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可以改变性格吗 人的性格是否可以改变

本站作者 2024-01-23 06:57:00

环境可以改变性格吗

很多人评论一个人的时候,会很喜欢用到性格这个词。比如用“性格好还是不好”来形容一个人是否好相处。

而所谓的性格,是指一个人的心理特征的整合、统一体,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组织。

关于性格,在心理学界一直有这样的一个争论,即一个人的性格,是不是永远也不会也没有办法改变的呢?

有的人认为性格是天生的并且是不变的,

例如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在《心理学原理》一书中所提到,:“在我们大多数人中,到30岁时,这个角色——一个人的性格就像石膏一样固定下来,永远不会再次变软。”

除了实际的心理学研究之外,还有许多性格测试厂商,他们制定了自己的关于性格的理论并设计了用于测试或诊断性格的“测试”。

这些测试大多是非科学的,并且把个性描绘成一种“类型”或“类别”。许多这些组织认为“性格”和“性格类型”是两个独立的东西,认为“性格类型”是永久的,不能改变。

例如,在最近的一篇《福布斯》文章中,作者和迈尔斯-布里格斯公司的员工写道:

“是的,人的性格会改变,但性格类型不会。这听起来有点矛盾……很明显,人格不是永久的……迈尔斯-布里格斯框架和卡尔-荣格理论所理解的人格“类型”则是另一回事。‘人格类型’并不是人格的全部体现,而是一种自然倾向,即使我们的技能、能力、欲望和兴趣在我们一生中发生重大变化,这些倾向实际上也不会改变。”

这段话简单来说就是,性格和性格类型是不同的,你的性格可能会发生改变,但还是会属于这一种类型。

在国内也非常多类似的看法,例如不同的地方或者地区流行着诸如“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或者“三岁看大,四岁知老”等等谚语,认为一个人的性格从小时候就决定了,并且以后的一辈子都会是这样的性格。

那么问题来了,性格是天生的并且是不可改变吗?它会在30岁的时候固化并成为永久性的吗?是否你的性格就只能属于某种“类型”,即使“性格”改变了,“类型”也不会改变?

以下是关于性格是否可以改变的一些研究及讨论摘要:

对性格测试概念结构的研究表明,将性格构造为“类型”虽然很有趣,但却是错误的。

根据人格理论,“个性”不被视为一种“类型”,而是由五个因素或维度(外向性、亲和性、尽责性、神经质和开放性)来进行描述,在这五个因素中,一个人相对于一般人群有一个百分位的排名;

研究表明,无论您在哪五个方面的 “得分”如何,一生都会改变;

研究还表明,人格理论中的五个要素的排序,是受到一个人所处的生命中不同阶段以及他所扮演的角色的影响(如果一个角色需要更高的责任心,那么您就会有更高的责任心,直到您转换了其他角色)

研究表明,工作环境和文化可以改变您的个性;

研究表明,大约90%的人希望至少改变他们性格的某些方面,使其变得更好;

研究表明,通过设定目标和努力,你可以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性格(例如,如果你想变得更有条理,你可以这样做并且做得到);

研究表明,如果你相信自己的生活是有意义的,那么改变自己的性格就会变得更容易;

研究表明,即使是针对你个性的某一方面进行为期两周的干预,你也可以做出某种程度的改变;

研究表明,在10年的时间里,你的性格会有很大的变化。然而,即使人们能看到以前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之间的区别,人们通常也会低估他们在未来所经历的变化程度。

更加详细的研究内容和实验数据,可以通过我们文章最后面的引用的文献进行寻找并仔细阅读。

总而言之,

大量研究表明,性格(也可以称之为人格)是会改变的,并且在我们的生活中正在发生变化。

事实上,它的变化比我们自己预测的要多。此外,我们的个性并非不受环境影响的单一“类型”。相反,性格通常受到我们所处的环境和时期、我们所扮演的角色、我们周围的人(比如同伴群体等等)的影响。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吉尔伯特(Daniel Gilbert)博士认为,人们经常很难预测自己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因为他们花了很少的时间去想象自己的未来。

我们可以看到,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在偏好和观点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对未来的潜在变化却轻描淡写。

根据UCLA的Hal Hershfield博士所说,想像未来的“我”是重要的第一步。将您的“未来的自己”视为另一个人是下一步。

总之,个性格可以而且确实会改变。这种变化的方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对自己构想的未来自我的想象和努力程度。

一个人的动机,自我效能感和心理灵活性水平也将极大地影响他们概念化和实现理想的未来自我的能力。

References

Alessandri, G., Perinelli, E., Robins, R. W., Vecchione, M., & Filosa, L. (2020). Personality Trait Change at Work: Associations with Organizational Socializ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adi, S., Dehaj, H. M., & Robinson, O. (2020). Personality change goals and plans as predictors of longitudinal trait change in young adults: A replication with an Iranian sampl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103912.

Bleidorn, W., Hopwood, C., Back, M., Denissen, J., Hennecke, M., Jokela, M., ... & Roberts, B. (2020). Longitudinal Experienc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LEWAS)–A Framework for Studying Personality Change.

Harris, M. A., Brett, C. E., Johnson, W., & Deary, I. J. (2016). Personality stability from age 14 to age 77 years. Psychology and aging, 31(8), 862.

Haynie, S. (2020). Personality Isn't Permanent, Or Is It? The Answer Can Shape Your Career. Forbes.

Helson, R., & Soto, C. J. (2005). Up and down in middle age: monotonic and nonmonotonic changes in roles, status, and persona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9(2), 194.

Hershfield, H. E. (2011). Future self-continuity: How conceptions of the future self transform intertemporal choice.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1235, 30.

Hudson, N. W., & Fraley, R. C. (2015). Volitional personality trait change: Can people choose to change their personality trai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9(3), 490.

James, W. (2007). 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Vol. 1). Cosimo, Inc..

Langer, E. J. (2014). Mindfulness. Da Capo Lifelong Books.

Hudson, N. W., & Roberts, B. W. (2014). Goals to change personality traits: Concurrent links between personality traits, daily behavior, and goals to change oneself.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53, 68-83.

Ozer, D. J., & Benet-Martinez, V. (2006). Personality and the prediction of consequential outcomes. Annu. Rev. Psychol., 57, 401-421.

Quoidbach, J., Gilbert, D. T., & Wilson, T. D. (2013). The end of history illusion. science, 339(6115), 96-98.

Soto, C. J. (2015). Is happiness good for your personality? Concurrent and prospective relations of the big five with subjective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83(1), 45-55.

Stieger, M., Wepfer, S., Rüegger, D., Kowatsch, T., Roberts, B. W., & Allemand, M. (2020). Becoming More Conscientious or More Open to Experience? Effects of a Two‐Week Smartphone‐Based Intervention for Personality Change.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Suddendorf, T., Brinums, M., & Imuta, K. (2016). Shaping one's future self: The development of deliberate practice.

Wilmot, M. P., Haslam, N., Tian, J., & Ones, D. S. (2019). Direct and conceptual replications of the taxometric analysis of type a behavio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6(3), e12.

Woods, S. A., Edmonds, G. W., Hampson, S. E., & Lievens, F. (2020). How our work influences who we are: Testing a theory of vocation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over fifty year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85, 10393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