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的字怎么写(写小说时,“突然”“忽然”“猛地”“一瞬间”这些词用的过多怎么办,有没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
首先应确定,是否必须表达所写的这部分字句。
主角名字,无论你怎么用他、她替代,或者某些段落不提,这已经算是很有经验的作者,不是“姓名怪”,但你依然无法让这个名字不经常出现,因为“必须”使用。
同理,忽然,突然,猛地、一瞬间等词语,如果在情节描述中必须使用,那么同样无法避免频繁出现。
解决的方式很简单。
第一,应准确用在必须使用的段落中,
第二,应精准使用这些词。
百度搜索“突然的近义词”,类似的词语至少有:
陡然、蓦然、倏地、遽然、顿然、卒然、猝然、蓦地、猛然、乍然、骤然、忽地、倏忽、忽然、刹那、瞬间……
准确使用在段落中,指这段描写,有没有必要一定使用“突然”,“忽然”或相近的这些词?
这是一个自我判断。
第二,如果确定有必要使用,那就不要管其它,该用就用。这涉及到“准确”的第二个概念:准确使用这个词。
举例:突然好想你。
这是一句很直白的描述,是人物主体一个突发情绪。
这是对情绪爆炸力的表述,但这种爆炸力一般前期会有一些铺垫,最后才形成“突然好想你”的情绪。
当你代入以上近似词句,会发现无论你用“顿然好想你”,“蓦然好想你”,甚至“忽然好想你”这个最接近的,都不准确,只有突然这个词最恰当。
举例:这一瞬间,我好想你。
这句话与“突然好想你”的区别,在于情绪的爆点非常细微的差异,不仔细体会根本感受不到。
突然好想你,需要前期一些事件来积累情绪。比如看到室友们都成双入对了,睹物思人了等等。
这一瞬间,我好想你。这个情绪爆发就在一瞬间完成,几乎是电光石火速度。它同样是因为某个特定事件带来的刺激,但这个刺激突发性很强,区别于“突然好想你”这种逐步积累,逐步铺垫。
例:
深夜,我拖着疲惫的身躯打开房门,站在门口,突然不想开灯。我不想看到昨夜吃剩的外卖还未收拾,不想看到床上被子依然一团乱。这一瞬间,我好想你。
这段话是我随手编的。第一个突然,是突然不想开灯。这里的情绪,会有这段话之前的一些情绪作为铺垫。这段话里面没有,但之前会有。
然后才是“这一瞬间,我好想你”。这个情绪的爆发,在“突然不想开灯”之后。
突然不想开灯,是情绪的第一次描述,这里没有直接写出“我想你”,但观众会因此感受到情绪的即将爆发,用在这里,“突然”这个词就是下一瞬间的铺垫积累。
两相比较,可知“突然好想你”与“这一瞬间,我好想你”与在情绪爆发上可以是递进关系,但这个递进又是极快时间内完成的,几乎看不出差异,因为突然这个词本身,就是形容“瞬间的变化”。要用好这些词,需要真正的理解,以及细腻的情绪认知。
上述短短一段话,就用了“突然”、“一瞬间”两个近义词,但事实上并没有违和感。
举例: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猛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突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骤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陡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你看,只要接“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只有“蓦然”最适合。因为这是一句很有“逼格”的句子,你用任何其它词,都会违和。
举例:
我猛然回首,正好与某某目光相对。某某张着嘴,似乎因为我的行为受到了惊吓。
我突然回首,正好与某某目光相对。某某张着嘴,似乎因为我的行为受到了惊吓。
我蓦然回首,正好与某某目光相对。某某张着嘴,似乎因为我的行为受到了惊吓。
很显然,这段话用蓦然、突然接后半段,都不够准确。
猛然,指的是突发的力度。它与“陡然” “骤然”的意思相对更接近。
但如果你仔细去体会,会发现接后半句的话,即便用“陡然回首”,“骤然回首”都不是最准确的。
因为猛然回首这个词,相对口语化,突出的是一个“猛”字,侧重形容事件的突发变化。陡然这个词,也是侧重形容事件变化,但不够口语化。
以上是原创。
下面是百度搬砖部分。
我刚走近海岸,忽然乌云密布,大雨倾盆直下。
一个问题突然跃入他的脑海。
她猛然冲上前去,但是执法官用手臂拦住了她。
下了一阵霜,天气就骤然变冷了。
只要准确应用这些词,确定是必须使用的辅助用词,就不该存在你说的“如何避免”,因为不需要刻意避免。
就跟“的、地、得”一样,能省最好,若不能省,你用准确就行。
这是我弟弟——这是我的弟弟。这里的“的”就可以省掉,不需要写。
并不存在他说的情形——他说的情形并不存在。如果这里必须强调“他说的情形”,那这个“的”就无法去掉,必须写。
强迫症可能会写成“这个情形并不存在”。这里没有“的”字,但省略了这个情形是谁描述的。视情况而论,该省就省,不该省你刻意为了避免,就本末倒置了。
语言是为了正确表述,不用过分强迫自己。
谢谢阅读。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