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河的故事 大象与生命之河——读《我们的旅程》

本站作者 2023-11-01 10:43:00

生命之河的故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街上走着不少“兽性”满满的人,书中又有太多“人性”过剩的动物。我读“动物书”总有这样的感受。

几种颇为畅销的“动物书”也不例外,狼、斑羚等等主人公忽然间有了人的义气,人的狡诈,人的爱恨情仇。读下来倒是爽快,只分不清到底是动物故事还是言情武侠。更不要提内容的真实性了。我们的课本文化又钟爱刻意的感动,于是这样的文章成了教材内容与推荐书目。(我发现《斑羚飞渡》的真相后生气了很长一段时间)

也并不是所有“动物书”都那么可恶。小时候也读过《杜立德医生的故事》、《猫武士》、《彼得兔》等等可爱的经典童书,至今也怀念它们。只不过这些故事偏重于文学性,把主人公变成动物亲近读者,目的并不在科普,严格来说不算做一类。

后来读过的优秀科普童书也有一些,绝大多数都是国外的作品。

今年八月,读到孙霄《我们的旅程》时我很开心,推荐给身边不少大朋友小朋友。正如作者本人,这部作品真实而又细腻,以主角雌象雨滴的一生为缩影,将安博塞利大象的悠长故事带给每一位读者。

阅读时我总能感受到大象。

我有一双飞跃牌低帮帆布胶鞋,八十元购入,百搭又好穿。由于过于好穿,从下楼买菜倒垃圾到做飞机出远门,一年中大半时间都蹬着它们。久而久之,鞋头与鞋面衔接处总会开胶豁口。

我平衡感并不好,又时常神游发呆不看路,开胶的豁口总剐到路面不平之处,把我绊个踉跄。几年前夏天的某一周,我一连被绊倒两次,小腿磕青几块,走路也变得格外提心吊胆。不知不觉中,那段时间我养成了高抬腿走路的习惯,被家人录下像来取笑,才发现自己的滑稽。

书中的公象天目也习惯这样走路,不过,是因为眼盲。

天生视障的他并没有被草原淘汰,而是顽强地活了下来。一方面因为自强和幸运,更多是源自家族成员的帮助。大象家族是母系氏族,家庭成员之间总相互照料。甚至有些雌象会作为义母,为不属于自己的小象哺乳,以支撑他们度过艰难时光。母亲猴面包树和姐姐面包每日与天目形影不离,引导他学会用触觉、听觉与嗅觉感知世界。为了更好听到她们的声音,也为了避免被地上的树干杂物绊倒,天目总是抬高腿走路。

读完这处的第二天,我在通勤路上突然想到天目的走姿,也想到我的豁口鞋子,不知不觉高抬着腿向前走,结果踢到了前面那位陌生人的小腿,惹得两束怒视。北京地铁上的人,真是太多了。

如果没有见过一头高抬腿的大象,很难在故事中安插如此精巧的细节。天目这个特殊的动作的原型,正来自作者在柬埔寨相识的亚洲象Tadao。整部书中150多只大象,基本每只都有相应的原型。这些原型或存在于研究资料,或存在于孙霄在各个大象栖息地的所见所闻,都是真实的生命故事。

死于马赛人的长矛、商人对象牙的渴求、食物中埋藏的炸药······这些生命从未逃离过忧患。我对于大象Bob的苦难格外记怀,他来自于故事的番外篇,也是书中公象白日的原型。

白日和绝大多数独行的公象不同,喜欢和伙伴们一同生活,不愿离开家族,因而被数次驱逐。原型Bob同样如此,他与雌象们相处得很好。作者在番外中写到,Bob作为伐木象与卡车一起工作了大半生,工人们说他“可能认为自己是一辆卡车”。

我读到这时很揪心。大象应当是自由自在的,与同伴们有交流的真实生命,怎么能像一把锄头或是一辆卡车,一辈子为人类的工业建设做重复性工作呢。

不但是动物如此,人也摆脱不了这种被“工具化”的命运。在糟糕的境况下,人和象都像蒙眼的驴,被鞭子抽着一圈圈拉磨,也不知道自己磨的是什么。当然,这就是题外话了。

作者在本书正文外,还创作了十几万字的番外故事和知识详解。由于正文篇幅限制,并未整合在同一本书中。跛行的小星、热爱自由的薄荷、历经苦难的猴面包树······很多个性鲜明的大象在正文中未能展开细写,他们背后的原型故事也同样值得阅读,而这些背景的缺失有时会导致阅读不顺,这是本书美中不足的一点。

另外遗憾的是,本书的外观设计还可以更加精美。孙霄和卡尔·阿曼的摄影作品足够震撼人心,封面却偏偏选了一张饱和度奇怪的照片,天空蓝得惊人,大象却暗沉到近乎消失。再配上五个绛紫色的宋体字作为书名,真是难以理解的设计。

主人公雨滴历经五次旱灾与四次小象雨,从小象成长为老族长,在肯尼亚的安博塞利度过了68年。在悠长岁月中,雨滴身边的伙伴大多已先她而去。雨滴作为幸存者独自前行,也作为与小白族值得依靠与信赖的领袖,将生存经验传递给子孙后代们。雨滴在晚年脱离家族,和几个伙伴一起故地重游,见见老朋友和旧景色。在生命终点,她选择走向乞力马扎罗山深处,与梦中的巨象相会。

从自然灾害、疾病到偷猎、苦役,大象们平安一生并不容易。每次旱灾都会从家族中夺走一大批小象。这些小象今年消失了,过几年又会像下雨一样变幻身份,重新降落家人们身边。生命之河徐徐流过,周而复始,大象厚重的情感与智慧代代相传。而作者孙霄,同样沉静而缓和地记录着他们的故事,十年如一日。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