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学生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骂老师【精选】
第一句话修改一下。不一定是为了装X,也可能是别的原因,第一波定性了还是不太好。不过表面诉求基本都是为了发泄情绪。
这种问题其实很好处理,因为小孩子想法比较简单,很多时候只是冲动行事。你给他一点时间冷静一下,他自然就没事了。相反你要是硬钢,你哪儿比得过年轻气盛的小青年。
我就遇到过。
我当时是挺火大的,但是我很克制,那一瞬间我扫过他挑衅的眼神,看到其他同学惊讶、看热闹、想起哄等状态。我就知道这事儿我处理不好我就别想在这个班好好教书了。
我先问了一句,为什么?
他立马蒙了,他可能预想到了我会骂他,或者把他搞到教导处去,但是他没想到我会问为什么。
我重复了一边,为什么说我是傻逼?
他硬顶了一句什么我忘了,大概就是我就是要骂你傻逼。
我继续追问,是我课教的不好吗?还是我讲的题不对?或者我批评你上课不听课,影响其他同学批评的不对?如果是我的问题,我们可以以更加文明友好的方式商量解决,而不是指着对方骂傻逼。
说到这里我看到大部分同学已经从看热闹当中醒过来,并且开始思考我的话。而骂人者基本开始手足无措
我接着说的,我知道你只是想表达被老师批评的不满意,可能觉得老师伤害了你的自尊心。但是老师只是叫了你的名字,并要求你遵守上课的纪律,这个要求并不高。同时我批评的也只是你的行为,没有对你进行人身攻击,更没有侮辱你的人格。可以说是给与你充分的尊重了,所以请你也尊重一下我。
稍微停顿,骂人的同学已经偃旗息鼓。不再追究,继续上课。
已经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我们的新知识。
下课之后他过来跟我道歉,我的语气也很柔和,抓住机会小小的灌输了一点德育,并且分析了一下他的学习情况,给他指了一条进步之路,完美解决。
—————————————————
知乎小透明居然一千多赞了,不敢信。我是个90后的小学男老师,和很多老老师不太一样,我对学生的看法可能比起十年前有了一些改变。同样的,现在的学生比起十年前的变化也是非常大的,学生在适应老师,老师也在适应学生,双方是冲突的,但不是对立的。
我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教过,这个事情就发生在五年级的期末。
其实我说这段话的时候已经预想了两个结局
第一种,这个学生不是我一句两句能救的,他就是为了怼我而怼我。那么我的这番话就不是针对他说的,而是对其他学生说的。
第二种,这个学生把我的话听进去了,能够拉这个孩子一把我自然拉一把,同时也表达了我对所有学生要说的。
其实我是想告诉所有人,每个人都会有问题,做错事,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做错了要承认,要接受批评,要向前发展。作为一个老师,我和你在人格上平等的,互相尊重,我没有侮辱过你,你也不要侮辱我。
在平常的相处中,我也同样会经常输出一个观点。
第一,交流应该是有效的,自己的想法要准确的传达给对方。
第二,友好的交流是有效沟通的前提,没有人会愿意接收的夹杂的不友好情绪和不友好表达。
第三,当交流没有得到满意的交流结果时,要么换个更让人接受的方式交流,要么接受这个并不满意的结果。因为没有人必须要接受你的想法,要尊重别人的想法。
教育很多时候有很强的滞后性,我并不强求学生能第一时间理解我,我只希望能够在他心里留下一个种子,万一它发芽了呢?
可能我比较理想主义吧,我宁愿相信绝大多数学生都是一张白纸,是需要不断地教育和改进的。
从教五年,我也发现有很多学生是真的不知道对的应该是什么样,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改,不知道自己未来应该怎么走。能帮就帮一下吧,对我可能只是顺手,学生那么年轻,未来有那么多可能,万一实现了呢。
————————————————
点赞居然过万了,有些感慨。很多人赞同很多人质疑很多人怼,其实你们都是对的,都是基于自己的认知和经历做出的解释。当老师最重要的就是经验和预设,从你们的评论当中我又学到了很多,也思考了很多。
有人说我脾气好,觉得我的这种说法中庸,其实我在写这个问题的时候就想好了,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回答,都应该思考可行性,毕竟我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所有有些回答看起来很杠精我也接受,已经提前对自己进行了心理建设。
其实这个跟上课是一样的,预防是最高级的教学法,每一个可能出现问题的点,提前告知学生,能极大程度上避免很多问题。
想起刚进学校当老师的时候,我也是个铁憨憨,根本没有预料到学生居然是最会得寸进尺的,你退一尺他进一丈。我以为的宽容最后成了很多同学嚣张的资本。
所以第一年我非常痛苦,我的理想状态和现实差距非常大,而且不得其法,上课很乱,但是我带的那个本来年级倒数第一的班,考到了年级第二,这给我很大的鼓励。我一个学期有时间就听别的老师的课,偷偷蹲在很多教师外面,学习各种办法。
但是当我开始模仿时,效果并不好。就像武功一样,学会了招式,没有配套心法,威力大减。我开始更深入的思考,把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学等书拿出来再看。把理论跟很多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并且开始触摸到一些更本质的东西。这让我觉得教育是一门非常有意思的东西,它几乎可以拓展到一切和人有关的地方。
所有的行为活动,追本溯源都是学习和应用。各种社会学科中和人有关的其实可以回到人本身,跟广告学习让人印象深刻的表达,从生物里学习人类的本能,从社会实验中学习群体和个体的行为变化,从程序中学习一部分的大脑逻辑处理方式。。。。
当然我也没有我说的那么好,因为人在表达的时候,有时候会把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混在一起,而且语言和文字在别人头脑中的反映也是千差万别。我也不过是个佛系的普通老师,也会生气,毕竟很多时候意志在本能面前不值一提,情绪表达是本能。我只是偶尔有一些看到一些好东西,偶尔学到一些好东西,用起来。
我还仔细的研究了pua,有一些心理学的东西用起来是非常有意思的。
就像每个学校都会有大量的服从性训练,小学有口令,初高有各种仪式,各种行为规范,这些东西就是在植入一种角色感——我在学校,我是学生,我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
但是有的学生,早就尝到了打破规则的甜头。现在的很多小孩子聪明的很,早早就接触到了有一些东西的实质。比如:义务教育阶段很多学生和家长是知道你拿他们没办法的,他们也不在乎学习,只想用各种手段让自己占到更多的东西,要么是快乐要么是自由要么是与众不同等。这种孩子你就得恩威并重,软硬皆施,建立新的反馈。这里面的技巧说个几天几夜都说不完,因为个体差异很大,情景也不同。而且教育是个相当长期的过程,很多东西改起来不仅慢,而且问题会反复出现,跟减肥是一样的。
————————
说一个我感受到的,新时代学生最明显的几个特征,这个也是当代教育遇到的一个大问题。
第一,学生越来越“燥”,而且“燥”的很有特点。
举个例子
高年级,上课提到特定的词汇,很容易引发窃窃私语,比如“绿色”,下面很多人会说原谅。
几乎所有年级,对于一些特定的东西,特定的旋律,特定的物体,特别是“抖音类”特征物,如果不及时制止,学生就能给你表演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新时代学生在大量信息的冲击下
内容储备远超任何时代,但是太过碎片化。导致现在的学生想象力和联想力极强却总是指向一些奇怪的东西。
对信息的接受能力极强,但很容易浮于表象。导致很多学生学习浮躁,热衷于答案,难以沉心思考。
第二,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多。
也可能是现在的老师越来越专业了,很多老师都会去拿国家心理咨询师的证书,含金量虽然一般,但是至少是有一定心理学储备的。
现在的很多学生都有非常明显的焦虑感,不安感。
这个跟家庭的关系比较大,现代成人的焦虑程度也在日益增加,这也在无意中影响孩子。同时,学生接收的信息过多,同样很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
我带的班级有一个,一旦超过他的心理阈值,分分钟跳楼给你看,非夸张,差点翻过护栏,强行拉回来的。休学过好几次,但是义务教育无法退学。国内也没有专门的特殊学校接收。
先想到这里,我的语言表达也不太好,看了好几遍,觉得没能特别好的说出心中想表达的意思,但是又找不到别的表达方式。一点愚见,欢迎指正。
——————————————
下班再更一波,期末了有点忙。做个总结,我的这个做法不可复制,但值得推广。
因为我是小学老师,我就主要说小学了。千万不要因为我的这个文章得出现在的小孩子怎么怎么样的结论。
因为思维不具备可读性,所以思想有极强的隐藏性,人心隔肚皮。即便一个班说同一句话,他们每个人对于这句话的认知都可能是不一样的。所以不可以用自己的经历简单的推论孩子。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是如此,没有经历就无法感受,无法想象就无法感受,共情是交往的基础。
师生之间关系比较特殊,但是同样建立在交往的基础上,和孩子共情,读懂孩子是才能让孩子信你服你。
但是!但是!但是!很多孩子是没有正确的是非观的,他们都是利己主义的。所以几乎所有学生,至少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都是最会得寸进尺的。
我饶了学生一次
我:我信任学生,给他几乎,他会回报我。
学生:这个老师好好,我可以接着这么干,他不会说我的。
有时候很多好学生,也会逐渐试探你的底线,你退他就进。
学生是最会得寸进尺的!
所以第一次见面,一定要给一个严厉的印象,讲清楚自己的底线和原则,并且从始至终绝不动摇。
先让学生服从你,并先做大量服从性训练。低年级可以幼稚点,高年级可以独特点,成年人也一样,就跟团建时那个主持人一样,有一个口令,让大家有个共同意识。传销、企业文化,不就是一样的东西吗?
然后才是用你的魅力,才华,处事等征服学生的时候,让他们尊重你,信服你,自发的维护你。这个过程说实话,人和动物其实没什么区别,本来教育学一开始也是从巴浦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发展过来的。
现在的媒体不也在干这个事儿吗?为什么拿那么多钱打广告,想slogan,为什么要请水军,本质上就是在“教育”你,改变你的认知,让你“学习”。
其实教育应用的最好的,是游戏。游戏本身就是不断学习的过程。
而且他目标清晰,反馈及时,不断建立向上的正反馈,让人上瘾。
各位老师如果你的课不太好,建议学学游戏怎么教孩子的。
——————————
好久没更新了,说一个关于尊重的问题。注意我说的是尊重不是尊敬。
小孩子畏威不畏德是实在话。再吵的课,我吼一嗓子他们肯定会闭上嘴听我讲一会儿课。
小孩子本身就不理解什么是尊重!
我们说尊重是平等的,为什么见面要学生主动问好。
我们说尊重是平等的,为什么我必须听老师的话,老师可以命令我?
其实这里面家长影响最多。这一批小孩的家长基本都是老一辈棍棒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很多家长对于尊重的看法已经不一样了。
“尊重不是无条件的服从。”
“尊重能力而不是尊重身份”
加上我们这一代本身也对很多繁文缛节嗤之以鼻
别说小孩子了,当个副班主任一个月就一百块钱还给我安排一堆活,这活谁爱干谁干。
这些加在一起,造就了现在越来越难管的班级。出现了一堆让人感觉没大没小的学生。
但是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是有自己想法的,凭什么听你的?
很多老师妄想回到那个拿起教鞭的时代,本质上是喜欢那个时代学生的奴性,好管!
我承认现在的教师缺乏了强有力的管教手段,并且遇上了一批容易让人寒心的家长。但是我从这种变化中感受到了“人权”
做一个强硬的老师,让学生畏惧你处置他的权力。在小学基本好用,而且效果好,班级学习成绩直线上升。但是这样的班级,学生和老师之间很容易形成对抗关系,或者消极的接受关系。
我很感谢现在的学校。因为周围听到的最多的是老师对学生不良行为背后的思考,听到的最多的是共情和安抚。
“这个孩子有明显的注意力缺陷,家长还逼这么紧,孩子都要崩溃了,怎么给家长说家长都不听”
“学习困难有很多种,有一个学习方面的能力有问题,都会造成学习困难。注意力,协调能力,理解能力,阅读能力等等,对有些跟不上的孩子,区别对待,等他们成长。”
“我知道你现在不高兴,但不是老师惹你不高兴,先听老师讲课学知识,下课我想听你跟我说说心里话,老师帮你分担,好不好。”
从心理老师嘴里说出的话温柔,坚定。我偷偷听了他很多节课,看着很多小捣蛋乖乖的听话,我深受触动。
时代早就变了
————————
这两天在给学生们讲袁隆平爷爷和吴孟超爷爷的事迹,目前为止讲了4个班,还有4个班。
五年级的一个班级我在课前放上了乌合麒麟的图
当我说上课之后,他们非常整齐的站起来,老老实实的站了两分钟,这让我很感动。
上课之前他们一直窃窃私语说着袁隆平爷爷的事情,现在小孩子消息也灵通的很,为了防止有人打断我,我先说
袁隆平爷爷虽然和大家,和我都未曾谋面,但他的事迹很多人已经了解到了,如果我说的这些你都已经知道或者看到过,麻烦你不要打断我,我想完完整整的介绍完这位国士,就当做我为他的送别了。
因为他们班是第一次讲,我的情绪还不太能控制,几次有些哽咽,几次有些语无伦次,但是他们班都安安静静的听,也有不少孩子跟着落泪。这个班也就是之前有那个骂我傻逼的同学的班,那个骂人的孩子虽然手里从来没停下他的小动作,但是眼睛一动不动,看着我,也老老实实的听着。
即便是最调皮的孩子,最不爱听课的孩子,也听得认认真真。
非常感动,我剪辑的都是袁隆平爷爷非常积极,非常乐观的各种片段,他们却能体会到里面的悲伤。
那一刻我感到了一种释然,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孩子都是好孩子,无论他们以后成了什么样的人,如果他们心里还能有这份感情,我觉得都不会太差。
——————————
四年级,低了一年级,差别却非常大。
流程差不多,介绍插图,播放送袁隆平爷爷的视频,介绍袁隆平爷爷的生平事迹。
目前上过的三个四年级的班,他们的关注点总是被带偏,注意灵车上的电话,注意车的牌照,视频和课件中出现的黑人。。。。。。
他们听我的诉说,最多的是震撼,是称赞,不是缅怀和感动。
一开始我会觉得有些生气,但是我也理解,这么一批远离当年苦难的小朋友,哪有那么容易感同身受。
情感不是强求的,我也没必要刻意营造出悲伤的氛围,他们偶尔会注意到我掉下的眼泪,只会有些惊讶,偶尔会注意到我的停顿,只会疑惑。
这三堂课他们就像平常学习一个新知识一样,认识了袁隆平爷爷。
这点和我小时候一样,当年读了十里长街送总理,也看了影视作品,但却没什么感觉。然而这一次看着袁隆平爷爷的送别仪式,眼泪却止不住。
希望小朋友们快快长大吧。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