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芽说说 你种过豆芽吗 你成为豆芽了吗
作者 冼沐轩 志适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二
十四节气不仅指导农事,还是古人的饮食依据。
顺应节气时令,食用当季作物,风味最佳,最符合身体所需。
廿四食帖,时令饮食指南。
每年公历7月6至8日之间,进入小暑,持续15日。
在二十四节气当中,小暑排行第十一,在夏季里头是第五。
小暑就是小热,虽未达到一年最热的日子,但进入三伏天,天气炎热之余,风中夹带热浪,潮湿和闷热铺天盖地。与此同时,因季风气候特点,小暑时节雷暴频繁,雨热同期。既水热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也因降水集中,容易造成洪涝灾害。
凡小暑时节,旧时南方有“食新”之俗,是将新打的米、麦磨成粉,制成各种美食分享给乡亲父老,表达对丰收的祈愿。北方则因为头伏日容易食欲不振,会吃饺子开胃解馋。
另外,民间又有“小暑吃三宝”的传统,三宝即为黄鳝、莲藕、豆芽。
这里主要说说豆芽。
豆芽便宜又常见,我习惯称“芽菜”,可以去市场买,自己种也很方便。
记得小学劳动课会布置家庭作业,曾安排我们回家做节瓜汤和番茄鸡蛋汤,有一次还要求我们回去种豆芽(也可叫“发豆芽”),并写观察记录。
大致过程我还有印象,先用个小盆将绿豆浸泡一晚,然后用筲箕乘着,架在水盆上,搁到阴暗的角落里。尽管老师交代起码要一周才会长好,但我还是时不时去观察一下。
头一天变化不明显,使我很不耐烦。我便忍着性子,除了浇点水,其他时间不去看它。到了第三四天,家人喊我去看看,发现已经有豆芽苗子破豆而出,让我很是兴奋。接下来几天,我继续忍着不去多看,好像有两天还忘了浇水,都是家人代劳。
一周之后,豆芽正式成型,我取出洗净晾干,装到袋子里带回学校上交。尽管我的记录写得超级简单,但种出来的样子比大部分同学的都好看,心中窃喜。其实很多时候都有家人帮忙浇水,不知算不算作弊。
当晚,我还拿回家做菜吃掉。
豆芽吃法太多,无法一一列举,只说些家常的。
第一道,清炒豆芽。
豆芽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配角,只有清炒时才能当个主角,或许是演独角戏的命。
1、浸泡豆芽,先捞起漂浮的豆壳,后捞起豆芽晾干备用。
2、锅内热油,油热时放豆芽,不停翻炒,七八成熟时放入盐、味精、蚝油、生抽、椒丝(随个人偏好)。
3、再翻炒几下即可装盘,撒上葱花(怕生的话,可一起炒一炒)。
第二道,豆芽炒肉。
嫌豆芽单调,可以加肉和其他配料。
1、大蒜切片、香葱切末、香菜切段、青红椒切丝、猪肉切片或丝(肥瘦皆可)、豆芽晾干备用。
2、锅内热油,热后加蒜片、葱末、猪肉,炒到猪肉变色,再加入豆芽和青红椒翻炒均匀。
3、最后加入醋、生抽、盐等调料翻炒均匀,即可出锅。
第三道,豆芽炒粉。
其实应该叫“豆芽炒粉”还是“用豆芽炒粉”?更多时候是“干炒牛河时加点豆芽”吧,反正豆芽平时真不是主角。为突出豆芽地位,这道食单没有肉材。
1、热锅倒油,爆香蒜蓉、姜丝。
2、加入豆芽,翻炒均匀,而后倒入生抽、白砂糖、味精、盐、葱花(或葱段),继续翻炒。
3、最后加入河粉(或米粉,面也可以),翻炒均匀即可上盘。
我一直吐槽豆芽,都忘了说点背景。
这小小蔬菜虽不起眼,也放不久,但已有两千年历史,而且无人不知。
哪怕是吃不惯豆芽的西方人,也将其与豆腐、酱、面筋并称为“中国食品四大发明”。而自唐末宋初传出国门后,早已是周边国家的日常食材,日本有豆芽味僧汤,韩国有豆芽泡菜,越南河粉也会加豆芽。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Jony J《不用去猜》的歌词: 人生总苦短又怎么能白费没兴趣在乎我在别人眼中的定位普通或另类讨厌或敬佩不需要多余的应对只想跟懂我的说一声幸会……
说是“豆芽精神”未免太励志,但听者从中是不是也有一点启悟?此外,想必也有不少人知道,Jony J的外号就是“豆芽”。
PS:7月6日就是小暑,酷暑即将到来。 预告:下一个节气是大暑!
点点文章下方的[赞]支持一下我们。
☆ 文章首发于以下微信公众号☆
志适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