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结束了的说说(如何总结你的大学四年时光)
在夏天遇见的就在夏天告别吧。
四年前的夏末,初入大学的校门,怀着对大学四年美好时光的憧憬开启了新的旅程。庆幸自己有清晰的目标,完整的规划,以及一颗对未来坚定的心。
今年的初夏,和陪伴自己的四年大学说再见,感谢大学四年时光,予我遗憾亦赠我惊喜,予我万千风景。
细数大学四年的收获:
1. 做专业成绩表里的领头羊。
作为一个压线考进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最初的目标只是不垫底就足够了。大一的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每一门课自我感觉都算良好,90分以上就算满绩点,不太擅长的科目也都有85+,绩点也没有太低,开开心心的过完了年,返校时候公布了专业成绩排名,居然排了专业第二。原来我也没有比谁差劲太多,原来我只要努力或许也可以摘得桂冠。日复一日的努力外加日益增强的自信心,总会在期末专业成绩表的首列看到我的名字。一份漂亮的成绩单和一个珍贵的保研资格,走到哪里都不遮掩的专业排名,是给我大学四年最好的礼物。
2. 提升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
大学的课余活动中,我参加过数不胜数的竞赛活动。起初参与竞赛的目的非常简单,一个是学有余力,希望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另一个是被竞赛的奖金与荣誉所吸引。大一的时候对于比赛采用的是“海投”的策略,但凡自己能做的比赛我都会去参与。一个学年下来,得了一些三等奖、优秀奖这种鼓励式的奖励,同时发展了我的擅长领域,在写每一份策划中都有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每一次竞演汇报都有锻炼到我的表达能力。牵头与朋友们组建的竞赛团队,无形中也提升了自我的组织与领导能力。接下来的比赛就有针对性的开展进行,在收获沉甸甸证书与荣誉的同时,更是发觉了自己显而易见的成长。
3. 收获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与我一同前行。
大学中总是有“咸鱼”的存在,足不出户,旷早自习,整日窝在宿舍里点外卖、刷剧……我害怕成为这样的人,也不敢与他们为伍。之前提到的竞赛经历,更为珍贵的是收获了志同道合的竞赛团队成员。在教室、咖啡厅的每一次头脑风暴,外出调研时的相互鼓励与陪伴,答辩汇报讲台上的相互补充,势均力敌的友谊让我们彼此进步与成长,即使没有获奖也并不觉得遗憾。比起结果,我们都更在意与喜欢一起探索与拼搏的过程。
母校街景
4. 遇见欣赏自己的恩师共学习。
在韩愈的《马说》中提到: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因为经常参与竞赛的缘故,我有幸能与多位老师接触,老师们的教学、为人风格不一,但总会遇到适合、欣赏自己的人。我最感激与怀念的恩师,是我的学业导师L,一个像母亲一样温暖的人。对于做事情总是不太有有自信的我,L老师的鼓励式教学给了我些许前进的方向与动力。“做得还是不错的”、“可以看出你很用心”这些都是L老师常对我说的话。高山不移,碧水长流,我师恩泽,在心永存。
5. 性格的独立与自强。
记得对于高中的回忆,几个同学一起上厕所、一起去打水,陪伴好像是我们每个人都必不可少的。上了大学,这种形影不离的关系会越来越少,虽说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但起初还是一时无法习惯。而如今,我已经爱上了一个人吃饭,一个人搭公交,一个人做许许多多的事情,完全按照自己的思想,做自己想做的事。刚入大学校门时的那段时间,有什么不快的事总是会和父母与朋友倾诉,如今也可以自己一个人消化情绪,感受成长的滋味。
美中不足的遗憾:
1. 没有多读几本图书馆的书。
大学里的信息我大多都是通过互联网获取的,平日没有静心下来喝一杯茶,看一本书的体验,实在懊恼。大三才渐渐发现了图书馆的宝藏资源,怎奈时间所剩无多。唯一在图书馆借来好好看的书是一本有关哲学的资料书,还是因为通选课的缘故才草草一读,和一学期借阅最少10本的室友比相差甚远。
2. 安于现状,错过了很多实习的机会。
学习与竞赛充满了我的大学生活,每当假期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总该舒口气停下来歇歇了。殊不知优秀的人总是利用假期时光实习,并且会为了一个好的实习机会只身前往外地。之前总是觉得一个人在外地拼搏很苦很累,毕业时看到别人的简历才发觉自己已然错过了太多。
3. 没有参加学生社团组织,总是少了一点特别的归属感。
之前没有参加学生社团组织的原因无外乎是不想做无用功,担心大学里的这个“小社会”并不美好。大学四年结束后,再回头看,是这样也不是这样。大一的干事时光,在许多部门里不拔尖的话,确是浪费光阴的无用功。而之前担心的“小社会”也确有存在。但是也有很多气氛融洽,一个部门像一家人的存在。更重要的是提前做好自我定位,选择合适自己的部门与发展方向,学生工作确实会历练人许多,为迈入社会有所铺垫。
总的来说,有所选择就会有所失去,最重要的是你想得到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大一呐喊,大二彷徨,大三沉沦,大四朝花夕拾。或许每个人的回忆都有阴晴圆缺,只愿珍惜今日寸阴,不留明日遗憾。就此告别吧,就算留恋也不再回头看,我们一起向下一站出发。生活原本沉闷,但跑起来就有风。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