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早的浪漫诗人

本站作者 2024-11-29 17:33:00

《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楚辞”相传是由屈原开创的一种新诗体,后被宋玉及汉代的东方朔、王褒等人继承并进行了再创作,到了西汉,刘向将屈原的作品和后世继承楚辞体而创作的作品编辑成集,就形成了《楚辞》。

它开辟了中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的先河,对整个中国文化的影响非比寻常。千百年来,屈原也以其忠贞不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被文人墨客、书生士子们引为精神楷模和寄托。

《楚辞》全书由十七篇组成,分别是:《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九辩》《招魂》《大招》《惜誓》《招隐士》《七谏》《哀时命》《九怀》《九叹》《九思》。

《楚辞》的内容宏大却不失细腻,厚重中可窥灵动。从文风和内容上来说,《楚辞》包含了大量楚地方言的特色和韵脚,情感更加奔放浓厚。不管是对国家政治层面的批判,还是对楚地山川人物、历史风情、神话传说的刻画,都蕴藏着浓郁的地方性色彩。

那么,屈原是怎么什么情况下写成的《楚辞》呢?我们不妨先来介绍一下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宜昌)。芈姓,屈氏,名平,字原。

清殿本屈原像

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屈原被放逐之后,虽不能在朝中谏言,却仍然与结好的楚国大臣昭雎等人一起敦促楚王联齐抗秦。奈何此时的楚怀王,已经被贪官靳尚等人遮蔽了视听,同时秦国张仪以“献商于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无法联合抗秦。

其后秦楚战争不断,但都以楚国兵败割地告终。而合纵抗秦之事虽有屈原一派不断敦促,但楚怀王举棋不定的性格和朝堂中被秦国收买的贵族政治力量让多次在成功之际的结盟被秦国瓦解。

最终,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屈子行吟图

屈原人生经历之种种在《楚辞》中均有所体现。如《离骚》上半部以草木美人自比,自述身世经历,认为自己具备内在高尚的品德(内美),同时也在修养外在的才能(修能)。然而,自己却遭人诽谤,被迫去国离乡。

下半部以男性视角,于天国寻侣,三求美人而不得,即使内心矛盾苦闷,仍无济于事。于是,求神问卜四下穷游,及至空又恋故土,离之不忍,归之不得,徘徊久矣,只有一死以自明。

美好的出身,高洁的志向,奸佞的排挤,家国的哀思,屈原用艺术化的手法展现出的一连串场景,把他那种郁郁不得志的苦闷与对国家一步步由盛转衰的悲愤表达得淋漓尽致。

除去对楚国政治面貌的刻画,对自身身世经历的概述,对政治抱负的抒发,《楚辞》中也不乏对自然的发问,对地域风俗的客观记叙。

《天问》中,屈子抛却政治负担,转向对大千世界的思索。全篇一百七十余问,均是有问无答。从天地分离、晦明变化、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一直问到神话传说乃至圣贤凶顽和治乱兴衰等历史故事。

屈原对于神秘大千世界的连问,和对传统观念的质疑,正应了那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勇于求索,敢于发问的精神。

《九歌》是由十一篇而成的组诗,其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颇具浪漫主义色彩,融天神、地神、人神为一体,祭祀、歌舞、唱词合而为一,为后世研究楚地人民的祭祀文化特征提供了宝贵的文献基础。

《楚辞》对于中国文学非同寻常的意义在于,在几千年的文学发展过程中,以其浪漫主义的想象,对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等文学领域都有卓越的影响。尤其是其中的对偶句,直接促使了后世汉赋骈文的形成。

《楚辞》虽然是千年前的作品,但字里行间蕴藏的勇于求索的精神、殉国自清的态度、草木佳人的喻托、悲秋伤逝的传统,刻在了中华文化,乃至中华民族的血液中。

屈原的政治理想虽然落空了,但屈子为国家建言献策,“九死其犹未悔”的品格,一直被后世奉为楷模。这是《楚辞》和屈原,带给华夏民族的精神史诗。

【名家评论】

怀疑自遂古之初,直至百物之琐末,放言无惮,为前人所不敢言。

——鲁迅

郭沫若译《屈原赋今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

梅桐生著《楚辞入门》,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

a楚辞此篇内容在:楚辭卷第一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下一篇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