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人生的言论自由和权利,只能是正当的言论,善良的行为

本站作者 2023-10-16 05:01:00

你的自由我无权干涉怎么说

我们常对人讲,我有说话的自由,别人无权干涉。实则,真正的言论自由,必然是遵循必然的自由,也即是合理的自由。只有令人尊敬的行为,方是可以自由的行为。

我们常对人讲,我有说话的权利,别人无权剥夺。真正的话语权利,必然是公正的权利,也即是以理义节制的权利。只有为人乐意接受的言论,方是有权说出的话语。

这样的问题,早自孔子便有着深刻的论说。古代儒学讲究克己复礼,重视谨言慎行,看似让人心情沉重,觉得丧失了言行的“自由”,实是在追求真正的自身话语权利和言行自由。

孔子关于人生谨言、慎言的论说很多,然关于一言可以兴邦也可以丧邦的思想论说,主要载于《论语·子路》,原文是: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

定公问:“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概言之,孔子的主要论说的主旨在于:

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

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孔子一言可以兴邦又可以丧邦的论说,要求我们慎重看待言行,有意控制自己的言行。人的一生,若是己之恶言不出,而听人的善言不逆违;己之恶行不为,而看人善行而乐助之,就会达致“如其善而莫之违”的人生境界。

知晓为人君之难,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

“为君难”是一言的一句话,知晓为上从政之难,方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而无一事之敢忽,就可以说是藉由闻一言的有所作为而可兴邦。一言可以兴邦,是基于对善言的敬畏和接受,意味着惟善是从的价值选择。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出一言或闻一言,可能造成误解,而导致酿成悲剧;为一行或行一为,可能造成伤害,而变成遗憾终生。放浪之言,岂是真正的言论自由?放荡之行,怎是真正的自由权利?

人的一生,只有谨言慎行,闻善言和行善为,方能在克己复礼中得到人们尊重,获得社会的认可,体验自尊的精神乐趣和受人敬重的人格高贵。恶言不出,恶行不为,方有掌控自我、理性抉择的真正自由。

人性的高贵,乃在于择善言而自得之以为践行。“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於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孟子·尽心上》)有“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而急于自得践行的精神,方能择善而走向人性善的正路。

圣人对待善言的价值态度,是“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孟子·公孙丑上》)见人之善而自得于心,使之成为“取诸人以为善”,便是“与人为善”。人生之价值追求,莫大于“与人为善”。自得其善,共同进善,岂非是自求多福的作为?

孔子心中所认可的弟子颜渊或颜回,便是把取人之善当成自己人生追求的一大乐趣。“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中庸》)服膺弗失,足见闻善言的自得之诚。人的谦虚美德,就在于以虚心持己,使天下之善言、良言得以入自己之耳。

知不善而莫之违,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人生修为上的“如其善而莫之违”,是闻一言之善而进为善,必成其为善;人生行为上的“如不善而莫之违”,是闻一不善之言而为之,使之成为不善。谦虚而听人良善之劝,是自知之明的体现,也是改造自己的必要修为工夫。

选择践行善与不善之言,是一念之择,一行之为,而结局岂非是有着天壤之别?在上位从政者,若是“唯其言而莫予违”,听从邪恶之言,则必是取一言而丧邦。言论不善而莫之违,则忠言不至于耳。上日听于恶,而下日谄其恶,则未有不丧邦者。

俗话说,听人劝吃饱饭。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善听人们的善意提醒而加倍努力,善听人们的劝勉而改过,善听人们的谏言而弥补不足,便是闻一善言而拳拳服膺的人生修为,就可迁善而不贰过。

对于人的一生来说,我们往往会碰到很多诸如此类的善言或良言,也会看到和效仿众多一样的善行和德行。每一次一念一举之间的价值抉择,都可能是影响自己人生命运的大事。小善不积则无以成祥,小恶不积则不足以成殃。

在《易经》看来,“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系辞上》)一言有千里之外的应、违之别,岂可不慎?谨言慎行,岂非是能量可以巨大的修为?

在社会交往中,自己的一言一行,或可以影响他人的利益,改变他人的处境。“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和行作为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乃为荣辱之主。君子以一言一行立身处世,善则动化他人,恶则自取其辱。

懂得善言的可贵可循,方是真正的选择和自由。

时常我们常听到,某某人听到别人的一句话或一席话而改变了人生,重获新生。一言一行影响人生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而我们怎能对此无动于衷?不爱学习的人,书本摆在眼前也懒得过目;爱学习者恒是学无常师,听到人们的一善言则乐意自得,闻到一善言或一句哲理便会认真践行。

你要想得到人们尊重而认可你的言论权利,就得做到谨言慎行,坚持言不妄出,行不妄为;你要获得你一言出而人必乐行的使令自由,你就得必出善言、做好事而让人心悦诚服,永远让人相信你的善良人格。

言论的真正权利,不在于你说了什么,而在于人们愿意听到你说了什么,以及你的言论能否发挥正能量的作用和影响,具有实现和落实的良善价值。只有为人乐意接受的言论,方是有权说出的话语。

行为的真正自由,不在于你做了什么,而在于人们想要你做了什么,以及你的行为是否带来正向的共鸣和回馈,能够改变现实和创造价值。只有令人尊敬、认可的行为,方是可以自由的行为。

现实生活中,人们大谈人生的自由和权利,仿佛认为无人管束、不拘小节便是应有的自由和权利似的。有的年轻人,说话不在意,行为不检点,天马行空,无拘无束,俨然成为了放浪少年,浪荡公子。

少年有如此浪荡行为尚可原谅,而有的成年人却也是如此,总把自由和权利放在嘴边,为人做事完全不顾他人的感受,只知道自己的享受。这种人,好像把这个世界当成他一个人的,根本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也没把他人不受伤害的自由、权利放在心中。

言之不难,而行之为难。孔子的思想跨越几千年的历史时间,而仍在发挥巨大的正能量作用。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的论说,告诉我们:人生言论的自由和权利,只能是正当的言论,善良的行为。

中华文明五千年,历经沧桑而绵延不绝,已充分证明中华传统文化的顽强生命力,和迎接各种挑战的开拓能力。这一文化内涵,既本自“学·思·观”的探求真理而来,又呈现着“学·思·观”的理性自觉和开放思维。让我们齐心协力地一道投入“文化自信”的时代洪流之中,为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冷静的思考,清醒的应对,果敢的斗争,无愧的付出。坚信“文化自信”,践行“文化自信”,中华民族一定能够实现伟大复兴。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