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着一种 一种一种模仿句子 有一种学习,叫模仿
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
这可能是文字工作者都听过的一句话。然而,抄什么?怎么抄?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
抄什么?好文章都可以“抄”,这没什么问题,问题是具体到文章的内容上,有人倾向“抄”篇章结构,有人倾向“抄”表述方法,有人倾向“抄”语言文字,莫衷一是。
怎么抄?有人强调循序渐进,从模仿到创新不断迭代;有人强调长期练习,有人强调广泛涉猎,有人强调重点突破,关注点各有不同。
今天,我谈谈常被忽略的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抄”的本质是什么,它为何如此重要?
所谓“抄”,并非把别人写的东西原原本本地誊写下来。那叫照抄,或叫“搬”,就像搬运工一样,不是让文字发生“化学反应”,只是实现物理空间上位置的改变。
笔者以为,“抄”的本质和灵魂是模仿借鉴。它是一种学习方法、是创造的基础、是创造的最初形态。
“抄”,是技术创新的方式,给科学技术发展助力。
你看,我们乘坐的飞行器,最初的创意是从鸟身上获得的。有一种水下探测器就叫“蓝鳍金枪鱼”。据说锯子的发明也是模仿了小草的叶片形状。
再看,"五禽戏"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动作,教人如何养生。形意拳仿效了十二种动物的动作特征,有龙形、虎形、熊形、蛇形、骀形、猴形、马形、鸡形、燕形、鼍形、鹞形、鹰形等套路。
不仅如此,模仿借鉴还催生了一门学科——仿生学。
“抄”,是人类的本能和习惯,给人类自身发展赋能。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是在模仿中成长的。不管是牙牙学语,还是蹒跚学步,都在一定程度上“抄”别人的经验,成人之后也有“抄”的潜意识,比如,在处理问题时,我们都会下意识地问“别人是怎么做的?”
这本质上就是“抄”的意识、思维和习惯。
就拿书法绘画来说,业内很重视临摹,“初学书不得不摹,亦以节度其手,易于成就。”(姜夔)综观19世纪西方的绘画,几乎所有的艺术大师都临摹过意大利古典艺术,或者去巴黎卢浮宫临摹名作。我国著名的绘画大师如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都曾把《芥子园画谱》作为模仿范本。
回到写作这件事情上,“抄”同样是学习写作的不二法门。
古希腊人认为“文学起源于摹仿”,我国南宋的思想家朱熹也坦言:“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唐代皎然在《诗式》里还总结了三种模仿的方法:“偷语”“偷意”“偷势”。矛盾先生也说:“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是学习的最初形式。”
这些言论都充分说明了“抄”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抄”“抄”“抄”,为啥如此重要?
赵孟頫关于学习书法有句话:“临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我觉得,对于写作而言,通过“抄”,可以熟悉别人的“用笔之意”“结构之严”“修辞之妙”“语言之精”。
不仅如此,“抄”还有以下好处。
其一,可以为写作者树立一个写作的标杆或范本,而有了这个标杆和范本,初学者就会有一种体验:原来文稿可以这样写!
其二,可以给写作者建构写作的信心,给人一种心理暗示:好的文章,也就这个样子,别人能写出来,我也能!
其三,可以唤醒初学者的审美意识,不管拿到任何一篇文章,都懂得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它、审视它、品味它。
其四,可以提高初学者的写作效率,“抄”的过程,就如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行走,运用别人成熟的思考结果,既避免走弯路,还能“速成”。
最后,还有助于思维方式的训练。可以说,任何一篇优秀文章,都是写作者思维精华的浓缩,这样的文章见多了、“抄”多了,就可以跟着高手的“节拍”一起舞蹈,慢慢地,自己的思考水平也就提升了。
第二个问题:“抄”字里到底包含着哪些具体动作?
你以为“抄”就是“拿起笔来写下字”这么一个简单动作么?如果是这样,你就大错特错了。
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抄”绝不是“一锤子买卖”,它是一个动态过程。笔者以为,一个完整的“抄”字,应该是由“学”“思”“践”“悟”四个前后连贯的动作组合而成,是一套名符其实“组合拳”。
动作一:“学”
“学”是“抄”的起手式,不管“抄”什么文章,都必须在学的基础上进行,对标的有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倘若没有必要的学习铺垫,面对一篇文章,你根本不知道从何抄起。
所谓“全面了解”,个人觉得至少应该包括五大要素:主题、结构、材料、语言、表述方法。
这五个要素就是五种学习的维度,也是“抄”的五种“姿势”(下期我将分享另一篇文章)。
当然,我说的是至少,一篇优秀的文章,尤其对公文来说,除了以上五种要素外,还有格式、排版等,都很值得学习借鉴。
所谓“深刻了解”,笔者以为,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相对于看得见、摸得着的格式、语言而言,是指看不见、摸不着的思维方式、结构方法、逻辑关系、论证技巧等。
学习可以是有针对性的学习,解决当务之急,也可以是储备式的学习,解决不时之需。对于前者,可以边学边“抄”,现蒸热卖;对于后者,一定要摘抄记录下来,等到需要时,拿出来“反刍”。
动作二:“思”
“学而不思则罔”。在学习的基础上,要把脑筋开动起来,多想一想再动手。首先,对于别人写出来的文章,能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这才是高手。其次,在洞悉别人“写作逻辑”的基础上,还要思考“如何才能把别人的东西合理地‘抄’过来”。
思考的扇面可以从两方面展开。
一方面,思考别人的文章好在哪里?比如,结构采用了并列式结构,还是递进式结构,或者总分式结构?数据采用了横向对比,还是纵向对比?修辞上运用的是排比,还是引用?等等。
另一方面,思考别人的标题、结构、材料、语言或修辞方法与自己所写的材料有没有相同的道理。如果有,在自己的材料里如何运用?其思想观点、逻辑关系、结构体系符不符合自己需要?
动作三:“践”
“光想不练是假把式”。“践”就是通过学习、思考后,要经常性地进行模仿实践,真刀真枪把别人的东西借过来,融会贯通,写出自己的文章。
“践”这个动作,有两个要点:
1.有意识。就是说,“抄”不是自然而然、随心所欲地“抄”,要有“我在用某种套路在写”这样的意识。只有这样,才会有快速的收获,通过无数次的“有意识”,就会养成“自然而然”的写作习惯和套路。
2.无痕迹。笔者以为,模仿的最高境界是“仿而不像”,就像著名画家齐白石说的:“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高明的模仿者,心中“有意”,却要做到笔下“无痕”,能够在无声无息中“抄”,不知不觉中仿。这样写出来的作品才会真正融入你的思想,即便能够嗅到“抄”的味道,却难以找出“抄”的“证据”。
动作四:“悟”
所谓“悟”,就是指在每次模仿实践后,善于反思总结,哪些地方模仿的好?哪些地方模仿的不好?要有一个客观评价,以便于改进。
在笔者看来,“悟”就像一剂酵母,可以帮你从实践中“发酵”出与原作不一样的东西来,这个东西就是我们的创新成果,也是“抄”的终极价值。
“悟”的方式不拘一格,可以是自己反思,也可以借外力助思。你可以闭门沉思,反观自省,也可以请高人点评、提出意见。
笔者倒是倾向于以反思为主,毕竟,对操刀人来说,在心理上,对“抄”来的作品,是不太愿意被人认为“原来这是‘山寨’产品!”当然,以练习为主的模仿作品,大可不必有这个顾虑。
第三个问题:为什么老是“抄”不好,有没有什么误区?
还真有。笔者的感受是,“抄”的路上有很多误区,稍有不慎就会误入歧途,模仿时务必谨慎。
这些误区归纳起来,主要有六种。
误区一:“鹦鹉学舌”
我们都知道,鹦鹉学人说话,一般是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没有理解,也没有创造。
模仿借鉴别人的文章,首先要避免的就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在缺乏必要理解的情况下照搬照抄。
笔者看来,鹦鹉学舌的模仿近乎抄袭,且不说道德的问题,单说模仿效果,懂行的人一看,就知道,这并非作者自己观点,表达的观点就很难令人信服。
正如《景德传灯录》所言:“如鹦鹉只学人言,不得人意。经传佛意;不得佛意而但诵,是学语人,所以不许。”
误区二:“方枘圆凿”
所谓“方枘”,就是指方形的榫头,而“圆凿’,指的是圆形的榫眼。
大家知道,方榫头和圆卯眼,两者格格不入,肯定是合不起来的。
生搬硬套过来的东西,就像方枘圆凿,即便勉强拼凑起来,语意、语气、脉络都是不顺的,内容也会“水土不服”,甚至产生“排异反应”。
笔者以为,模仿借鉴别人的东西,切忌方枘圆凿、生搬硬套,把本来不适合的语句、观点或结构套用到自己的文章中来。
模仿要像给植物嫁接。嫁接之前,判断好仿与被仿内容的“兼容性”,只有相同、相近的属种,方能嫁接。谁也不能把桃树枝嫁接到苹果树上吧。
误区三:“盲人摸象”
盲人摸象是小学里的课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看问题不能凭自己主观的、片面的了解作判断,应客观、全面地了解事物。
模仿借鉴别人的文章,也不能盲人摸象,因为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一个系统,涉及方方面面,不能片面地只看某一方面。
一个有经验的模仿者,拿到一篇好文章后,应从主题、结构、风格、笔法、语言多个维度去审视,系统地分析、全方位地模仿。
误区四:“买椟还珠”
买椟还珠是《韩非子》里的一则寓言故事,原意是买了一个装珍珠的木匣,看到木匣的外表漂亮,索性把珍珠还给了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模仿借鉴过程中,不能只看文章的外表好不好看、热不热闹,关键是看文章的思想内涵,尤其是思维方式、写作技巧。
正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高明的模仿者,更应注重模仿写作之“道”,因为“道”是写作之本,舍本而逐末,就会像“买椟还珠”一样可笑。
误区五:“东施效颦”
东施效颦是《庄子·天运》里的故事,大致意思是说,美女西施因为心口疼痛,不得不皱着眉头行走,本来这是不得已的状态,却被“粉丝”东施给看在眼里,错误地以为:“皱着眉头就算是美”。
于是就模仿西施捂着胸口皱着眉头的模样。令她没想到的是,邻里的有钱人看见了,紧闭家门而不出;穷人看了,带着妻儿子女远远地跑开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盲目模仿别人。对写文章来说,不能只看表象,更应分析本质,更不要只管作者名气大不大,受不受大家追捧,关键是看文章写得怎么样?适不适合自己。
倘若真是好文章,并且也很适合自己,就可以学习借鉴,否则即便“看起来很美”,“粉丝”也很多,也不要去凑热闹。
误区六:“邯郸学步”
战国时期,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听说赵国邯郸人走路的姿式很漂亮,便来到邯郸学习,由于他太过于崇拜邯郸人的步法。
结果,不但没有学到赵国人走路的姿势,还把原来走路的姿势也忘记了,最后只好爬着回去,沦为笑话。
李白有一首诗:寿陵失本步,笑煞邯郸人。就出自这个典故。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模仿借鉴时,要结合实际需要,有选择性地借鉴。不能一味模仿别人,否则就会把自己的东西给丢了,更别说在借鉴中有所创新了。
通过这篇文章,我有三个希望:一是希望大家能够立体性地理解“抄”的本质内涵。二是形成一种模仿的思维习惯和意识。三是避免走入一些模仿上的误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