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探索与教学随笔
《马说》在怎么说
——对韩愈的《马说》一文的解读
浙江省宁波科学中学 王兴
【摘要】议论文《马说》采用托物寓意的手法,先以伯乐相马的传说引出千里马被埋没的现象,进而重点揭示被埋没的原因在于不认识千里马,从而批判不识人才的统治者。结合创作动因,理清论说思路,抓住文本细节,才能够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
【关键词】《马说》 主题 解读 论说思路
《马说》说的是什么?理解大致有以下两种:
(1)强调伯乐的重要性。因此中心句是文章的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批判不识人才的统治者。因此中心句是文章末句“其真不知马也”。
这样的解读差异悬殊,不能“和稀泥”,以见仁见智来糊弄。要弄清楚,必须来看看《马说》在怎么说。
0 1
说的动因
《教师教学用书》提供了材料:“《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795—800)。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郁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1]
结合这段史料,容易理解韩愈创作《马说》的动因,即不平则鸣:
中国男儿,骨子里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蓝图。十年寒窗,夙兴夜寐,韩愈终于抵达治国平天下的门前,一定是踌躇满志,渴盼大展宏图。然而,少年哪知世事艰,很不得知,英雄无用武之地。看着身边候选的同年们一个个得意而去,他的苦闷可想而知。在别人的启发下,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还得忍受守门人的侮辱鄙视,这哪里是年轻气盛的韩愈能够忍受的?《马说》就是这股闷气的抒发。
02
说的逻辑
然而,当时的韩愈位卑势微,怎么抒发?第一,他绝对不敢在宰相门口对着宰相甚至守门人抒发;第二,也不敢回家挥笔直接抒发。别人正愁抓不到他的小辫子,以他的智商,怎么可能授人以柄?于是托物寓意,借题发挥:
先引传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虽在认知逻辑上不妥,但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不是他此时要谈的话题。他要说的是自己的难言遭遇。因此,接下来指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也是大家容易理解的事实。由此,就有一个惨淡的现实:“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奴隶人”即仆役,地位卑贱的人。这里就有点情绪了。根据后文“槽枥之间”,前文应该是“食马者之手”。然而作者气愤难平,就咬牙切齿地开骂了。他不是“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吗?
在这里,他以千里马被埋没的现象来暗指有才之士被埋没的社会现实。然而千里马是如何被埋没的?是出于养马人的主观故意吗?
于是,作者便分析到:“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或”,或许。也即千里马的食量很大。这也是生活常识。贡献越大,耗费越高,能量守恒是真理。这样的常理,在食马者那里就成为问题,“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目光短浅的人,很难看到还没有实现的东西。若马行千里立了大功,他肯定能够高兴地让马“尽粟一石”;然而,寸功未立,却要很高待遇,必然无法满足,说不定还招来横祸。后文不是有了“策之不以其道”吗?由此,千里马“食不饱”,饥肠辘辘,必然“力不足,才美不外见”。表现出来的马力,自然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就连普通马也不如了。这番推理,也是生活常识。千里马不成其为千里马,根本原因就在于“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它导致了千里马不成其为千里马。
原因找到了。作者愤然描绘“食马者”的丑态:“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一组排比,层层推进,刻画出了“食马者”的嘴脸。然而这“食马者”的“委屈”,并非他的矫情,而是他的才能不及,他的愚昧无知。
“食马者”主观上对千里马的期待无法否认。但客观上的欲望无知,更作者的深刻讽刺:统治者,暗指那位宰相才能平庸,尸位素餐,无法识人用人或者容人。于是作者愤然喟叹:“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直接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真不知马”。
全文由伯乐相马说起,引出现象,并逐步揭示本质, 中心句应该是“其真不知马也”。因此,《马说》说的是对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批判。
03
说的语气
李华平教授指出,文本解读要遵循“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是指文本解读不能断章取义,必须顾及文本整体;对于‘文本意图’的推测,需要在文本中形成“证据链”,正如法庭断案一样,孤证不能成立—— 证据与证据之间要吻合,能够有秩序地衔接组合出案件的主要环节。”[2]为说明本文的批判主题,我们还可以把握文章的语气,尤其是“也”的内涵。
涉及的句子有:
1、故虽有名马,衹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是马也
4、安求其能千里也?
5、其真不知马也。
江枫在《<马说>中的五个“也”字》,分析得较为准确。他认为本文中的“也”运用得恰当,“是全篇脉络的标志”,值得品味。
第1句中的“也”表达出“无限痛惜”;第2句中的“也”“是作者故作顿笔,有暂时了结,不再说下去的意思,可以省却一些无用的话”;第3句中的“也”是在“提醒读者注意”‘食马者’的无知给千里马所造成的难堪的后果”;第4句中的“也”位于反问句句尾,“把作者愤怒谴责的感情发展到高潮”;第5句中的“也”“有作者的痛切之感”,也有对“食马者”的深刻嘲讽。[3]
总之,这些“也”字充分表达了韩愈对不识人才的统治者的愤怒,对自己这样的有才之士被埋没甚至被辱没的不满。因此,本文虽为论说性文体“说”,但抒情性很强,全文充溢着难以克制的个体情绪。
可喜的是,韩愈运用托物寓意的手法曲笔表意,不仅有一抒愤懑的快意,也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实践了“文以明道”、“文以载道”, “词必己出”等主张。脍炙人口的《马说》,表面说马,实为说人,说社会,为当时社会时弊进行针砭,也显大器而宏观!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八年级.下册/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2版,—背景: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10
[2] “幸运”与“不幸”的相对性——杨绛《老王》的教学解读.李华平.语文建设,2015.11
[3] 《马说》中的五个“也”字.江枫.中学生阅读,1984.11
微信投稿邮箱:
zhengdaoyuwen2014@
总编:李华平
主编:马琴 何鑫(执行)
终审:曾巧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