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送人的励志书籍

本站作者 2024-03-13 21:26:00

送给好朋友的励志书籍

◆内容简介(百度)

《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是2014年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古典。该书是继《拆掉思维里的墙》之后,古典,历时3年的精心之作。在书中,古典谈到了人生四个永恒的主题:影响力、爱、自由、智慧。即使在这个不那么公平的现实世界里,每个平凡人也都能活出各自的生命可能。

古典

生涯规划师,新精英生涯创始人。曾出版《拆掉思维里的墙》,畅销70多万册。少年文青,玩乐队,练散打,写小说,骑单车从长沙流浪到北京。想出国却误打误撞进入新东方,成为GRE词汇首席讲师。因目睹无数中国教育下的一流人才的迷茫和纠结,意识到“找到自己”比“去好大学”更重要,四年后开始转向生涯规划。系统学习职业规划、心理、教练、国学等,真实咨询近千例,探索中国青年人的生涯出路。

2007年创办新精英生涯,现已成为中国最专业、培养认证生涯规划师最多的生涯教育机构。他业余在清华等各大学讲职业规划课、写书、做节目、搞公益、四处晃荡。努力搭建一个更大的生涯行业生态平台,让更多人和组织在玩中成长。

因为他相信,更多人将:成长,长成为自己的样子!

◆目录

Chapter 1人生金三角:在热爱的领域努力地玩

Chapter 2只要下定决心,任何人都能活得有趣

Chapter 3价值观:做个有定见的人

Chapter 4能力:走上高手之路

Chapter 5关于成功这件事

Chapter 6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

Chapter 7做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Chapter 8写给……的你

跋/愿你过上我从未看见与理解的生活

◆读书心得

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

单凭这个问题作为书名已经让人心驰神往、无限遐想了……

本书是我一直比较推崇的古典老师的著作,这位充满活力与情怀、兼有阅历与理性的同龄人,作为“职业规划师”,他开创了“新精英生涯”指引人们对于自己人生、职业甚至生命意义的领悟与规划。我们周围常有长辈、朋友、媒体有一句没一句的指点我们的“人生规划”,而这本书干的事情与之类似,只是更专业、更规范、更令人信服。

每周、一本书、一篇心得,对于我来说,已经坚持快两年了,各种时期与领域的书籍都有涉及到,有一点感悟与建议与大家分享:在有限的时间内,个人更建议读现代优秀作家的书籍而不是所谓过去的“经典名著”(如果你有大把精力时间去“博古通今”你请随意),因为:

1、当代人写的书籍无论是时代背景、语言习惯、引用典故都更加“接”广大读者的“地气”,更通俗易懂、更不易出现晦涩难懂而令人心生厌倦、掩卷弃之;

2、当代人写的书更加针对当代人的问题,而过去的书籍则是针对过去时代背景下的问题,一方面,要读懂过去的书需要“补历史、政治、文化课”,另一方面,当时的问题兴许今天已经解决,实效性故不如当下的书;

3、今天的人一点也没有必要自卑于古人,古之先贤之所以伟大,是在于他们在历史的某个节点上做出了伟大的里程碑贡献,而不是因为他们法力无边、至尊无敌,人类为什么要不断进步?就是要知道得比从前的人多、过得要比从前的人好,今天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如果穿越回到古代,在知识层面是完全可以碾压当时之名人先贤的,毕竟,我们在学校里吸取的知识说白了,就是人类万年文明、千位伟人共同缔造的知识精髓,能“不厉害吗?”。同理可证,今天的优秀作者,很多都以“博古通今”、“读书万卷”并结合当今的形势实情,通过自己的消化、整理、洞察、总结,形成之精华,与广大忙碌的作者分享,更为干净利落,也更为深入人心。

4、当代的作者若还健在,不明之处还可在微博上与之互动探讨,与广大读者一样,而作者通过自己的不断成长,某些认知也会随之进步。

以上,附以两点说明:1、探讨的是哪种书针对时间有限的当代人更为高效,而不是诋毁过去经典;2、这里的书主要针对的是知识性的书籍,小说散文等文学类的图书不含其内。

青睐古典老师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心理学所谓的“相似效应”,我们不仅年纪相仿、同有心理学知识背景、喜欢古典音乐、爱好阅读、向往旅游探险,更是有着比较类似的三观与思维模式、认知视野、情怀正能。我们普通人一般会倾慕于两种人,一种是卓越非凡却可望而不可及的人,另一种则是感觉离我们自己很近、在我们所希望的那条路上走得更好、更稳、更优秀的人,前者供我们膜拜、后者供我们学习。

前段时间,知乎邀请中有一个问题:“你认为什么书值得长期放在床头反复看?”,这本书就是,我很负责的说这句话。

这个问题其实可以简化为:“什么书值得反复看?”那我的回答是:“反复看可以提醒你、改变你、升华你的书”,“一本可以直接改变你精神气韵与行动决心的书”,一本书反复看,不是因为理解太难、而是因为执行不易,所以需要放在床头不断鞭策提点自己。

这本书好就好在——通俗易懂接地气、直话直说不矫情的探讨:当今时代背景下的人生、梦想、职业、规划、成就、金钱、财富、爱、信念、兴趣、意志、认真、执着知识、技能、能力、自由、欲望、价值观、美好、幸福、满足、生命的意义……是理想情怀与现实凌厉的“冰与火之歌”。

如果,以上看似抽象而高大上的词汇让你望而却步,那书里案例中的人名定让你倍感亲切:乔布斯、乔丹、苏格拉底、爱因斯坦、爱迪生、黄渤、高虎、马云、俞敏洪、周杰伦、鲁迅、李开复、李根、刘邦、项羽、卡梅隆、杨丽萍、阿里木、柴静、张无忌、张三丰、吴宗宪、林肯、王小波、曾国藩、施瓦辛格、巴菲特、罗斯福、齐秦、丘吉尔、周星驰、哈耶克、曹雪芹、张国荣、莫扎特、霍金、林志玲、灰姑娘……

这是一本好书、一本有用的书、一本既有汤又有鸡的书。

◆摘录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做人生重大决策的时候,我们不仅需要讨论概率,还需要“追随我心”,因为情感不仅不是决策的障碍,反而是做决定的重要因素。

◎现在我们可以理解身边那些用收益率来分辨爱情、用概率来计算梦想、用价格来计算幸福的人了,他们面对人生的选择,就如大脑受损的病人一样,永远无法做决定。过度追求理智的决定,本身就是一种疾病。

◎情感是决策的重要因素。

◎人们意识到我们往往是“感觉”一个东西好,然后才开始“分析”如何好,而不是反之。

◎你可以把概率算了又算,可是到头来,还是取决于一些难以言传的东西。”

◎世界的三个层级——规律的世界、可能性的世界、心物一体的世界,以及三种决策的方式——逻辑、概率、直觉。

◎10——10——10法则 (这是一个很有用的决策法则,尤其在遇到那些让你左右为难的事情时。)如果你做出来这个决定,那么10分钟以后,你会是什么感受?有什么收获? 如果你做出来这个决定,那么10个月以后,你会是什么感受?有什么收获? 如果你做出来这个决定,那么10年以后,你会是什么感受?有什么收获?

◎把这三个状态都用心体会一下,然后最好用笔写或者画出来,你自然会有答案。10分钟以后主要是情绪的反应;10个月以后,这个决策带来的收益基本出现;而10年以后,这个决策给你的生命带来的影响也出现了。

◎对于大部分选择,我们最终后悔的理由,不是它不够好,而是忍受不了它最坏的一面。

◎A good life is one inspired by love and guided by knowledge.(好的生命,由爱激发,由知识引导。)

◎这个小姑娘用高亢的声音跟老俞说:俞老师,请问当年是什么样的力量把你从北大拉出来开创新东方这样的伟业?她希望老俞会说我希望人像树一样,不能像草一样。老俞想了半天,把口里面的饭咽下去,然后说:当年我是被开除的。

◎我今天要讲三个梦想法则,或者说梦想三大定律。第一个定律是:梦想一定要小一点、小一点、再小一点,小到你觉得可以看清为止。

◎所以,梦想不需要等待,尤其是不要等到万无一失才开始。这是我要分享的第二个关于梦想的定律:而那些真正的“现实的理想主义者”,他们先是有一个梦想,然后不断地行动,最终他们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有很多白日做梦者,他们通常有一个毛病,我称之为“总有一天综合征”。比如他会说:总有一天我要去环游世界、总有一天我会开创自己的公司、总有一天我会改掉这个坏毛病……梦想不需要等待,尤其是不要等到万无一失才开始。

◎我们是自我折磨的大师、是自我痛苦的大师,却不是自我快乐的大师。

◎第三个梦想定律:如果你有一个梦想,你总能为它做些什么。梦想不难、不大,而且一定值得你做。

◎除了遇见和寻找自己的人生,其实你还可以创造你的人生。这也是人生的三种策略:遇见、定位和创造。

◎你不妨回顾一下自己五年前曾想要的生活。今天的你,还会完全按照那个目标活吗?今天,当我们讨论梦想,谈的不再是“你这辈子想干什么”,而是“你希望五年后会怎样”。

◎今天的人生发展不应该像狙击手,而应该更像导弹——先尽快地发射出去,让自己适应变化的环境,让自己飞得又快又稳;然后每秒都用激光重新定位目标,调整弹道,最后发现目标,一击必中。

◎有人问弗洛伊德,怎样才能过快乐而且有成效的一生?弗洛伊德说:Lieben und Arbeiten(爱着,工作着)。发展心理学家Elkind觉得这种生活还是太无趣,便加上了Spielen(Playing)。这样就成就了人生的金三角:Lieben, Arbeiten,Spielen(热爱,努力,玩耍)。好的人生,就是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努力地玩。

所有的美好人生都是修炼和管理出来的。每一项人生要素背后,都有支撑它的能力。 兴趣:提升兴趣让我们持续发现新的事物,给生命注入玩耍和快乐的体验; 能力:强化能力让我们固化自己的努力,得以掌控生活和工作,取得成就; 价值观:固化价值观让我们产生定见,抗拒各种诱惑,聚焦热爱的领域,获得宁静与满足。

兴趣产生了快乐,努力产生了能力,而价值观则帮你发现热爱的领域。

◎谈恋爱也是一样——你的兴趣决定你喜欢什么类型,能力决定你能搞定谁,而价值观则帮助你理解谁是一夜情、谁能与你长久走下去。如果不多见几个人,你怎么知道你对谁感兴趣?如果你从未与异性单独约会,你如何有搞定对方的能力?如果你没有体验过恋爱,你怎么会知道自己更看重精神交流还是稳定的生活?

张学友说得好:等待着别人给幸福的人,往往都过得不怎么幸福。这个年代,用一见钟情等待白头偕老,你得做好孤独终老的准备。成熟的爱情观应该是:爱情不是幸运,而是一种能力。先走出去,多接触人,在恋爱中学会恋爱——发现自己,修炼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趣的、有能力爱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你总能找到你想要的爱情。

◎三叶草唯一无法解决的,就是那些永远不知道对自己说“我怎么可能焦虑”的人。他们就如这位无痛儿,总觉得自己身轻如燕,低头一看,其实已血流一片。接纳自己是成长的第一步。当你读懂了情绪背后的需求,你就能找到自己成长的方向。厌倦需要变化,焦虑需要学习,失落需要价值。

◎接纳自己是成长的第一步。当你读懂了情绪背后的需求,你就能找到自己成长的方向。厌倦需要变化,焦虑需要学习,失落需要价值。

◎有趣和愉悦,是两种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情绪——当一件事情复杂、新奇且不确定的时候,人们就会感到有趣;而当一件事情简单、稳定和确定的时候,我们就会感觉到愉悦。愉悦的事情,不一定有趣,而有趣的事情,不一定会愉悦。变态辣鸡翅有趣而羊肉串愉悦,创业有趣而公务员愉悦。

◎大人把孩子抛起来玩耍,孩子会先有些恐惧,但是一旦被接住,他就会咯咯大笑,笑声像广场上飞起来的鸽子。几次之后,孩子只要一被抛起来,就呵呵地乐。他开始穿越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恐惧,觉得有趣,他的勇气变得更大,他的信任感变得更强。

◎就让我告诉你兴趣的真相吧:兴趣不是那件让你舒舒服服就成功拿到结果的事,兴趣是那件让你白天痛苦地想、晚上睡不好、早上五点爬起来,一边苦笑着骂娘一边咧着嘴干完的事情。这才是兴趣本来的样子。

◎心理学家Berlyne所说:“每多获取一分信息,就会让我们对未来的复杂、沮丧或者无助多一分保障。

◎兴趣的第二个功能,就是作为学习的动力的来源,抵消能力培养中的重复与倦怠感。

◎兴趣老师的第一种功能是推动你探索和发现新的世界,为未来做好能力储备。

◎总之,高手们都觉得修炼挺有趣,他们是“玩”成高手的。

◎爱因斯坦只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却没有详细说明这个老师好在哪儿。现在我们知道兴趣是个人成长中出现过的最好的老师——它在我们人生面临考验前,提醒我们提前学习;它在我们讨厌重复学习的时候,提供有力的鼓励,让我们发展出知识与技能。

◎有趣的人往往懂得主动发展更高层的直觉兴趣——兴趣推动学习,学习带来了行动,在行动中发展出能力,能力又发展出更大的兴趣。

◎有些人基本没有养大自己兴趣的能力——他甚至连搜索一下网页这种事都没做过。

◎兴趣,也可以被分成三个级别:直观兴趣(又称感官兴趣),自觉兴趣与潜在兴趣(志趣)。

◎重新审视我们的励志故事吧,我们以为他们艰苦奋斗,其实他们是兴趣盎然;我们以为他们毅力卓绝,其实他们是乐趣无穷。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志之者。上天给了我们有限的时间、有限的天赋,却留给我们无数的机会与诱惑。志趣让我们坚定地专心。

◎人类最高的兴趣等级:潜在兴趣,也称为志趣。志趣的秘密不仅在于有感官和认知能力,还加入了更深一层的内在发动机——志向与价值观。

志趣已不仅仅是兴趣,那是我们把感官兴趣通过学习变成能力、通过能力寻找平台获得价值、在众多价值中找到自己最有力量的一种生涯的管理技术,是一个人在不确定的命运中能跳出的最坚定的舞步。如果一个人能够有这样一个兴趣,无论成败、认不认同、生死,都无法动摇他的乐趣,这是我们养大一个兴趣的终极目标。

兴趣饲养三步法: 第一步,让自己先沉浸在足够多的感官体验中,获得兴趣的第一步动力。 第二步,在感官兴趣还没有消退时,尽快掌握更多的知识,使自己的感官兴趣进化到自觉兴趣。第三步,给自己找一个兑换价值的方式,把这个兴趣和你最感兴趣的价值绑定。别把自己的目标设定得太高,以免产生失落感。 不断地重复这个过程,兴趣就会慢慢固化下来。

◎无用的人生卑微,而无趣的人生悲哀。

◎当你的大部分注意力都陷入感官刺激的泥潭,你也就没有精力发展出那个兴趣金字塔的尖,取而代之的是,你把自己发展成一块板砖——知识面狂宽,但是肤浅得可怕。

◎兴趣的总结:每个人都能活得有趣!●兴趣不是一种天生的属性,而是一种自我管理技能。人人都可以活得有趣。 ●调试你生涯中的愉悦/兴趣比例。 ●提高你的兴趣层级,越高层级的兴趣越稳固,对生涯的影响也越深远。●有趣杀手:太追求“有用”、感官轰炸、走出心流通道。

◎你只有把现在的自己和自我概念做对比,才会觉得“不满足”。在每个对生活和自己不满足的背后,都是每个人成长的需求。

◎你只有把现在的自己和自我概念做对比,才会觉得“不满足”。在每个对生活和自己不满足的背后,都是每个人成长的需求。当两者不能重合,在“现在的自我”和“希望的自我”之间,就会产生空洞。人们期待填满这空洞,成长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我把这些因为渴望成长而产生的空洞称为“成长空洞”。

◎成长的空洞让我们感到自己心灵的空洞,这空洞感就变成了“内心的需要”。你想要一间可容身的房子、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一个爱自己的恋人、一个听话乖巧的孩子……这都是你填满空洞的需要。因为你的自我概念认为这些你应该有,而真实的你却没有——这就产生了你的需求。

◎基因+社会与家庭环境=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现在的自我=需求

◎用物质填洞的人最大的悲剧是:没有人的能力能跑赢欲望,总有一天,你填入了所有东西,却无力地发现,那个空洞还在。物质也许能带来短暂的一次次快乐,但绝非幸福。快乐和幸福,本就是两个东西。 你占据的东西,也在占据你。

◎当你的成长空洞被别人的认同所填满——你会感到安全和快乐——慢慢的,你开始认为这些都是自己的一部分。当你获得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同,你就觉得自己在不断地“成长”,越来越“有面子有地位”。当这种外界的认同成为你自我的主要部分,你开始认为,那个“被认同”的部分、你的名声、地位,才是你真实的自我。从那一刻开始,你就被别人的认同绑架了。

◎亲密关系中,你是谁,你就会遇到谁。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席慕容在《独白》里面所说:在一回首间,才忽然发现,原来,我的一生的种种努力,不过只是为了周遭的人都对我满意而已。为了要博得他人的称许与微笑,我战战兢兢地将自己套入所有的模式、所有的桎梏。走到途中,才忽然发现,我只剩下一副模糊的面目,和一条不能回头的路。

◎你以为大家都喜欢和离不开你,其实是你离不开他们的喜爱。

◎失去、痛苦、面对、追寻、重获,这就是所有成长的脚本。一旦你不愿意演出前三幕,后面的故事也就无从开始。

◎所有这些任务只有一个共同点:你需要完全脱离父母、亲人的所有支持,独立完成。也就是说,你必须脱离他人的认同,置身于真正的孤独,独立完成艰巨的任务,你必须学会自己认同自己,与自己独处。

有人说旅行有三种意义:看风景,发现可能,还有找回自己。最后那种,就是成年礼。

◎所以我还有一个观点:年轻的时候,不管是读书、游历、交友、搞对象还是读大学,野得越远越好,这种远不应该仅是地理上的,更是心理上和文化上的。我同情那些一出生就生活在最大最好的城市里,觉得这里最好哪里也不愿意去的孩子。他们从来不明白,长大在远方。

◎我在每一个人绩效后面加上了三个维度:重要度、把控度和投入度。你也可以这样试试——列出自己所有的工作项目,排出其重要程度、把握程度和花费时间。你会很容易发现人的惰性本质——人们总是愿意在把握程度高的事情上反复花时间,而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不用力。慢慢的,他们自己停止了成长,然后找几个借口把重要的事情敷衍过去。

接纳自己此刻的空洞与无能,是成长为自我最重要的一步。

◎当成长比成功更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价值比价格更重要时,你就拥有了看透却不看破的心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既然说服不了,记得彼此尊重。

◎我翻译的《适合比成功更重要》中提到,价值观(value)来自拉丁文词根valeo,意思是“坚强起来”。

好的生活,不是对不对,而是值不值。愿你如莎翁所说:“忠实于自己,追随于自己,昼夜不舍。”过值得的一生。

◎真的高手,总在城市的任何角落,找到回家的路。

◎当你开着宝马穿过下雨的城市,走入酒店最豪华的包间,打开一瓶3000元的拉菲,并不见得你就真的令人尊敬——因为有人被你的车溅起的雨水打湿一身,因为你身边就站着一个饿得头晕的服务生,因为送你这瓶昂贵的酒的人省下了自己本应该给女儿买件衣服的钱——你的生活并无尊严可言。

◎越是生活的高手,他们越能找到各种通往价值的幸福之路,而这条幸福之路越不依赖外物,就越容易到达终点。没有可能,他们就用资源创造可能;没有资源,他们就把自己当作资源;即使一切都没有,他们依然可以选择面对苦难的态度。

◎我们不一定会为第一个冲过马拉松终点的人鼓掌,但是我们会为那个最后跑完全程的70岁老头儿鼓掌;我们不一定会被电视里大富之家的天伦之乐感动,但是我们会为清洁女工给孙子的一个拥抱而流泪;我们不一定从内心敬佩站在台前慷慨陈词的领导,但是我们会对背后默默维权的普通人心生敬佩。

◎他们展现出人类作为一种高级动物对于意义追求的坚定与智慧。而所谓强大的内心,就拥有这样一种技能,这种精神正如沙漠里盛开的花朵,它们无法选择自己播种的地方,于是深深地把根插入干涸的土地,吸取每一分养料。热爱生命的人,也应该有这种勇气、智慧和技术。晚年的奥黛丽·赫本说:物质越丰裕,我要的越少;许多人想登上月球,我却想多看看树。

◎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认真地活。 我希望活得深刻, 吸吮生命中所有的精髓! 把非生命的一切全都击溃, 以免,当生命终结, 我却发现自己从未活过。

◎价值观冲突只有三条途径:舍得、平衡和付出。

◎什么是好的选择?付出自己最能付出的,换回来自己最重要的,就是好的选择。

◎正如特蕾莎修女所说:“不要等待谁来带领你,先独自去做吧,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

◎能力三核: 知识:生涯理论基础、多年积累的案例、大量的阅读 技能:写作能力、分析与综合能力、概念化能力、数据收集、沟通能力(如和插图画手)才干:好奇心、幽默感、求真

◎语言是技能,而不是知识。知识能学到,而技能只能习得。知识学习是瞬间的,知道与不知道之间几乎可以瞬间转变。技能则需要漫长的笨拙期——如果你不接受自己笨拙的开始,你永远也不会学好任何技能。也正因为这面心智之墙,很多知识优胜者死死不愿走入技能的练习领域。这也是为什么“好学生”往往不如“坏学生”混得好的原因——“混社会”是门技能啊。

技能迁移的故事并不新鲜,事实上所有行业的第一批先驱者都是转行而来,他们是技能迁移的应用者。他们把原来的行业的能力迁移到新的行业,形成新的竞争力。零点研究咨询集团的老总袁岳先生原来是国家司法部办公厅的笔杆子;柴静恬静温情的访谈来自之前电台节目主持经验的迁移;奥巴马和马云的演讲技能,都来自他们的大学讲师身份——马云是杭州“十大优秀青年教师”,而奥巴马在芝加哥大学法学院当了两年宪法讲师;而马丁·路德·金在成为伟大的民权领袖之前,是亚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浸信会教堂的一名牧师,《我有一个梦想》只不过是他的又一次布道而已。

◎与我们父辈终身从事一项工作的情况不同,我们很难一开始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棵树,并且一爬到顶。这个时候,找到自己最有可能进入的领域,在其中积累新的能力,在恰当的时候迁移到“更适合”的新的工作中去,通过不断地修炼、迁移和组合,找到你最适合的领域,同时也就拥有了你独特的竞争力。这是在今天这个多变的职场中发展的最好策略。

◎“功不唐捐”出自《法华经》。意思是:你付出的努力和功德,从来不会白白地付出,终有一天,会回到你身上来。

◎“只要听到‘你不行’‘你不可能’‘你办不到’这样的字眼,他就会兴奋。”与卡梅隆相交多年的演员比尔·帕克斯顿说,“外界的质疑声一直是成就卡梅隆电影帝国的基础。”

◎我更加相信卡梅隆秉承这样的工作原理:什么都不想,全力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做到更好,做到极致的好,然后总有一天会有回报。

◎或者回报也不重要——当你全心投入,这过程就值回票价,回报只是个惊喜。

◎洋葱、萝卜和西红柿,不相信世界上有南瓜这种东西。他们认为那是一种空想,南瓜不说话,只是默默地成长。——舒比格《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人的确需要梦想,但是如果这个梦想没有让你想起来就起鸡皮疙瘩、汗毛倒竖,那梦想基本上只是个你编出来让自己安心地无所事事的华丽剧本。

◎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把黄渤的每一个脚步写出来,配上年龄,是想告诉你,一个人要达到高峰,需要做多少准备,走多长的路,承担多久的不理解——如果你每一步都希望听到掌声,那么也许你只能永远在自己舒服的小天地玩。只有那些敢于走得更远的人,才知道自己到底有可能到哪儿。

◎乔布斯在他那场著名的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提到:“你不能预先把点点滴滴穿在一起;唯有未来回顾时,你才会明白那些点点滴滴是如何穿在一起的。所以你得相信,你现在所体会的东西,将来多少会连接在一块儿。你得信任某个东西,直觉也好,命运也好,生命也好,或者业力。这种做法从来没让我失望,也让我的整个人生不同起来。”

◎其实每个人都是这样,你最大的优势不在于你的学校、学历和专业。你的优势在于你的生活、生长、受的教育、朋友、世界观,还在于你对待周遭世界的认真程度。真正优秀的人,会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因为他们知道即使老板不为认真发工资,未来也必会给认真发工资。

◎Blowing in the Wind答案随风飘 ——

Bob Dylan 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一个人要经历多长的旅途

Before they call him aman才能成为真正的男人

How many seas must awhite dove sail鸽子要飞跃几重大海

Before she sleeps in thesand才能在沙滩上安眠

How many times must the cannon balls fly要经历多少炮火

Before they're foreverbanned才能换来和平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那答案,我的朋友,在风中飘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the wind答案在风中飘

How many times must a man look up一个人要仰望多少次

Before he can see the sky才能看见苍穹

How many ears must one man have一个人要多么善听

Before he can hear people cry才能听见他人的呐喊

How many deaths will it take要带走多少生命 '

Till he knows that too many people have died才知我们已经失去太多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那答案,我的朋友,在风中飘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答案在风中飘

How many years must a mountain exist山峰要屹立多久

Before it is washed to the sea才是沧海桑田

How many years can some people exist人们要等待多久

Before they're allowed to be free才能得到自由

How many times can a man turn his head一个人要几次回首

And pretend that he just doesn't see才能假装视而不见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那答案,我的朋友,在风中飘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答案在风中飘

◎你的梦想其实就在你生活的不远处,只要你稍微“迷一迷路”,就能进入。

◎人生过往的经历好像散落的珍珠,而机会好像一条线,把所有的可能性穿了起来。这并不是命运的神奇,因为这神奇的命运其实是他努力而就的。我想赞颂的是他的韧性,一个人在没有看到线的时候,依然能够好好地孕育珍珠,才能够在线出现的时候,有东西可以穿。

◎其实职场妈妈不缺乏能力,只是缺乏翻译。因为生孩子前后一年,实在是一个复杂的多边关系、高难度、多任务团队管理项目,妈妈正是这个项目的产品经理加项目负责人。比如说,你迅速读完了《怀孕大全》《如何成为新妈妈》《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之类的育儿书,还自修了发展心理学,这叫“快速学习能力”。你需要在一天时间里起床、喂奶、做饭、洗衣服、晾衣服、睡午觉、看书、发呆、换尿片、打电话、上网、买菜做饭、洗碗……这是不是“多任务管理能力”?你管理家庭花销,洞悉各种水费电费物业费,精通各大超市和菜市场价格动向,在各种网站比价购买各种婴儿用品食品,还不忘了给老公在能送话费的时候充钱,这叫“预算与财务管理”。你每天和婆婆就育儿理念方面做出艰苦卓绝的斗争,但是又不能撕破脸,还要保护丈夫的面子,这是不是“高难度多边会谈”?做妈妈的晚上,你需要每两小时起床喂次奶,没睡过一个好觉,孩子走路前你需要时时刻刻抱着,练就一双汉子般的臂膀,这是不是“高度责任心”?有没有磨练你的“耐心和毅力”?从这一点来说,任何一个称职的好妈妈,都已经是伟大的项目经理。

◎能整合自身的能力,叫竞争力;能整合团队的能力,叫组织力; 能整合公司的能力,叫领导力; 能整合行业的能力,就是改变世界的能力。

学习、整合与翻译将会是未来的20年职业能力发展的重要策略。

总结一下从生涯规划来看的能力观:1.能力三核:能力由知识、技能和才干三者组成。知识无法迁移,技能能在大部分职业中迁移,而才干则贯穿人的所有部分。越高度提纯,越内化。2.把知识炼成技能,使技能内化为才干。一通百通。3.功不唐捐,连点成线。正是因为能力可以迁移,我们没有必要找到最终boss(首领)才开始修炼能力。最佳的策略是在每个阶段都全力投入,提高能力,遇到新的挑战再重新整合。4.未来的三大能力策略:学习、整合与翻译。

◎外职业生涯修炼犹如翅膀的上面一弧,内职业生涯修炼犹如翅膀的下面一弯,两者合围的生涯,才能成功起飞。

◎世界上最可怕的两个词,一个叫执着,一个叫认真。认真的人改变自己,执着的人改变命运。”

◎职业生涯的成功犹如熔岩,在地下奔腾积累多时,一朝爆发,于是无可匹敌。而我们往往只看到别人走到山顶,在地上挖个洞,就火山爆发了。能不浮躁?只有他们才知道,需要多么努力,才能显得毫不费力。

◎今天如果你把那些成功人士拉到社会底层,也许有三分之一的人永远无法回到原位,还有三分之一的人甚至不及他看不上的穷人。富贵靠什么?努力只占一小部分,命运比努力要重要得多。

◎什么叫才干?在“能力”一章里我们提到其定义:“个人所展现的自发而持久的并能产生效益的思维、感觉或行为模式。”才干常用来形容人的个性、品质和特征,它对职业业绩优秀有很大的贡献,在生活和工作中被无意识地使用。

◎柯达的破产主要是因为跟不上数码相机的潮流,但讽刺的是,数码相机技术正是柯达自己在1975年发明的。不过当时柯达的胶卷实在是卖得太好,所以一直没有真正关注过数码技术。

◎有个叫上帝的人,他开了一家努力银行。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名下的努力账户。每个人每天都在往里面存自己的努力。有的人存得多,有的人存得少。有人存了第二天就取,有的人则在很多年以后一次性取出来。 上帝在干什么呢?上帝要保证每个人账目公平,不能有错账。上帝还要标注那些存努力存得最多的金卡客户,给他们分配更多的回报。上帝很忙很忙。 努力银行 但事实总是这样,总是那么几个最努力的人有最多的回报,这工作也太不好玩啦。所以每隔10年,上帝就调出所有的金卡客户,抽一次奖,然后随机把一个巨大的成功分给中奖的那个幸运的家伙。 所以,宝宝,只要努力,就会有合理的回报。而那些巨大的成功,往往来自幸运——但是请先确定,你努力地拿到了金卡。

特蕾莎修女:《不管怎样》人们经常是不讲道理的、没有逻辑的和以自我为中心的。 不管怎样,你要原谅他们。即使你是友善的,人们可能还是会说你自私和动机不良。 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友善。 当你功成名就,你会有一些虚假的朋友和一些真实的敌人。 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取得成功。即使你是诚实的和率直的,人们可能还是会欺骗你。 不管怎样,你还是要诚实和率直。 你多年来营造的东西, 有人在一夜之间把它摧毁。 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去营造。 如果你找到了平静和幸福,他们可能会嫉妒你。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快乐。 你今天做的善事,人们往往明天就会忘记。 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做善事。 即使把你最好的东西给了这个世界。 也许这些东西永远都不够, 不管怎样,把你最好的东西给这个世界。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件艺术品,你应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件。

◎追寻幸福没有错,错的是我们的预期——世界是场无限丰盛的自助餐会,但是你只有一个胃。如果你误以为人生会有40度,你就会按照这个人生脚本过一辈子:希望——奋斗——救火——累死——心死——碌碌无为。你犯的最大的一个错误,就是期望自己在每一个维度都得满分。你不知道,生命的本质就是不完美,生涯的总体能量守恒。

我们常说:“有钱不一定幸福,但是没钱一定不幸福。”我想可以再加一句:“过快地有钱,往往会快乐一下,然后特不幸福。”

◎花精力去陪你认为重要的人,而不是花时间。你过年回到家里大睡几天,眼睛盯着电视有一搭没一搭地和家人聊天,和朋友喝酒狂吐几次,这都不叫陪。

◎《幸福多了40%》索尼娅·柳博米尔斯基(又一本被名字毁掉了的好书,记录了很多积极心理学的技巧与干货)

◎人生需要做真正严肃的选择。梦想残酷且美丽,美丽是因为你在最希望的路上行走,残酷则是因为你因此放弃了那么多的可能。成长的三个阶段 只有勇敢的人能做出这种选择。

◎好的生命,是有事做、有人爱、有问题可想、有选择的自由。

◎很多人的生活,就是像这样在路口徘徊,既没有勇气闯入理想之路,也不甘心平庸地生活。一直到实在扛不下去,就脚尖离地被卷入滚滚人流,直奔现实而去,像早上八点半的地铁口,身边的人才不关心你要去哪儿呢。这就是我们遇到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所以如果你身处刚出道的弱队,你需要坚定不移地打防守反击;而如果你身处身经百战的强队,也许你真的应该试试看全进攻阵容。关键看你是否掌握了从现实到理想的战略。理想正如画一幅宏大的画,你的梦想越大、越美丽,就需要越多的画技和练习。梦想越美丽,手段就要越现实。梦想越壮阔,规划就要越细致。

◎工作带给人的三种意义——生存、被认同和自我实现,分别对应着职业发展的三个阶段——工作(job)、职业(career)、事业(calling)。

◎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 (博集成功法则系列) (古典)

◎我们所处时代普遍存在的神经症……很多现代人所受的痛苦,不是源于临床观察而定义的神经症,而是源于他们对生活的麻木感和空虚感。——荣格

◎梦是好的;否则,钱是要紧的。钱这个字很难听,或者要被高尚的君子们所非笑,……凡承认饭需钱买,而以说钱为卑鄙者,倘能按一按他的胃,那里面怕总还有鱼肉没有消化完,须得饿他一天之后,再来听他发议论。……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

◎鲁迅的职业生涯故事还告诉我们,如果他在46岁才开始全心写作,依然能成为现代影响力最大的几个作家之一。如果从现在开始,把你喝咖啡和刷微博的时间省下来,我想你的梦想一定也来得及实现。

今天的社会中,如果一个人在35岁之前,还没找到能发挥自己特长的领域,这个人的职业发展则相当堪忧。30岁以后,我们的体能开始下降,努力不会成为核心竞争力,只能通过经验胜过年轻人、通过才干和资源胜过同龄人、通过聚焦来胜过更强者。

◎我们可以做错的事,不要做错的人。

◎除了满足自己不断增长的欲望,我们挤掉了职业线下所有的空间,没有任何时间和空间来投资梦想。这欲望有从众攀比的消费主义,有内心

◎除了满足自己不断增长的欲望,我们挤掉了职业线下所有的空间,没有任何时间和空间来投资梦想。这欲望有从众攀比的消费主义,有内心空洞的填充性消费癖,蚕食着每个人的自由。

◎自由=能力-欲望 你有多自由,完全视乎你的能力和欲望之间的空间有多大。

◎很多人认为我是一个买房的无条件反对者。我的真实反对指向消费主义——消费主义是理想主义的大敌。如果你拥有宽裕的财力,房子的确是个不错的投资和保值品;但是如果你需要把你未来10年的大部分收入都押到一个房子里去,如果你觉得即使吐血也要iPhone,如果你觉得没有某个牌子的包包、衣服或车就没法出门……如果你生活有了太多的“必须”,那你就成了消费欲的奴隶——无论你是卡奴、车奴还是房奴,无论你欲望的理由是面子、丈母娘还是好好爱自己,超越能力的欲望都会给你的理想带上锁链,使你卖身为奴——即使你能看到你的理想,你的欲望主子也不会放你过去。

◎现实的理想主义者四法则1.自我实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走过生存、发展和实现三个阶段。生存、发展和自我实现很难一步到位,而是分阶段实现的。阶段可以加速,却无法跨越。2.发展好当下的职业是自我实现的重要手段。发展好职业线会带给你进入事业线所需要的能力、资源及平台。如果你还没有遇见自己的理想,你至少可以让自己为抓住它做好准备。3.控制欲望也是自我实现的重要手段。很多人不是找不到理想,而是无力逃脱现实。控制住自己的欲望,能让你保持自由与灵活。要记得,你占有的东西,同时也在占有你。4.世上没有现成的梦想。如果想要,自己造一个。所有的理想都不是“找到的”,而是在职业中通过自我修炼、思考、经历和观察而“发展出来”的,与其等待一个虚幻的理想,不如现在就出发。

◎Pro-Am(Professional Amateur),意思是:用业余时间来做,并不作为主业,却在专业水平方面达到了职业水平的人。

◎当兴趣一定要换回价值,兴趣就开始变味——因为兴趣源于不确定,而职业往往是稳定的。

◎什么人适合选择Pro-Am的事业方式? ①需要个人技艺,但是不太需要团队合作的职业,如音乐、艺术、文学、心理、职业咨询、色彩、健身、瑜伽教练、户外等方面,都容易出现Pro-Am。 ②网站站长、个人博客、淘宝店长这些不需要固定上班时间也能完成的职业,也是Pro-Am的重要领域。你能想象Linux系统是几千个世界顶尖程序员自发免费开发出来的吗? 这些行业往往需要漫长的积累期,前期回报不明显,全职进入往往无法跨越生存线。这个时候,Pro-Am往往是最好选择。

◎总有一天,你的生命会像电影一样,在你眼前一闪而过,请确定它值得一看。

◎简单来说,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活得苦哈哈(是指内心痛苦,不是物质清贫)还在疯狂付出,那么付出就只是一种自我逃避或者治愈的自助手段而已。自助比自残好很多,但并不算纯粹。而如果一个人不断付出,而且还内心快乐,活得幸福,这则是一个人自我实现后,最干净、纯粹的付出。

◎在教育培训界多年,我见过太多抓狂的情商教练、无人知晓的营销专家、迟到的时间管理讲师,和从来不按自己讲的方式管理公司的管理专家。

佛家说:“烦恼即菩提。”每一次面对苦难,都是对生命意义的一次严肃思考的开始,苦难让我们发现自己的资源、创造自己的伟业、明白自己的使命。然后我们拯救自己,变得强大,开始改变世界。所以,我们应该有勇气,把苦难酿为美酒,把深渊变成大河,把破口补成鲜花,让苦难成为信仰,让自己成为改变自己命运的神。

◎新精英有一个神制度——我们有个牛×基金,每年给员工一个月薪水和15天假期,让他们做一件自己认为牛×的事情。有人用来横穿美国、环游台湾、飞回去和暗恋对象表白或者给自己刺一个纹身。只要你觉得这是成长的突破,并且通过员工委员会审核,我们都支持。

◎乔丹几乎集中了所有人觉得可以成功的理由:为父亲出征的意志,对胜利的渴望,无人怀疑的强大自制力,比别人都努力的投入,以及优秀的运动员天赋。但是这样也无法让他超越限制,成为棒球好手。一个人一辈子,也许只能在一个领域成为绝顶高手。

◎人生不一定每一步都要走直路,因为弯路上有我们必做之事。

◎我想现在的你也如我一样,能够很坚定地回答文章开头的那个问题了:如果乔丹没有回去打两年棒球,那么他也许一辈子只能拿三枚冠军戒指。人生不一定每一步都要走直路,因为弯路上有我们必做之事。

◎医学研究的对象应该是如何让人更幸福,而不仅仅是杀死疾病。现代医学的观点从杀死疾病,转为如何与疾病和平相处、提升生活质量。

诠释了新时代医学的核心理念:“生命是一种死亡率100%的性传播疾病。”既然死亡是所有生命尽头共同的归宿,那么费尽心机地治愈疾病也不过是将这必然到来的终点延后几年而已。更好地控制慢性病,同时努力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与疾病和谐相处才是真正明智之道。

◎从20世纪60年代末,心理学开始反思自己的使命与定位——从建立这个学科开始,心理学有三大使命:疗愈精神疾病,帮助人们幸福以及发现和培养天才。

◎让我有胸怀去接纳不可改变的,有勇气去改变可以改变的,并有智慧区分两者。

◎修正自己是一种勇气,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也许更是,而接纳自己后掉头去追寻自己想要改变的,则是一种智慧的人生态度。加缪说:重要的不是治愈,而是带着伤痛前行。

◎关于黑点的心理趣谈精神分析:黑点来自童年的阴影。我们来分析一下,黑点和你的童年有什么关系,这背后隐藏着什么冲动。 行为认知:你仔细看看,黑点是不是没有你想象得那么黑、那么大?白纸是不是也有很多?存在主义:黑点就在这里,你要么改变,要么适应,或者也可以干脆别看。但是你选或者不选,黑点就在这里,而且一定有其存在的意义。人本主义:我相信每张白纸都有自己洗去黑点的方式,我会一直陪伴你找到自己的方法。后现代:什么黑点,我怎么觉得像颗美人痣?黑点出现在这里,你觉得代表什么特殊的意义?积极心理学:黑点不是重点,还有很多地方有空白。别花时间搞黑点啦,关键是把白纸的价值用出来!

◎畏惧自由,往往是因为畏惧背后的责任与无能。如果你想要有决定自己未来的自由,一定要有决定自己未来的能力,并且愿意用这些能力为自己负责。

◎既然你选择了一定要等待一个完美的人,就不要在等不到的时候感叹命运的捉弄——这不是命运的玩笑,是您老人家自己下单自己送货自己签字的玩笑啊。

◎在职业中,我们也能看到自由与责任的关系。在一个公司里,经理比员工自由,能挑活干;总监比经理自由,能挑时间上班;企业管理者会更加自由,他可以根据战略方向,自由挑部门来带。而他们的责任也是递进的——事情干不好,先问责总监,然后是经理,最后才是员工。而总裁的责任最大,他需要自己管好自己,需要24小时操心公司的事,庞大的公司出了任何的法律、财务、危机公关的事情,全部都是他的责任。

总有人在你生命里犯错,但是只有你在你的生命里负责。请担起责任。

◎从“愤怒——无奈——恨”到“自由——责任——能力”循环,我大概花了一年时间。当看到问题,解决就变得简单——我大概花了一年多时间,让自己重新慢慢提高管理能力,开始重新自由一点。希望你比我快一些。

◎当你有了按时高质量交付的执行力,你就有了时间自主的自由;当你有了快速学习和迁移的能力,你就有了轻松跨行业的自由; 当你有了照顾好自己的能力,你就有了安心等待自己喜欢的人、全情投入恋爱的自由; 当你有了语言能力和健康的身体,你就有了周游世界的自由;当你有了背起自己的责任的能力,你就获得了全世界的自由。

◎曾国藩年轻时就写过“吾辈当力准绳,自为守之,并约同志共守之,无使吾心之贼,破吾心之墙”。他自己也制定无数戒律,控制“吾心之贼”,早起从来不恋床,“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每天读10页史书,圈点之;家人“不许坐轿,不许唤人取水添茶等事。其拾柴收费等事须一一为之”。

如果你仅仅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却管理不了自己的欲望,你不会是个自由的人。信用卡提高了你的消费能力,却可能让你远离财务自由;社交网络提高了你的信息收集能力,却可能让你远离心灵自由;搜索引擎提高了你的信息收集速度,却可能让你远离思想自由。今天,企业家不快乐,高分学生不幸福,高官不安心,因为他们都在用太多的精力饲养他们的欲望。中医说,在求不得和想得到之间,全是火气。

◎诸葛亮在他54岁时写给儿子的信中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请一定要记住下面的话:自由=能力-欲望。一个人的自由之路无非有两条,一条是给能力做加法,一条是给欲望做减法。提高能力让你能承担更多责任从而获得更多自由;而降低欲望则让你宁静下来,让生命变轻,把自由还给自由。

◎纪伯伦在诗里写道:“你无法同时拥有青春和关于青春的知识/因为青春忙于生计,没有余暇去求知/而知识忙于寻求自我,无法享受生活。”虽然生命整体的终极意义并不可知,但是意义却依然存在于每一个片段之后——青年时你知道童年的意义,而老年时,你才知道青年的意义……正如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时刻的意义都有不同,而在每一个片段之后,即使是痛苦、无趣,也都存在着自己的意义。重要的是把它们挖掘出来,赋予自己喜欢的意义。给自己的人生赋予一个意义。然后,担起责任来!

◎记得要活得精彩,活得认真,跟自己比。愿你过上我从未看见与理解的生活。 愿你的生命有无限可能。

朱江

2018年6月9日星期六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