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的励志小故事心得 关于做微商的励志故事

本站作者 2023-10-10 16:16:00

微商的励志小故事心得

关于做微商的励志故事

既然选择了,便只顾风雨兼程的慷慨和释然因为第一次的种种,你义无反顾的选择成长,在同龄人都选择安逸的时候。

80后微商励志故事:朋友圈水果微商创业

一年前,在北京的张洞天再一次和风投公司谈崩。有点泄气的他考虑再三,决定趁着心里的火还没灭,重新创业。

哈尔滨小老板刘伟,做调料生意6年,年收入10万元。可日子就像每天的货单一样单调,这不是他想要的。

李伟妈妈在哈达经营水果精品批发很多年,李伟每天帮着搬水果、收钱,但他觉得这生意是爹妈的,不属于他。20xx年3月,张洞天回到哈市,和高中同学李伟,经朋友介绍认识的刘伟相约小饭馆。

3个“不安分”的“80后”越聊越投机,酒是次要的,关键想研究个项目。

几杯过后,他们感叹,人们的生活习惯变了,以往是“菜市场、破零钱、挨个挑”,现在是“躺在床上、手机付账、开门收货”的时代。微信朋友圈卖啥的都有,大到别墅路虎、小到拉面牙膏,但水果好像还是个空白。

李伟家有货源,张洞天懂营销,刘伟懂物流。“当时借着酒劲,我说,之前做过调查,包装加上少许水果的进货费,启动资金1500就够用,咱明早醒酒就干。”张洞天说。

小酒局聊出大商机,仨小伙掏出兜里所有钱说干就干。仨人一摸兜,一人出500块,凑1500元启动资金干起哈市首家水果配送微商,专卖精品水果。每天拍下搭配好的水果发到朋友圈是他们的日常工作。

微商靠口碑,一个客户在朋友圈“晒单”,就在无形中为我们推广

李伟妈进口水果批发生意做了20多年,这个市场她看得太透。不论体量还是思路,这仨小子的“创新”就是小打小闹。她奚落儿子:“家里生意早晚是你的,折腾什么劲儿!”

听人劝吃饱饭,就不出来创业了。三人商议,微店名字要时尚,就叫“烂水果”,意思是“烂水果自己吃,好水果给顾客”。1500元大部分用在“置装费”上,仨人挑品相好的塑料袋、托盘、刀叉、湿巾,一套“标配”下来,就剩300多元。

开局不利。“烂水果”上线一周每日零单,他们开始尝试改变。两个美国红佳丽苹果搭配两盒草莓、一斤美国无籽红提、一个血丝李、一盒蓝莓共120元,转发送澳芒一个……别人卖水果成斤卖,他们搭配成套餐“混合”卖,朋友圈转发还送礼物,再配上专人设计的纸箱,更显高大上。他们的目标客户,定位热衷网购的年轻白领阶层和年轻家庭,这些人愿意在朋友圈晒照片,无形中为“烂水果”品牌做了推广。客户可随时微信下单,选择套餐品种数量,坐等鲜果送上门。

微商靠口碑,“客人觉得不好吃,我们包退换。顾客不在家请人代收,钱可以下次再补……”张洞天说。”改造后的“烂水果”很快在朋友圈里传开。

开店一年客户近2万,每月分红近3万元,买了4辆面包车

创业初期再小的成本也要节约。送货全靠三位老板的六条腿。刘伟是三兄弟中相对健壮的,三箱水果40多斤,端起来眼睛都挡住了,从哈达端到地铁口,徒步一站地多。本来他做调味料买卖,月收入小一万,他不会舍不得一元钱坐公交,但现在,一元钱也是成本。

一位客人住在松浦观江国际,李伟倒了三趟公交车,下车发现这里是手机导航盲区,走了半个小时也没找到交货地点;一天中,最多爬过6次7楼……

随着口碑越做越好,他们的订单逐渐增多。20xx年4月,送货不得不用拖车,6月末买了第一辆面包车,11月第二辆,到12月末总共买了4辆面包车,聘用4名司机。

微信个人用户的好友上限是5000个,20xx年年初,哥仨注册了第4个“烂水果”微信账号。现在,他们微信客户近2万,高峰时每天订单150个;水果生意在第一个旺季,月流水达上百万;分红从最初每月只保证三人1000多元,到销售旺季,每人每月分红近3万元。“从来没想过微信水果生意能做得这么大。”刘伟说,哥仨正考虑向哈市周边区、县发展,让大家都能尝个鲜儿。

我的微商第一次是怎么破的

相信很多做微商的人都有过同样的感受,在选择之前的惶恐不安,在选择之后的担忧纠结,在被人否定时的失落无奈,在获得肯定时候的喜悦自豪。每一种感受,不论好坏,都曾让我们成长成为励志的故事以及自身的感悟!

感谢,那些给过你逆境的人。

感恩,那些给过你机会的人。

做微商快1年了,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有机会踏上微商这条并不算平坦的路,也让我有机会结识了那么多的人,在接触的过程中一点点成长。

想想,做微商成交第一单时,你们是什么心情呢?想必很多人都忘了吧?其实我也不例外呀!时间真实个可怕的东西,会沉淀掉许多东西,特别是一些让人获益匪浅的经历,在不经意间,突然回忆起,心里的震撼,也让人久久不能平静!

回忆下,那些五味杂陈的第一次吧!第一次有人主动问你关于你推销产品的信息时,你会不会像我有些激动,到口舌不清呢?你会不会也因为隔着屏幕怕给顾客解析的不清楚而感到紧张呢,会不会也担心回复消息不够快,担心顾客怀疑你怠慢呢?会不会……

会不会在经过一番交谈后有一种心力交瘁的感觉,各种担忧和激动,紧张……交织成网,让你感觉到前所未有的累,也更体会到做微商的不易。选择做微商,你同时要背负的一切。你无法用语言和文字表达的很清楚你的心情,你也更清楚,没有人会把你的心情感同身受,所以,你也明白了。

既然选择了,便只顾风雨兼程的慷慨和释然因为第一次的种种,你义无反顾的选择成长,在同龄人都选择安逸的时候。

第一次被肯定,经过别人的质疑和刁难,你没有抗拒和退缩,你没有因为顾客的种种疑问而放弃机会,更没有因为别人的恶语相加而放弃,你坚持自己的选择,从而获得了别人的肯定,也意味着你自己第一次的成功。或许在别人眼中,微不足道。对于自己却是千金不换的获得。

第一次太多,也太容易被遗忘,人的一生中会有无法计量的第一次,有人会觉得很微不足道的事,也被你那样认可,怀疑你的个人思想,否定你,试图击垮你内心的防线,终于看到你的成长。你坚持自己的选择,通过自己的努力,选择微商,在别人选择伸手像父母要钱时,你在试图自力更生,其实,在这一点,你已经比同龄人又领先了一步了。你又何苦将自同别人的相论?困苦了自己,也难为了别人。选择自己的生活吧,用自己的方式去成长。

在微商之旅中,认真的对待总结每一个第一次,或许时光这股洪流会冲散许多让你受益匪浅的体会,一点点褪去你的青稚,但是你要坚信,它会让你的内心一点点成长,坚不可摧!

每一个第一次你无法一一铭记,但是你不能否认这一个个第一次,带给你的成长。即使五味杂陈,也值得感恩。更值得珍藏于心。微商之路,带给你的这一切,将是你一生的财富。享用不尽。

在第一次感到无助时,看看阳光,它那么明媚,你怎么能忧伤?

在第一次感到彷徨时,想想开始,曾有过那么坚定的决心,你怎么能轻易放弃?

在第一次感到不想坚持的时候,看看那些正在努力的人,他们都在努力,你凭什么不坚持?

微商,选择了就不要轻易放弃。相信自己,一切都会好起来。

感恩,那些给过你机会的人。

感谢,那些给过你逆境的人。

微商耿丽娜励志成长故事

弱水三千,只需取一瓢!从月入几千到几十万的成功经历,你想知道吗?微商耿丽娜励志成长故事。

当人们都在欣羡事业渐入佳境的耿丽娜时,她却拥有2年微商创业成功典范创始人的身份。并用自己的努力与成功,展示自己同样绚烂美丽的人生!

从一名医院财务人员到兼职微商每月纯利润过几十万,今年33岁的她说:“没想到兼职所得比工资还高,这实在是一个惊喜。”

微商,起源于朋友圈,一般是对在微信圈子中做生意的人的称呼。耿丽娜是山东一家医院的财务人员,非常优越的家庭环境。两年前,正当大家因为微信朋友圈变成“商业圈”而吐槽时,她却感到眼前一亮:“这也许就是个机会。”

她通过做全职微商的朋友的接触,陆续拿到了几个护肤品的品牌授权。为了不影响工作,周一到周五,她利用工作之外的时间与客户通过微信交流,周末两天则“全职”做微商。忙不过来时,她会将客户地址和所需商品发给助理,让助理帮忙将货品寄出,“同城快递一般当天就能完成交易”。

“有一点需要提醒,生意是自己的,工作也是自己的,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才是做副业的保障。如果主业因为副业而搞砸,副业的风险就太大了。”她说,“一份稳定的工作也是我信心来源的支柱,这样也不用担心因为生意出现意外而两手空空。”

作为一个已经2年微商经验的“过来人”,耿丽娜有自己的心得体会。“不是每个做微商的人都能赚钱,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搭进去了时间,却没有预想的收益。如果要做微商,就一定要做好准备。”她说,自己做微商,一开始的想法是用闲暇时间再赚些钱,让自己过得更宽裕一些,“与其抱怨自己钱少,不如大胆地跨出一步,或许就成功了”。

真正下点心思去做微信营销,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做微信营销就像吃一大锅饭,细嚼慢咽才不会噎着,小火才能炖出好汤。

耿丽娜目前的微商团队“娜姐团队”已有400多代理,月销售额已可高达200万左右。如此数目,可不是一朝一日可以成就的。她告诉记者平时管理团队一般重在两个方面:“感恩与人心。”做微商讲究的是一个信字,两个陌生人是很难建立信任的,但是一旦将信任建立起来,这就说明你人格非常有魅力,因此我们要学会感恩。这样团队的凝聚力自然会变得很强。而团队每个人的思想都是不一样的,因此要抓住每一个人的特点,了解他们的想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才能一起共同进步。”

她告诉记者,目前自己的微商事业仍处不断上升发展阶段,需要不断去学习、不断进步。关于未来,她除了希望微信能在腾讯有序管理下,能长久屹立不倒外。她也希望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与团队共同奋斗。20xx年的目标则是让整个团队再高登两个阶段,月销售提升至300万,再至500万以此趋势阶段化发展。此外,她还有一个将团队人数扩张至500人的计划。耿丽娜表示因为近期忙于参加品牌活动和录制节目,和团队的人相处变少了,有些愧疚。希望在这个新的20xx年,自己能抽出更多时间关心团队里每一个人,一起共同成长。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