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的诗句(信阳散文诗:一角风景)

本站作者 2023-12-26 11:12:00

信阳的诗句

信阳散文诗:一角风景

陈峻峰

信阳地处淮上,在河南的最南部,鄂豫皖三省交界,山川秀丽,景色宜人,被誉为“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信阳之东南大别山,青苍挺拔,郁郁葱葱;北部淮河水,浩浩奔流,生生不息。江南婉约丘陵和北方广袤大地于此衔接,楚文化、吴越文化和中原文化于此交汇,长江和淮河于此分水,而一条淮河连接秦岭,把中国南北天然地于此划分开来。

曰:襟荆楚而屏中原,扼两淮而控江汉。曰:东西经济交融,南北文化荟萃。曰:一座历史古城、文化名城、交通要城、革命红城、绿色茶城、宜居新城。

无论怎么表述,都是来说故乡的好。而这种兼具南北的山水形胜、豫风楚韵、自然景观与文化多样性,借用诗人王幅明先生对散文诗的定义,是否可称信阳是地理文化的“美丽的混血儿”。

这么好的地方,教我怎能不歌唱,因之有感、有念、有情、有爱、有思、有诗。信阳不仅拥有一个在省内外颇具影响的“信阳诗歌方阵”,近年还拥有了一支庞大的“信阳散文诗群”,频频亮相于文坛,那般声情并茂,花影缤纷,摇曳多姿,风生水起。

在此,我们选取其中的几位信阳本土的散文诗人和他们的作品,来打开信阳的一角风景。

王幅明先生称散文诗为“美丽的混血儿”,这并非文体的定义,而只是一种比喻。散文诗既不是诗,也不是散文,但又同时兼有二者诸多审美功能。比如它在本质上,应该是诗,兼有散文的抒情和叙事,徘徊于大地与云端上下,两难于纪实与虚构之间。这让散文诗多年来因其文体的“美丽”而深受读者喜爱,却又因其“混血儿”使得“身份”常常不明。胡亚才是国内知名散文家,也是诗人,同时写小说和文学评论,而他大量的散文诗作品,无论是早期的《春天的角度》还是近年的《时光的缝隙》,以及这一组章《史河之夏》,文本的独立性和辨识度,清晰可见,无论从意象、主题、情采和带有“胡亚才风格”的语言,都不会让我们把它和其它文体混淆起来。审慎、独到和有思想的选择,是成熟作家区别于成长作家的标志。

长期生活在大别山腹地的张绍金,“特行独立”“情有独钟”,只写散文诗。起码我是没见过他除散文诗外的其它体裁的文学作品。这种心无旁骛、一意孤行,使他不断攀爬,站在了不同的高度之上,断岭、悬崖、巅峰,或“深山的裸女坡”,一览众山。有了角度,有了高度,就有了眼界和胸怀,就有了别人看不到的风景,就有了自由的想象和精神的飞翔。

蒋戈天是一位诗人,他的散文诗在结构、行文、情绪、气韵、节律上,都表现了这种文体终归是诗的本质。优秀的诗人,常常也是优秀的散文诗人,这是一棵树上的两种花朵,或奇花、或异朵,或旁逸、或斜出,或盛放、或暗香,都各有自己的属性、质地、姿影和色彩。

淮源小月是新秀,对散文诗也特别专情。他生活在淮水之岸,深爱着家乡的土地与河流,目光与内心载沉载浮,而他诉诸文字,干净、唯美、轻柔、婉约,天高云淡,月朗风清,仿佛诗句都沾了淮河的晨雾、露珠和他感激的泪水。

余金鑫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青年诗人,到了中年之后,转身爱上了散文诗,来自生命积淀和记忆深处的土地、农事、乡村风物,成为他不余遗力的再现和表达。明显看出来,他在摆脱旧有的叙事模式,努力进行着某种“嬗变”和“创新”。

叶晓燕是一位勤奋而执著的写手,尝试各种文体,散文诗是她写作的很少一部分。而这很少一部分,不乏精品。还需要说的是她出身书香门第,家庭教养,文化涵养,融入其雅致与深刻的文字里,诗意灵性,大气端庄,具有知识女性的特质。

秋子小语保持着她单纯的心和古典的美,折扇开合,性情开合,诗意开合,有江山、有美人,有山水、有墨韵,有云烟、有风尘。而她作为散文诗的初学者,顺其自然,稚嫩即美,就像那些刚打苞的花,那么急着开干什么呢。不开,时光或许就不会去,也不会老。于是她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个季节都刚刚来,每一次遇见都是初恋,每一个句子都是诗意人生的起首。无关岁月,无关风月,单纯之心,即是初心,是少女之心、孩童之心、懵懂之心。

还有夏吉玲的永远都怀有的感恩之心,谢旭晴的一把青枝绿叶的朴素文字,林然的保有从不衰减的浓烈的爱,如荷的语言与内心的矜持,刘加军的具象朴拙的乡村,桂林的轻盈,李成猛的结实,还有乔克清、陈文凤、谢俊、余秀琦、邹均、五月号,等等,遗憾的是,由于篇幅所限,我所列举的作者及其作品并不都能一一刊出,但我觉得需要把他们说出,哪怕只是一个名字。因为信阳散文诗群,是一个整体,是一个有梦想的整体,有力量的整体,向上的整体,一个美的整体。

横岭侧峰,远近高低,杂花生树,层林尽染,那么这就不是一角风景了,而是山水信阳的一册长长的诗意画卷了。

2018年8月31日 信阳

陈峻峰,1954年出生在洛阳白马寺,河南固始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信阳市作家协会主席。有作品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诗刊》《青年文学》《散文》《美文》《散文选刊》《散文?海外版》等发表;在大陆和台湾出版个人专著十余部;作品入选多种选刊选本、课外读物、高考试题;曾获洛神文学奖,百花园青年创作奖,孙犁散文奖,杜甫文学奖,何景明文学奖等。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