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不同的说说(遇到观点不同的人,怎样说服自己不去和别人争论)
在工作或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和别人有不同意见的时候,每逢这个时候你是选择争辩到底?还是选择沉默不语呢?
其实这主要取决于对方是否与你在同一个认知层次上,不在一个层次上,争辩也是无端的浪费时间而已。
1、层次不同的人,看到的世界也是不一样的。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位妈妈,带着未成年的女儿逛街,逛街回来,女儿画了一幅《陪妈妈逛街》,妈妈拿过女儿的画,瞪眼一看,却懵了:画上,没有车水马龙,没有高楼大厦,更没有蓝天白云,只有一根又一根的,奇怪的柱子,女儿到底画的是什么,这位妈妈再仔细端详,才突然醒过神来,女儿画的,是一条条人腿
原来,女儿年幼,个头不高,被母亲牵着手,映入眼帘的只是无数成年人的大腿,摆来动去地遮住视线。
又好比,两个人都在爬山,一个人到了山顶,另一个还在山腰,到了山顶的人就喊:快看,是大海,还在山腰的人则一脸懵:明明前面是一棵树。
这说明,层次不同的人,看到的世界也是不一样的,自然难以交流。
2、争辩无用
卡耐基在自己的一本著作中,分享过一个故事:在宴会上,坐在他右边的一位男士讲了个笑话,这个笑话里面引用了一句话,并解释这这句话来自《圣经》。
卡耐基指出,那句话是来自莎士比亚的某部作品,两人各执己见,争论不休,于是,卡耐基带着这个问题,去问另一个对莎士比亚著作十分熟悉的朋友。
这位朋友听后,用脚在桌底碰了碰卡耐基,然后赞同了那位男子的观点,表示那句话是出自《圣经》。
在回去的路上,卡耐基十分不解地问那位朋友,为什么要“偏袒”错误的一方,朋友说,指出他的错误,会让他丢脸,而且他也没问别人意见,也没必要和他顶嘴,和人面对面地对着干是不明智的。
卡耐基听后深以为然,并得出结论,在争论中获胜的唯一方式,就是避免争论。
因为争论中是没有赢家的,只会让双方比之前更加坚持自身立场,就算你在争论中处于上风的位置,但对方的自尊一旦受到伤害,就会心生怨恨。
普通的争论尚且这么损耗心力,一旦争论的对象不是和自己同一层次的人,就更是浪费自己的人生,毫无意义。
3、不是所有人都配的上你的解释
林肯先生,在对要不要与人争辩这个问题上,说过一段很著名的话:任何决心有所成就的人,决不肯在私人争辩中耗费时间,争辩的结果,包括发脾气,失去自制,其后果是难以让人承担得起的。
与其跟狗争辩,被它咬一口,倒不如让它先走,否则就算宰了它,也治不好你被咬的伤疤,虽说这里随便把人比作狗有些不礼貌,但事实就是如此,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你去争辩和解释。
不多说,才是最好的反击,以及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曾经看到一条新闻:一家火锅店内,一个男子对服务员大吼大叫,隔壁桌的受到打扰后,瞟了男子一眼,男子看了有些不舒服,开始骂骂咧咧。
隔壁桌的觉得自己是被打扰的一方,什么都没说,对方倒是出言不逊,心有不服,就争论了几句,最终双方大打出手,都受了伤。
生活有些飞来横祸躲无可躲,但有一些伤害,是可以靠少说话去避免的。
不争辩,不多说,不是懦弱,而是明白人与人之间认知的差距,不是可以靠语言能衔接的,因为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人与人之间隔着很多堵墙,我说话你不是听不清,而是听不懂,我就没有必要费心思翻过墙,来到你的世界,再多说几遍。
也开始懂得,与其争辩,不如“争冠”,逞口舌之快不算什么本事,过好自己的生活才是重点。
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这样的场景:你说喜欢自己工作的氛围和前景,别人说还不是挣不到几个钱;你说结婚急不得将就不得,别人说再不抓紧就没人要了;你说生活要有仪式感,别人说普通百姓瞎讲究......
4、三观不同,不必强融
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一书中,面对种种不良揣测的盖茨比,曾经说过一段话:我年纪还轻阅历尚浅的时候,父亲曾经给过我一句忠告:每当你想批评别人的时候,你要记住,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拥有你所拥有的那些优越的条件。
这些话或许有些自视甚高,但未必不可以,当做自己避免争辩的座右铭,因为每个人的三观不同,对同一件事的衡量标准也各有差异,“懂得”原本就属于稀罕之物。
最后:
碰到层次不同的人,我们不必刻意相融,也不必试图去改变对方,只需待在各自的圈层内,结交一些气味相投、有着相同价值观的人,这样的人生,完全足矣,毕竟有些话,只该说给懂的人听,才有意义。
看到最后的你记得给我一个赞啊~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