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束缚的人生(我愿意/不愿意过没有约束的人生)

本站作者 2023-04-03 21:56:00

没有束缚的人生

正方:中山大学 我愿意过没有约束的人生

反方:武汉大学 我不愿意过没有约束的人生

正方立论

定义:我:整个人类群体;没有约束:以没有约束为奋斗目标(类比:没有绝对的完美,但是要追求完美);愿意:言行是否一致。

论点:人普遍希望摆脱束缚(微信聊天摆脱时空约束、交通工具摆脱距离约束等例子)

切割:约束本身没有价值,突破约束背后得到的东西才有价值

我的反驳:

1.对方今天的讨论要站在一个普世的视角来看,这点我方同意,可是我方不赞同对方认为摆脱束缚是人的普遍意愿的观点。我们都知道国家是统治阶级管理被统治阶级的工具,因此统治阶级自然是希望约束越多越好,就能更好的统治国家,而这些约束作用在被统治阶级身上,被统治阶级自然是希望摆脱约束。不同人有不同的期待,对方的论点不成立。

2.其次,对方今天只是在论证约束减少的社会是什么样子,可是辩题让对方讨论的应该是没有约束是什么样子,这是两种不同的情境,减少和完全没有在程度上有区别。减少可能是一个整体中少去了一两个项,没有则意味着整体等于零,完全消失、不存在。比如法律减少的社会可能是废除了死刑或几项条文,而没有法律的社会则是一切的法律条文都失去了效力,人们的行为完全不受约束,所以“减少”和“完全没有”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情境。对方的讨论脱离辩题。

反方立论

1.无约束→无欲望/期待→无快乐→不愿意(欲望/期待=约束)

2.无约束→无实现期待的过程→五快乐→不愿意(过程=约束)

3.无约束→侵犯他人自由→不道德→不愿意(无约束→侵犯自由)

我的质询:

1、对人的影响不同,前者是阻碍,后者是促进 2、性质不同,前者是客观,后者是主观

请问对方同学,约束和目标是一个概念吗

→马丁路德金想要实现“人人生而平等的梦想”,这是他要达成的目标还是他的约束?

→如果这也是约束的话,那这个平权的目标和当时的社会歧视黑人的风俗、价值观念对他实现梦想的阻碍有什么区别?

结:所以目标不等同于约束,两者对人影响不同,约束是阻碍人前进,而目标是让人突破阻碍和约束的动力。

我的反驳:约束和目标在性质上也是不同的。目标是人心中的期待,他可以自由的选择甚至随时改变。而约束是需要你努力去克服的,不是起心动念就可以改变的。比如说我原来的目标是跑的和奥运冠军一样快,但是由于受到身体结构的客观约束,我无法做到,于是我根据实际情况改变了我的目标。所以约束的属性是客观,是无法改变的,而目标的属性是主观,是我自己可以控制的。所以,两者不是一个概念。

正方质询

1、无法说出没有约束的准确状态是什么,所以只能说不断地趋近没有约束的状态

2.约束越多越幸福?

3.什么程度才幸福?

反方陈词

1、回应快乐的界限:用实心圆和空心圆作类比—没有约束就是想要的和想象中的东西重合,没有空心的部分(期许)就不会有快乐(回到第一个论点)

2、反驳对方:没有约束不是整个人类的追求

反驳正方的论点,用拳击比赛的例子(强者希望约束越少越好,弱者反之),不同社会的例子(乱世时约法三章即可,治世时需要完整的法律,约束会越来越多)

正方驳论

1、完全没有束缚的世界是难以想象的

2、人的快乐来自欲望的满足,但欲望不是恒定不变的,所以“同心圆不变原理”不成立。

个人认为这个反驳只能起到削弱作用:只攻击到人不能获得持续性的快乐,而不是人不能获得快乐。但是也能说明,按照对方的机理,即使没有约束也能活得快乐,因为束缚减少后欲望得到满足,但是欲望会增长,仍然会和现实产生落差。

反方驳论

1、回应什么是约束,是起心动念和实现愿念之间的过程

(到这里,反方和正方已经达成一致,即“约束其实是一种目标和现状之间的阻碍”。)

3、没有约束的人生是没有体验的(目的是反驳对方“没有约束的状态想象不出来”,于是反方描绘了没有约束是什么状态:心想事成,一切都可以由自己的主观意志决定,但是个人认为铺设的情境不是很吸引人。既然都能心想事成了,为什么没有约束还让人不快乐?反方说是因为这个过程没有体验,但是一定要有体验才能感受到幸福吗?如果想要什么马上就能得到什么,就算没有体验这个得到的过程,我觉得也挺幸福的)

原因在于,不一定经历过程才能带来幸福。如果可以不用体会寒窗十年苦读这个痛苦的过程就可以获取功名,享受到一日看遍长安花的快乐,为什么不是幸福的。

正方驳论

1、反驳过程才能带来过程(追女生、获得知识)

2、对方错把追求的东西当作束缚,我们追求想要的是约束背后的东西,不是约束

(这是正方立论中提到的,正方应该是预计到反方会给约束附加价值,比如“突破约束的成就感”,所以正方这里做的切割就是人追求的约束背后的价值,不是约束本身。)

反方驳论

1、不想要约束就代表不想为过程努力,背后的价值观是怂

2、对方逃避论证义务,要论证没有约束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3、破除了一个约束还有另一个约束→没有追求的东西

正方申论

1、继续用“完美”做类比→没有约束无法达到→己方只需要论证到不断逼近约束的状态

2、目标和想要的东西是一样的,那不叫约束;约束是追求目标中的不得以

3、价值:不排除约束,人类无法进步

反方申论

1、欲望才是约束。(例:辩论赛想赢这个欲望才是约束)→没有约束就没有想要的东西

2、描绘完全没有约束的世界:生理、逻辑、道德、法律四方面的约束→客观世界不复存在

正方申论

1、完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对方的论点也无法讨论→拉到对方讨论现实语境

2、继续解释为什么欲念不是约束(高级玩家的例子)

3、价值:破除不必要的约束,更好地追求想要的背后的价值(例:白领可以不用攒钱买房就能享受福利)

反方申论

没有约束→无法确立自我

正方驳论

1、只讨论现实语境,否则就脱离了辩题

无限制的生活人就不是人了→脱离辩题讨论的“人生”这个情境→对方的前提不成立

2、价值:人的进步就是不断在突破约束

3、问对方约束少到什么程度才会对人类造成伤害

反方申论

1、不是所有人都想要束缚越来越少

2、就说因为人类越进步,束缚才要越来越多(一方面束缚的减少,需要付出另一方面束缚的增大为代价)

(这段陈词很好,既化解己方危机:我们追求的不是约束越多越好,而是一种动态的平衡。我们突破一些约束的同时,又在其他方面增加约束。而且顺手攻击了正方的立论:人类没有一直在突破约束,没有一直在趋近一个没有约束的世界)

3、过无约束的人生“我”爽了,可其他人在无间地狱啊。(愿意不愿意的判断还必须包含对社会责任的考量)

正方质询

问一些实例,为什么人类要发明微信,为什么不再想回到茹毛饮血的时代

反方给的回应也很精彩,第一,这不是普遍的人类选择,有的人不喜欢这些约束有的人喜欢;第二,这两种做法人们去除了约束也带来了新的约束

反方申论

陈铭:解释为什么有了目标之后就有约束

袁丁:继续阐释一遍己方论点,(第二点自己爽了但是对他人是灾难因为时间原因没有展开,我觉得这应该是反方价值观上高于对方的地方)

正方总结陈词

1、目标不是约束,阻碍达成目标的东西才是约束

2、回应刚才对方的接质,就拿对方的有人吃生鱼片、有人不想用微信来做个比较,即使是有约束,这种约束相比于飞鸽传书茹毛饮血还是少的,因此人类的发展还是在不断地排除约束

反方总结陈词

1、既定的目标是约束,目标不是欲望

(个人觉得这里没有陈铭阐述得好,这里没有向观众解释为什么目标是约束,而陈铭做了解释:因为目标背后有欲望,这个是一种约束,并且铺设了辩论比赛要赢的情境。)

2、对方举的约束不好的例子不普适

3、顺着对方的论讲:人类的进步是约束带来的,正是有亲情的约束才想打破时空的约束

4、完全没有约束的人生是完全主观、没有客观的人生,向观众具体展示了两种情景:求学情境和小说中拥有这种功能的人的经历

个人认为这个价值辩论武大赢在诠释铺陈,并且直接攻击到了正方立论的前提“完全没有约束的状态想象不出来”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