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不可摧的北京学区房

本站作者 2024-02-27 17:08:00

学区房的说说

01

由于儿子的就业目标地是北京,所以这些日子我一直在关注北京的房价。

虽然口袋里并没有几个钱,但这并不影响我去关心。

我在手机上关注了很多和房产有关的博主,天天看他们在那儿说着互相矛盾甚至自相矛盾的观点。

看得多了,平台就不断推送类似的内容。

于是,我又关注了许多在北京买了房或正在买房的人们。

通过他们,我也看到了北京房市中的众生相。

02

在北京给孩子买房,买不买学区房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因为给孩子买房的目的是为了让他立业成家,而成家后他们就会生小孩,生了小孩就得考虑上学的问题。

北京的房价好贵,北京的学区房当然更贵。

对于手里钱不多的家庭来说,想买个非学区房都费劲,当然也就不会考虑学区的问题。

而对于那些不差钱的主儿,当然是既买贵的,又买对的,房屋的品质、地段、学区都要好才行。

心里最纠结的,是那些勉强能上车,只能在非学区品质较好的房子和是学区但品质较差的房子二选一的人。

比如昨天我就刷到,有一个家庭用掉六个钱包以及他们毕生的积蓄,花了大几百万买了一套学区不错的“老破小”。

在评论区,对于花大价钱买这样的学区房值不值,网友们又吵翻了。

03

对于学区房,我一直有一个执念,就是觉得单单从提高孩子成绩的角度来说,其实作用并不大。

有人说买了学区房,孩子就一只脚踏进了重点大学的门槛,这样的想法未免过于乐观。

学区房只不过是能够让孩子上学区内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即优质小学和优质初中。

想上优质的高中,还得要考,只要孩子优秀,在其他地方也能考上。

如果孩子不优秀,在学区内也考不上。

当然,学区内可能分配的名额会更多一些。

而那些著名的高中之所以高考成绩优异,也并不是因为老师的教学水平真的比其他学校高好多,而是因为学生的素质比其他学校高好多。

几乎每一个视考清北如探囊取物的学校,其招生时都是在“掐尖”,把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好苗子都招到了自己学校。

而且,在学校里还要分成实验班和普通班,那些耀眼的高考成绩,大多都是实验班的那些尖子生取得的。

普通资质的孩子就算慕名而来,花大成本进入了这样的学校,也只是充当了分母。

04

我始终觉得,影响孩子成绩的第一因素是先天的智商,第二因素是后天的习惯,第三因素才是学校。

前两年有一个著名的梗,说是北京昌平二中回龙观分校,本来是一所很普通的学校,但后来学校附近的小区聚集了大量的程序员,他们的孩子上学后,使得该校的高考成绩越来越好。

以至于有人调侃说,“牛逼的家长买学区房,牛逼的娃把自己房子考成学区房”。

事情也许有些夸张,但总体上道理不错。

在很多城市都呈现类似的特点,高学历人口聚集的地方,学校也会越来越好。

海淀的基础教育之所以特别厉害,不就是因为那里聚集了大量的考二代、考三代么!

重点学校最大的优势,其实是由于好学生多,管理措施更容易得到落实,学习氛围也会更好。

所以理智一点说,让孩子去重点学校,只是给他找了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你可能会说,重点学校除了学生好,老师的水平也高。

确实,越是重点学校越财大气粗,越能招聘到优秀的教师。

但一般情况下,只要是合格的老师,教我们的孩子都足够了。

更不用说,名校的高水平老师一般都会分配给实验班。

如果孩子不优秀,就算进入了名校,也只会进入普通班,也都是相对普通的老师在教。

05

当然,学区房还有一个比较大的特点,就是其突出的金融属性。

很多人花大价钱买了学区房,孩子用完名额考上了心仪的大学,然后把房子卖了,发现还能赚一大笔。

不过,这是在房价上涨周期才能出现的事情。

以后还会不会这样,很难说。

比如我前面提到的那套房子,已经比最高点跌了200多万。

考虑到人口出生率下降,学区划分的政策性不稳定因素等,学区房也不是没有砸到自己手里的可能。

不过说句实在话,那些具有学区的“老破小”一般地理位置都非常好,周围环境非常宜居。

如果不嫌弃楼老且贵,在那儿住其实也挺好。

至于有人说,住好的学区上好的学校,有一帮优秀的同学,那是自己一辈子的人脉,这也不一定靠谱。

不管哪所学校将来都会出现混得风生水起的牛人,但作为他的同学,想让他成为自己的人脉,必须自己也牛才行。

而你自己牛的话,不论出身是哪儿,都会人脉充足。

自己不行,指望自己的小学或初中同学混得不错,用处不大。

06

如果房子所在学区的学校,里面的学生天天打架斗殴抽烟喝酒,根本无心学习,这样的房子不能买。

只要一所学校的管理没问题,学生的学风没问题,孩子的成绩好坏取决于自身条件和家庭教育,不用去找外部原因。

所以,我对将来的最大期盼,是儿子能生一个资质好一点的孙子。

如果他的资质不好,那么就培养他好的习惯。

反正,我不会把孩子的成绩寄托在学区房上面。

就算将来买了那样的房子,我也是看中了那里的生活便利,而不仅是因为孩子上学。

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以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视角看教育,解答青少年和家长的教育困惑。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