人,不存在既不为自己也不为他人的欲望。

举一个和本章的推理方式相似的例子:任何一个数字,或者大于3,或者小于5,既不大于3也不小于5的数字是不存在的。

4、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论语·季氏》)

如果一个人隐居起来让自己的想法不受外界干扰,那么他的行为就不会发生改变;如果一个人始终坚持做对社会有利的事情,那么他在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也得跟着变化。既保持不变又不断改变的状态是不存在的,所以不存在既坚守自己的想法不动摇,又能坚持做到对社会有利的人。

5、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能让人满意的人要兼顾到他人的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所以能让人满意的人做事靠谱,说话也在理,但是说话在理的人不一定做事靠谱,所以不一定能让人满意;为社会做出贡献得具备社会责任感(勇)和服务社会的能力(知),只有社会责任感但没有为社会服务的能力,不一定对社会有贡献。

举一个和本章的论证方式相似的例子:大于10的数一定大于1,但是大于1的数不一定大于10。

6、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

君子这个词有多个定义,仁者只是其中之一,小人是和君子对立的定义,所以君子中有不仁者,但小人中没有仁者。

举一个和本章的推理方式相似的例子:比1大的数里有不大于10的,比1小的数里没有大于10的。

7、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论语·公冶长》)

伯夷叔齐不会抓住他人过去的错误不放的行为和很少人怨恨他的结果之间是有联系的,“不念旧恶”是“怨是用希”的原因。

举一个和本章的推理方式相似的例子:下雨了,所以街道上有水。

8、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论语·公冶长》)

犯罪是被关押在监狱的原因,但由于存在冤假错案的可能性,即使没有犯罪的人也可能会被关进监狱,所以不能因为被关押在监狱中就得出人犯了罪的结论。

举一个和本章的推理方式相似的例子:虽然街道上有水,但没有下雨。

9、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论语·公冶长》)

我不想别人把他的想法强加给我本身就是我强加给别人的想法,如果子贡能做到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人,就不会有“我不想别人把他的想法强加给我”的想法。

举一个和本章的推理方式相似的例子:A说他从来不说真话,这是不可能的。

10、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论语·雍也》)

孟之反是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位大夫,有一次大军吃了败仗,他留在后边抵挡敌军,成功撤退之后,孟之反说不是自己勇敢,是马跑的太慢。从这件事上,孔子得出了结论:孟之反是一个不自夸的人。

本章是通过具体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11、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论语·季氏》)

一个人是否受人爱戴和他拥有多少财富没有关系,这个论点是通过对齐景公和伯夷、叔齐生前死后的对比分析得出的。

(二)《论语》中的推理示例

孔子认为人是自私的(人而不仁《论语·八佾》),但他又提倡爱人,这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矛盾呢?

已知:

1、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论语·雍也》);

2、任何技能的学习都要耗费时间(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

3、时间既不能停止又不能倒流(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推论:

任何人都存在不足需要他人来弥补(为命:比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论语·宪问》)。

那怎么才能得到他人的帮助下呢?

已知:

1、损害人的利益在多数情况下会招致怨恨(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

2、只要对人有好处就一定会有人拥护(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3、给的是人所需要的人才会喜欢(君子周急不济富《论语·里仁》);

推论:

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就能招人喜欢,不惹人讨厌(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就能得到帮助。

综上所述,爱人对个人而言是有利的,与爱自己是一致的。

三、关于分类

《论语·微子》的末章说:“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乎;叔夜、叔夏;季随、季騧。”伯、仲、叔、季是春秋时期兄弟的排行次序,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小,《论语》把八士中家中排行相同的人并列在一起,这种将事物按照某一共性进行分别归类的方法就是分类。

(一)为什么要分类

首先做一个简单的试验,把原文变形为“周有八士:伯达、季騧、仲乎、伯适、叔夏、仲突、季随、叔夜”,原文和变形之后的内容哪个更方便人记忆?如果想知道“八士”中有没有“仲达”这个人,原文和变形后的内容哪个更方便查找?

接下来,我构建一个数学模型来解释“分类”的好处:假如有100个编号从1到100个小球,在1到100之间随机选择一个数字,然后从100个球中找出编号与这个数字相同的球,平均要查找(1+100)/2=50.5次。如果我先把这100个球做一个分类,把编号为1到10的球分为1类,编号为11到20的分为2类,编号为21到30的分为3类,……,编号为91到100的分为10类,然后再从100个球中找出编号与随机数字相同的球,假设随机数字是32,我第一步先要找到4类球堆,找到4类球堆需要的平均次数是(1+10)/2=5.5次,在4类球堆中找到34需要的平均次数是(1+10)/2=5.5次,总计要耗费的平均次数是11次,远远高于没有对球进行分类时的查找效率。

(二)分类的原则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叩”是敲击,“竭”是尽,“叩其两端而竭焉”表现的动作是从一头敲击到另一头没有遗漏的地方,只有对问题全面了解掌握,才有可能妥善解决问题。覆盖研究对象的全体,是分类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一旦分类方法对于研究对象会有遗漏,那么通过该分类方法得出的结论就不能应用于实践。

在同一个家庭中,兄弟排行是不可能重复,即使是双胞胎兄弟,也有伯仲叔季之分。所以能确定伯达和伯适、仲突和仲忽、叔夜和叔夏、季随和季騧之间并不是同父兄弟,不是一家人,“家”在春秋时期还代表思想学术的流派,也就是说周朝的八士在血缘和观念上是存在差异的,可知对同一研究对象所能采用的分类方法并不唯一。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