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粤菜活动的个性签名写什么(粤菜的精髓是什么)

本站作者 2023-05-29 12:15:00

参加粤菜活动的个性签名写什么

谢谢邀请。

既然要讨论“粤菜的精髓是什么”,那首先要界定好什么是“粤菜”,以及什么才能称之为“精髓”。否则,就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辜负各家的一片苦心。

公认的粤菜有三大分支:广府(顺德)、潮汕、东江(客家)。因而,这三家的出品固然都可以代表粤菜,如:广府烧味、潮汕打冷、客家盆菜。但我们在此处讨论时,却又不应偏废。而所谓“精髓”,更应是能“放之三者而皆准”,是可以对粤菜“一言以蔽之”的。更进一步,不但能解释传统的粤菜,还能将随着粤人迁徙的“海外粤菜”也一并囊括其中者,方为“粤菜的精髓”。

我此前就说过,粤菜的精髓无外乎四个字 —— 尊重食材。

这并不是说其他菜系中,食材就不重要了,事实上食材在任何菜系中都重要。但像粤菜这样把食材放到烹饪中极高的位置,恐怕是极少的。好比我以为川菜的精髓,在于对调味的使用。并不是说其他菜系就不用调味了,更不是说川菜就只是吃他们的调味。而是川菜对调味的使用,堪称独步天下。哪怕是名菜“开水白菜”,也并非如我们粤人所想那样去表现白菜,而在于它的汤底。川人对调味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了。

且说粤菜,既然是“尊重食材”,那到底要如何尊重?

其一,在于尽可能地去表现食材的本味,所有的烹饪手段,都是为之服务的。这里的本味,要分作两元,曰味道,曰口感。诚然通过不同技法,是可以改变食材的味道与口感的,但粤菜偏偏不这么做,反倒是尽可能保证其原来的样貌。广东人最讲究“鸡有鸡味,鱼有鱼味”,即出于此。

有朋友提到,高端的食客曾以一锅热水烫熟食材待人,就是著名的“清水边炉”。我所喜爱的“松记食店”,便是个中翘楚。这种把食材做恰到好处的加工,最能体现粤菜的风貌。且此处的“加工”不仅是烫熟,而是在食材开始由人处理的那一刻起就要注意。譬如,猪润(即“猪肝”)是松记的名品,是软糯发甜的“黄沙润”。但这种品相,如果在杀猪时放血不对,那就不能获得。借用陆游的话,“汝果要学诗,功夫在诗外”。粤菜对食材的尊重是贯穿始终的,并不仅局限于烹饪一刻。

其二,在于尽可能地利用食材,甚至造成外界“凡是可食皆能入口”的印象,这一点跟历史与地理是有关的。历史上两广是“南蛮之地”,开化相对中原较晚,自然也保留了不少先民的风俗。而地理上广东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其食材丰富,应有尽有。名士屈大均所谓“使天下之食货,粤东尽有;粤东之食货,天下未尽有也”(《广东新语》),虽有夸张(如:江浙一带的许多食货我们就未能有),但大体的意思是对的。由此,虽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但“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只要能找到合适的处理方式,那就要好好利用。不得不说,这跟广东立商千载,久下外洋所形成的敢闯敢干、开放务实、灵活变通的性格,也是很有关系的。

譬如,一种动物、一种植物的各部分,都应充分利用。不同条件、年岁、状态下的动植物,也应各得其所。鸽子若是乳鸽,自然是红烧为好,以中山石岐为称;若是中等,潮汕的白鸽粥做法也不错;若是老了,兴许可以考虑用煲汤的方式处理,水鸭入汤就要特选老的。已故鬼才服装设计师亚历山大·麦昆说过,我们应该打破规则而保留传统(大意)。我想粤菜一方面保留传统技艺,如烧味制作时依然使用麦芽糖(即“甘之如饴”的“饴”),可谓古风所存;另一方面,却又推陈出新,创造出不同技法来对待不同食材。“尊重食材”的核心精神没有变,却在此最高原则下又唱念做打,可谓在柴米油盐中继往开来了。

以上两者,窃以为在任何粤菜名号下的出品,都是有所体现的。展示手法不一而足,但其精髓内核却没有改变。这也说明了,为何哪怕北京、上海等高官富商云集之处,却都难有好的粤菜食肆。皆因粤菜精髓在于食材,离了斯地怕就是巧手庖厨,也是难为“无米之炊”了。

最后谈一点我个人认为恐怕算不上“精髓”,却又多贯穿粤菜往来,尤其多见于广府菜的蕴含。应就是用食材体现的阴阳调和观念,说得玄乎点,即是“饮和食德”。

皆因岭北虽大多认为斯地炎热不敢进,恐怕还有瘴气横行,但此地炎热归炎热,四时还算是分明的。加上水网密布,汤品文化独成粤菜一景。而以汤品为代表的粤菜诸味,却又很能体现食材的互相调和,以应天时人体。这大抵可看作一种“食补”或“食疗”,若母亲是传统广东妇女,汤总是最能体现母亲关爱的。而若愿意近庖厨者,甚至会习得不少食材(或药材)之间生克的道理,起码知道什么天时、什么体质,会对应什么食材,反之亦然。医学上的君臣佐使大家不懂,但汤煲内的香气氤氲却能了然。据说广东人对中医的认可程度远高于省外,恐怕也有此文化基因罢。

拉拉杂杂之言,请方家见教。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下一篇 : 奉天承芸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