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已的文言文(文言文阅读之常见的文言固定句式)
1.表示疑问的习惯说法。
(1)“如……何”“若……何”“奈……何”,这是三个意义相近的表示疑问的习惯说法,意思是“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怎么对付(处置、安顿)……”。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译]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2)“如何(何如)”“若何(何若)”“奈何”,表询问或商量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怎么样(的)”“为什么”“怎么办”。
①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司马迁《鸿门宴》)
[译]现在出来了,没有告辞,这个事怎么办?
②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拿走我的璧,不给我城池,怎么办?
(3)“如之何”“若之何”“奈之何”,有询问怎么处理的意思,可译为“为什么”“怎么办”“怎么对付(处置、安顿)”。
则较死为苦也,(这)将奈之何?(林觉民《与妻书》)
[译]那么(这种离散)比死要痛苦啊,(这)将怎么办呢?
(4)“何也”“何哉”,表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为什么呢”。
①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
[译]自己死在别人手中,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
②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苏轼《石钟山记》)
[译]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5)“何所”是表疑问的固定句式,是“所……者为何”的倒装和压缩,可译为“……的(人、事、物)是什么”。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译]问木兰在想什么,问木兰在思念什么。
2.表示比较的习惯说法。
“……何如……”“……孰与……”,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和(同、跟)……相比,谁更……”“……比……怎么样”。
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你认为廉将军与秦王相比谁更(厉害)?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译]他们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与五个人的死相比较,轻重到底怎么样呢?
3.表示反问的习惯说法。
(1)“不亦……乎”,语气比较委婉,可译为“不也……吗”“难道不……吗”。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译]学习并时常温习,不也(很)愉快吗?
②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庄周《逍遥游》)
[译]但是彭祖现在独以长寿著名,一般人和他相比,这不是很可悲吗?
(2)“不为……乎”,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不是……吗”。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两小儿辩日》)
[译]这不就是说离我们远的东西看起来小,离我们近的东西看起来大吗?
(3)“何……为”“奚以……为”,可译为“何必……呢”“哪里用得着……呢”。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
[译]现在人家好像是切肉用的刀和板,我们是鱼和肉,何必告辞呢?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周《逍遥游》) [译]哪里用得着飞到九万里的高处再往南去呢?
(4)“岂……乎”,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难道……吗”“怎么……呢”。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司马迁《鸿门宴》)
[译](我)日夜盼望项王到来,怎么敢背叛(他)呢!
(5)“非……欤”,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不是……吗”。
子非三闾大夫欤?(司马迁《屈原列传》)
[译]你不是三闾大夫吗?
(6)“宁……耶”,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哪里(怎么)……呢”。
宁知此为归骨所耶!(袁枚《祭妹文》)
[译]怎么会知道这里就是(你的)归葬地呢!
(7)“独……耶”“独……哉”,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难道……吗”。
①独不怜公子姊邪?(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难道公子就不可怜您的姐姐吗?
②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我虽然无能,难道怕廉将军吗?
(8)“庸……乎”,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哪里……呢”。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
[译]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哪里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9)“何……之有”是“有何……”的倒装,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有什么……呢”。
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译]宋国有什么过错呢?
(10)“何有”,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有什么困难”“有什么舍不得”“有什么关系”。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译]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有什么难呢?
(11)“……乎”“安……哉”,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怎么……呢”“哪里……呢”。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司马迁《陈涉世家》 [译]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12)“得非……欤”“岂非……欤”,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难道不是……吗”。
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欤?(柳宗元《封建论》)
[译](这)难道不是诸侯势力太强大(而指挥不动),(就像)尾巴太大以至摇摆不动(所造成)的过失吗?
(13)“能无……乎”,可译为“怎么不……呢”。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司马迁《屈原列传》)
[译]诚信却被怀疑,忠诚却被毁谤,能没有怨恨吗?
(14)“况……乎”,可译为“何况……呢”。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苏轼《石钟山记》)
[译]现在把钟磬(两种乐器)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们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
(15)“无乃……与”,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恐怕……吧”。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译](这)恐怕是你的过错吧?
(16)“安能”“何能”“何得”,可译为“怎么能”。
①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译]怎么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有权势、地位显贵的人,使我不能开心呢?
②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4.表示感叹的习惯说法。
(1)“一何”,可译为“何等”“多么”。
①使君一何愚!(《陌上桑》) [译]使君(你是)多么愚蠢啊!
②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杜甫《石壕吏》)
[译]差役吼得多么凶狠啊!老妇人啼哭得多么可怜啊!
(2)“何其……”,可译为“多么”,有时也可译为“怎么那么……”或“为什么这么……”。
①观庆父及叔牙闵公之际,何其乱也?(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
[译]看庆父、叔牙和闵公的时候,怎么那么乱啊?
②赐,汝来何其晚也?(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译]赐,你来得为什么这样迟啊?
(3)“直……耳”,可译为“只不过……罢了”。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 [译]只不过没有(跑)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啊。
5.表示强调的习惯说法。
(1)“唯(惟)……为……”,可译为“只……”“只有……”“唯独……”。
天生万物,唯人为贵。(刘向《说苑·杂言》)
[译]在自然万物之中,只有人是最可贵的。
(2)“唯(惟)……所……”,可译为“任凭……”“随便……”。
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庄子·杂篇·说剑》)
[译]不过我有三种剑,任凭大王选用。请允许我先(作些)说明然后再行比试。
6.表示选择语气的习惯说法。
(1)“与其……孰若……”,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与其……哪里比得上……”。
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柳宗元《童区寄传》)
[译]与其杀了这个孩子,哪里比得上卖了他?与其卖了他两个人分钱,哪里比得上我一个人独得?
(2)“不……则……”“不……即……”,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不是……,就是……”。
①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先于我,则先于彼;不出于西,则出于北。(苏轼《教战守策》)
[译]战争,是必然的趋势。不是从我方开始,就是从敌方开始;不是发生在西方,就是发生在北方。
②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孙樵《书何易于》)
[译]现在正是春天,百姓不是忙于春耕,就是在侍弄春蚕,一点点时间都不能损失。
(3)“非……而……”,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不是……却是”。
拾视之,非字而画。(蒲松龄《促织》)
[译]拾起一看,(发现)并不是字却是(一幅)画。
7.表示推测、揣度、商榷的习惯说法。
(1)“得无……乎”“无乃……乎”,可译为“该不会……吧”“只怕是……吧”。
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译]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2)“其……之谓也”“其……之谓乎”,可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啊”“大概说的就是……吧”。
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左传·僖公五年》)
[译]谚语中说的“颊骨和齿床互相依靠,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大概说的就是虞国与虢国的关系吧。
8.表示指代的习惯说法。
(1)“有所”“无所”,可译为“有……的(人、物、事)”“没有……的(人、物、事)”。
①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司马迁《鸿门宴》)
[译]我(率军)进入函谷关,财物丝毫不敢据为己有。
②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译]天刚亮(的时候),(到)竹林中躲避哨兵,(遇到)几十名巡逻的骑兵,几乎没有地方逃避而(差点)死掉。
(2)“有以”“无以”,可译为“有用来……”“没有用来……”。
①项王未有以应。(司马迁《鸿门宴》)
[译]项王没有用来回答的(话)。
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劝学》)
[译]所以不累积一小步,就没有用来到达千里之地(的办法)。
9.表示认定的习惯说法。
“是故”“是以”是表示结果的固定结构,可译为“因此、所以”。
①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译]因此不分地位显贵或是低下,无论年龄大小,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②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苏轼《石钟山记》)
[译]我因此写下了这篇记,感叹郦道元(记叙)的(过分)简单,并且嘲笑李渤的鄙陋。
10.其他。
(1)“所以”,可译为“用来……的方法”“……的原因”。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译]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
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我们离开内外亲属来侍奉您的原因,不过是仰慕您高尚的品德。
(2)“然则”,连词性固定结构。“然”承接上文,“则”表示推断。可译为“既然这样,那么”。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这是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外在偏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
(3)“且……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一面……一面……”“又……又……”“一边……一边……”。
且引且战。(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 [译](他们)一边撤退一边作战。
(4)“而已”“焉耳”,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译]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不过这样罢了。
(5)“以……为”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认为……”“把……当作”“凭借(依靠)……作为”等。
①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秋水》)
[译]于是这样河伯很高兴,沾沾自喜,认为天下的美景都在自己这里。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烛之武退秦师》)
[译]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6)“之类”“之属”“之伦”“之徒”,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这一类的……”。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
[译]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这类东西。
(7)“有……者”,可译为“有个……的人”。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蒲松龄《促织》)
[译]城镇里有一个叫成名的人,正在读书,准备应考,很长时间没有考中。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