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适合的工作说说怎么发(感觉现在工作很不适合自己)
作为一名拥有21年跨行业管理咨询经验的职业规划师,我的客户许函予(已化名),也是一个头脑聪明、个性爽朗的东北女孩,双一流大学药理学专业硕士毕业,目前在一家有名的药企从事产品经理的工作。
来咨询是因为生涯计划一团糟,来访时她滔滔不绝地说着,思绪如万马奔腾,天马行空地进行着,在她的话语中,没有明显的形式同样的名词,意义转来转去,在不同的脉络中有不同的解释。
有时她对生涯有清晰的立场,这种态度转眼又忽焉即逝。说白了,她觉得这份长达3年的工作根本不适合自己。
你是否也曾经感觉过“现在的工作根本不适合自己或和自己的特质不匹配”?其实这么多年的咨询工作中,我发现像函予这样的客户非常多,有时即使能力满足需求,也会产生隐形不匹配。
不匹配用于表示“人才需求与供给不相匹配的状态”,“本人的能力与安排的职位不合适,从而动力降低“等。
对于个人的职业生涯来说,自己与工作是否协调(一致性/一致的状况)非常重要。其中,最基础的是业务所需能力与自己所拥有的能力是否一致。
业务所需能力、内容具有宽度以及级别、指向性。与此相对,自己所持有的能力、经验也有宽度以及级别、指向性。
这里所说的指向性是指,优先选择的价值轴的倾向,或者无形中的习性。
Vin总结一般不匹配可以分为3种模式:
1、自己的能力、经验的宽度、级别不足,无法完成工作任务,不过指向性一致。
2、自己有一定的经验、能力,但是与需求有偏差,并且指向性也不一致,无法完成工作任务,也有违和感。
3、自己的能力、经验的宽度、级别足够,并且超过工作要求范围,完全能够完成业务。但是,因为指向性不一致,所以某些地方会有违和感。
前期咨询诊断后,函予的情况属于第三点,指向性不一致,产生违和感,从而动力不够,一直有想要换工作的想法。
职业中长期其实应警惕的是这种“大“的不协调。
— 1 —
自身能力与岗位要求不匹配是导致动机下降的原因之一。但这或许只是较小的不协调。
比如,人的能力和资质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固定、自如。被安排到设想以外的部门,被交付设想以外的工作而开发出设想以外的自己,这是发生在很多人身上的事情。实际上,些许不匹配的安排也会成为开发未知能力的机会。
在中长期的职业生涯中应该警惕的是“大的不协调”。大的不协调是指,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强的天性、根本价值观与整体工作环境、商业社会的不协调。正是这种违和感、分歧才让自己越来越苦闷。
而且这种不协调在35岁以后会越来越显著。在这个年龄段,生活中需要守护的东西越来越多,而且不能简单地换工作,所以违和感无法轻易地消除。
即使自己的能力能胜任工作,内心深处也会留有抵触,对身心造成不良影响;但是,为了生活不得不继续走,谁都会出现这样的不协调。
我在咨询中听过很多人的真心话:
金融行业的一位女性管理者说:“成为女性管理者后,我想将女性的柔和想法融入商业中,但结果却让我深切地感受到商场如战场;除了要足智多谋、擅长政治周旋,还需要终日考虑业务达成策略。这样的工作任务完全与我个人特质、价值观相违背。如果一位有能力的女性不想成为管理者,那或许不是她的意愿问题,有可能因为她从根本上感到了违和。”
互联网行业的一位程序员客户说:“整天盯着电脑屏幕,做搬砖补修BUG的工作,感觉自己的工作丝毫没有人气,工作时间长家里照顾不到,有时肩颈隐隐作痛还要忍痛工作,年轻的时候感觉很刺激,但现在自己觉得自己不像一个正常人。”
在30岁以后容易陷入严重不协调的人恰是那种有能力、认真、工作目的明确的人。
这些人正因为有能力,所以能按照组织的要求一次次地“完成工作“,会受到周围人的好评,不断得到成长。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发现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价值观与组织之间有很大的偏差,由此产生苦恼。
— 2 —
那么,该如何解决呢?
咨询中, 我邀请她在10个可能考虑的职业中我们激荡出10个生涯建构,这样慢慢有一个雏形出现。通过建立一个结构性的晤谈,我们可以自由交谈,讨论不同的主题也可深入一个论点。
在讨论的过程中,明显发现客户的视野打开了,注意焦点集中了,模糊的概念也会得到澄清。进一步看,客户也能意识到己形成认知建构的方式。
函予呈现的结果可以归结成一个大类别和两个类别,当中还看得出有一个中间类别。问题出在这个大类别和两个小类别之间的冲突。
在审慎推敲的过程中,函予自己看到了冲突的全貌。从大类别看,她知道她要的是什么;从小类别看,她也恍然大悟。两者交叉,她所用的词汇解释又不同了。在这两者之间摆荡,她试着去统整一些思考,却是徒劳无功。
我带着她继续探索。
“就从这一群观点出发,你怎么样去看你的职业?你愿意过怎样的生活?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从这些问句看,所谓的练,是一种对“观点”的发号令。
一旦客户掌握控制,他就能从一个观点想到另一个相对的观点。用这种方式,函予会有意识的注意相异点,也注意相同点,甚至注意两者之间可能搭起的桥梁。这种支配能力一旦形成,我们就可以一起讨论这些意义在她的生命当中是如何形成的。
大类别包括的积极建构有;“想象力”、“创意”、“刺激”、“有意义”、“自由、宽广”“丰富、挑战”、“重要”以及“觉得有用”能够满足这些特质的领域十分广泛。
这个大类别来自她的经验;她在过去就一向是开朗的聪明的、想象力丰富的。她喜欢理论与研究,善用脑力。偏好学术或研究的职业领域,像经济学家、生物学家和法政学家。
两个小类别包括的特质有:“奉献自己”、“直接的个人服务”“和人有情绪的涉入”“有更多的贡献”以及“长期帮助别人”等。
这个类别主要来自她的观察,还有来自她父母的期待与理想。她父母的职业都是传统标准的助人行业。这个部分偏好医学、护理与特殊教育的职业领域。
虽然,她同意也羡慕自己具有“专家特性”的特质,但却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当她想象活在父母亲的道德规约中,又觉得处处受限,心有未甘。
她开始思索一些严肃的看法,在我的协助之下也提出一些有意思的问题例如:“经济学家就不能帮助人了吗?经济学家怎样才能对人类有贡献?如果理论太抽象,就不能发展出实用性高、贡献大的理论吗?作为经济学家、生物学家和法政学家,怎样才能让自己感觉有效用,有意义?”
这种质疑的技术,有一小部分是要增加她的探索,有一小部分是想软化或松绑意义的内涵,让折中的桥梁能在对立的图式之间搭建起来;最主要的,是对函予的未来画上一个大问号。质疑是培养行动态度的重要前奏曲。
Vin经常说,当一个人在低头观察事务时,常常会见不见林,所谓:“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当一个人在有所行事时,往往又会意孤行,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而视野需要拉大,迷惑需要旁观者指点,这就是作为咨询师的意义所在。
在决策框架中,经过视野的调整(对立观点的整合),疑惑的澄清,她的冲突逐渐弥合。
心境解脱之后,函予开始了一连串的行动,例如她试着以不同的方式研习学科,和不同的人谈他们的工作,自已去尝试新的机会等等。
她偶尔会给我发信息,分享她最近做了些什么,尝试了什么新东西,学到了些什么,怎样才能更好的去面对职业。
Vin在此深深感觉到,函予在脱困之后最明显的改变是她散发出内在的热情和内驱力。除了这些改变之外,还有对自己、对决定、对计划、行动的一份自主与肯定。
最后的话:
如果你也和函予一样,正为和自身不匹配而感到烦恼,那该如何应对?Vin给到以上四点建议:
1、 发展兴趣
2、 内部转岗
3、 职业转型
4、 培养个人商业模式
最后,送上罗伯特·安东尼的那句话: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不是变得更好或更坏,而是变得更像我们自己。
职场有困惑,欢迎你来和我 @职业规划师Vin 聊一聊!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