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字宋体怎么写(初入旧体诗写作指南)
一、初入即入:马上就可以写标准的格律诗句
二、平仄押韵很普通:日常说话本就有平仄及自己删字简化韵书
三、马上学写整首诗:小改前人的作品
四、全面一点的了解:看一本薄的格律书,导读王力《诗词格律》
五、进阶:专业点的诗词写作和欣赏,及其阅读书籍列表
六、层次和类型:大家和名家,学院派和创作派
七、附录一:以诗句记常见的入声字(且现在为平声的部分)
王力《诗词格律》一共才一百多页。只看前60页即可,其他先不看。前六十页主要讲格律诗的格式,可以说,诗的格律就是词的格律,所以先反复看这六十页,一通百通。具体反复看哪些段落,本章介绍。
其实随便看一本诗词格律都可以。只是有些书说得太细,太多,反而会让初学者觉得庞大,本来就只有几个简单规则却望而止步。就像你拿一本薄冰《英语语法》想入门英语一样——五六百多页,对于初学者来说毫不实际,也无法下手。
先看看《诗词格律的》章节。
第一章,主要一些基本问题,什么是押韵,平仄,对仗。
第五页说到现在有些方言还保留入声体系,典型的比如粤语,如果用粤语读“月色落佛屋”,是很难受的,因为全是入声,读起来憋得慌,入声其实不是声调,而是短促的音。现在大家比较难处理的这类入声字——现在是平声的入声字,比如一、独、读、石、国等等这类字。按照现韵,本来应该是平声,而在古代他们是入声,所以实际上是仄声。而现在是仄声的入声好处理比如沐,反正押韵都是压平声为主,所以仄声可以先不记韵部,不需要像平声那样:一东,二冬。不过,入声不用着急,因为现在是平声的入声字并不多,特别是常见字,算起来大概三四百个字。最最常见的字大概才几十个字,比如一,读、独、石、学、达、发、白、国、席、绝等等。
单纯创作来说,没必要去过多了解平仄发音的技术方面问题。
前两章建议大家买本韵书看看。因为,这章说到一个问题,第七、八页讲到现在有些字在古代可平可仄,比如忘、看、望、过等等,意义有些相同,有些有差异。诗句“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忘。” 这个“忘”和“香”押韵,同是下平七阳韵字,而“忘”字还是去声二十三漾的字。你不知道的话,容易误解他人诗词的格律。有本韵书在,翻翻看,可以了解了解这些。
这些格式,熟能成巧,看多用多自然就熟悉起来。古代那么落后,没有现代音标拼音的情况下都那么多诗人,对于现代人应该更容易,这个不是什么难的东西。
如果想详细了解,甚至想知道古代人到底怎么说话的可以看看音韵学和语言学方面的书,当然,现在社会还有视频可以看可以听,在优酷上搜“中古音、唐代拟音”等等可以找到,听听唐代人说话啥样的——很难听。。美感全无,呵~ 比如:
第二章,这章是核心。
古代有很多种诗,我们说的唐诗,也包括很多种类,唐代也有古体诗,大体可以说是古代自由体诗。但是现在说旧体诗写作的时候,往往是指格律诗,所谓格律就是规则的意思。就是大家说的什么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这样的格式,除了平仄这种声调上的格式外,还有一些基本规则,包括多句组合形成整首诗的规则,包括单句用字规则、两句间的规则等等。基础的规则并不多,大概如下:
首先,是诗句的种类,也就是有多少种句式,共四种基础句式,这可以看做所有格律诗词的基础句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这是五言的,七言也是一样,只需要在前面加两个字即可。五言前面是平平的就加仄仄,仄仄的就加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这四种句式,除了“平平仄仄平”外,其他句式第一个字可平可仄,比如“仄仄仄平平”可以是“平仄仄平平”,可以表达为“X仄仄平平”。七言也是,不但如此(七言后五个字是五言格式),七言的第一个字,四种格式,全部可以换,可以平可以仄。 比如X仄X仄仄平平。
从一般写作来说,两句的第一个能不同声调更好。还有说,奇数句末字,能多用几个声调更好,比如在第一句末字,用了上声,第三句能用去声或者入声更好。
押韵主要是指偶数句押韵。同时,每句都可以作为第一句。所以当把一个平字结尾的句式作为第一句,那么因为第二句一定是平,因为是韵脚,是要押韵的,所以一定是平,那么这个平就是要和第一句押韵。这种情况,五言用平字结尾的句式作为第一句的情况少一些,大概因为五言字数少,这么短就押韵,容易有打油的感觉。而七言,因为七个字,长了一点,所以第一句尾用平声的就比较多,毕竟字多,太长不押韵容易丢韵,感觉不到连贯了,所以七言第一句押韵听起来比较和谐。不能第一句式平声结尾而不押韵。如果这样,第一句一定要押韵,不能用了平声而不押韵。
一般押韵,不押同音字,比如杨阳。这个在古代大概可以理解为反切相同的字(比如“杨、阳”(现代同,古代同);“佳、街”(现代不同,古代同),同是古膎切,反切可以理解为古代音标,反切用来注音的两个字可以大致理解成第一个字声母第二个韵母加声调)。另外,即便有两个字在古代不是同音字,而现在是,我们也不太合适用于现在写作。但,古代是同音字而现代不是同音字的,一般也无所谓。
一首诗内同类字意的一般尽量不重复,比如花和芳、华。
其次,就是单句组合成整首诗的格式,叫粘对规则。第28也说得很清楚,知道了这个规则,只要有第一句,后面所有句都可以写出来,并且可以写多少句都可以。比如说,如果第一句是“仄仄平平仄”,那么第二句肯定是“平平仄仄平”,第三句则肯定是“平平平仄仄”,第四句就是“仄仄仄平平”。这个要详细看。
还说到了,一些在基础之上有小变化的格式,比如平平仄平仄。以及诗病和拗救。
其实诗病,历代有很多阐发,大部分过于琐碎,而且有些并无所谓。所以入门时注意基本几个比较明显的诗病即可。
拗救,就是对不太符合格式的句子,为保证声韵和谐而对诗句做声调用字的微调。这种微调在古代用得很多,比较公认的,就形成了一种小规则。但是对拗和救,不少后代诗人学者有不同意见和看法。所以太细的没必要在意。
还有,一首诗,如果不是自己特意,那么不要有重复的字,一句中尽量不要有同一个韵部的字。
在第31页开始的几页。第38也的“(七)所谓“一三五不论””不用看,不用管。
第四节 是对仗。这个满重要。因为这是写诗一种有益的表现手法,也是律诗一种很重要的格式,在律诗里,对仗有比较规范的要求。这方面例子可以看看《笠翁对韵》,熟悉一下,但《笠翁对韵》毕竟古老单调,不太合适现代直接使用。
律诗中间所有联都要对仗。
古体诗,也就是古代格律诗之外的诗,大致可以理解为古代自由体诗。可以不去看。
诗的基本格律就这么多。这本书之后的词律,就是这些诗的基础格式上演变的,当你熟悉格律后,所有格律都一样,都可以马上写成。当然,你诗好,不代表就能把词也写好,毕竟风格不同,不是技术问题。
入世才能出世,熟悉规则才能超越规则。旧体诗也是,基础的东西并不是什么难的事情,多练习一下就会熟悉起来。熟悉后,到一定层次就可以不再刻意遵守任何规则。唐代大诗人们,经常如此。
要深入一点,专业一点,可以看我文章的下一章。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