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鲁迅先生的《呐喊》【精选】

本站作者 2023-04-15 16:04:00

呐喊经典情节

小学时在万达买的《朝花夕拾·呐喊》,读完之后就到初中了。

那时候作文课里,我很多次都被老师挑出来讲评。我最常被问的一句话就是:“你是不是模仿的鲁迅呀?”我哭笑不得,我最喜欢的其实是徐志摩的文集。

但我后来也明白,自己不知不觉在模仿那半文半白晦涩的表达方式,乍一看总是觉得逼格比同学高那么些。然后便是要学鲁迅挑出一些事情来像《一件小事》那样批斗一番了。这就是所谓的记叙文经验,拿高分还是不难的。

很多年后,我才再从书架上取下这本书,结果发现它作为“青少年读本”真是一个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事情。一个“过来人”的经验是,除了学了那种教今天人摸不着头脑的讲话法,几乎不能理解一点作品的思想。要说是对“封建”的模糊概念吧,无外乎是说封建礼教就是不好的,黑暗社会就是不好的。思想没怎么学进去,倒是学了写作的一点粗糙技巧。

(尽管有注释,还和百度百科高度吻合)

而很多年后的今天,我再翻开这本书,会突然感到一种清晰而独立的认识。我开始理解《自序》的铁笼子是什么,我开始思考“吃人”是什么,开始发现那一个个个体的悲哀。我能够结合我学到的历史、社会知识、结合那久远的少时阅读经历,开始有一些深刻的体会。我为此感到庆幸,也为此感到一些悲凉。《呐喊》揭示的问题,原来直到今天还没有解决。

《呐喊》给我最大的启示,就在《狂人日记》——“吃人”:“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道义德’几个字。”

我以为,“呐喊”在号召的,就是一场“反吃人”的运动。鲁迅通过刻画一个又一个的普通人形象,来揭示“吃人”的罪恶:当“我”讨论起新观念时,全村的人开始视“我”为狂人,一方面在排挤“我”,另一方面在同化“我”,最终,“我”“痊愈”了;当短衣帮在嗤笑孔乙己时,他们却不知同是社会可有可无的底层人;当夏瑜质问大清的天下为何不是大家的时候,换来的只是狱卒的震怒和敌意。

当普通人被封建礼教吃掉的时候,他们便不自知自我的身份地位,而将其视为一种习惯,不仅全盘接受它,还会去维护它。封建礼教的毒害之下,农民劳工永无翻身之地、无考取无依靠的读书人就化为历史的尘埃。为了些许的小利而争执,却没有向往美好生活的憧憬;沉迷于迷信的医学,而不思应有的改变。当这个社会的思想固化了,这个社会的制度也就固化了;当这个社会的制度是固化的,也就不能指望它实现近代化。毒害国民之深的封建礼教,必须从国民心中斩草除根。

或许,从各家的解读里,“吃人”的内涵就是“封建礼教”。但我愿意拔高《呐喊》的思想启示意义,我感到不止在于反抗封建礼教。封建礼教不是“吃人”的唯一内涵。《狂人日记》阐述的中国“吃人史”,一经归纳是对过往历史中社会观念、制度泯灭个人的一种总结。这更像是“吃人”的全貌。《狂人日记》启示我的一种历史意义,是就“保守的社会观念压与新兴的个人思想”间矛盾的处理办法。不过,他只写了两句,一是凡事需得研究,才会明白;二是从来如此,便对么?

第一次读时,我以为是村民在吃人。受过教育后,我发现是“封建礼教”在吃人。而现在,我发现封建礼教存在的根基,还是社会。似乎,这个社会也在吃人。在这个时代,每一个普通人更容易通过社会观察与学习、自我思辨去实现自我升级,向理性人靠拢。可是,如若我有机会产生超越我的时代的苗头,我的时代也会自动将我拉回它的视界。很多时候,大多数的我们扛不住那种环境的压力,我们便容易去“治愈”自己。(也许也可以认为是集体与个人的冲突吧)

狂人是一个极其聪明的人,他的见识是非常深入的。可即便如此,他还是被社会环境吞没了。他关于反吃人的呐喊再怎样激昂,面对没有宽容的环境,狂人也不得不陷入他的个人局限之中。

或许吃人的历史变了个模样在谱写。当吹哨人的哨音落下,一纸文书上留下了三个“好”;当一个个族群在固化,不安全的先导也在成型;当有人开始呐喊,有人就开始躲避。《呐喊》给我的最终的意义或许是,我们一直需要有人在呐喊。

当我害怕被社会所吞没,我也在怯懦地习惯沉默。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