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舞台剧的唯美句子

本站作者 2023-08-08 06:58:00

舞台的说说

咱个人作为从业10年的话剧演员,有必要给各位看官老爷们普及一下我们行业到底是个啥行业,怎么感觉这么行业没啥存在感,或者说离人民群众很远的样子。

话剧的前世今生

首先我个人认为话剧或者整个舞台剧行业生态就不是啥高雅的艺术,从出生开始就是从事祭祀活动,高唱神灵牛逼,我等凡人恭恭敬敬就好,到了西方文艺复兴开始,这玩意有了内容,不再是歌舞赞歌对神表演,变成对人的表演了,这就有了很多剧作家,分成两派,一派给国王贵族表演,一派给平民百姓演出,最后流传下来的大多数是给老百姓演出的话剧剧本,莎士比亚是其中的代表,没错,就是这位大哥流传最多的剧本,因为他是最牛的一个贬低贵族(权威),赞美百姓(质朴善良)的剧作家,当然后期被收编了,就不咋地了,你看他中期的作品,你都怀疑这哥们咋能在欧洲活下来。

到了近现代,尤其是一战二战后的作品,大多数反应和平,民主,自由,人性,阶级的作品,其中老百姓喜欢的绝大多数流传下来,那些给统治阶级看的戏也基本拜拜了,尤其是批判现实主义戏剧流传最多。

那么现在的中国戏剧怎么样呢?总得来说在19年之前还是比较好的,各种戏剧题材多的是,虽然批判现实主义的戏在13年之前很多,这也是我从事话剧的原因,那会儿批判房子,教育,两性,渣男,拜金女,考编,医疗的小剧场戏太多了,我自己看了就不下40多个,13年后审查逐渐严格了,大家创作也就往男女喜剧的范畴里挤了。

所以不要总是说话剧或者舞台剧是什么高雅艺术,这是人民的艺术,是给老百姓看的,是真要票房才可以循环的艺术形式,那些往死里文艺的话剧,可以有,您实验用探索未来用吧,别动不动说观众不懂艺术,人来看戏花了钱的,不是跟您做实验的。

所以媒体宣传啥的总在误导观众,对我们从业者来说很不好,我们说白了是服务业,服务人民群众的,表现人民群众喜怒哀乐是根本,紧跟实事来创作剧本才是当代创作者该思考的问题,观众不来,不是人家的问题,是你剧本没有反应痛点,你就是找来流量也救不了这个行业。

话剧的两个体系

国家队和野生队,没错,就是这两个体系。

一个是国家级别的院团,一个是民营院团,两者基本就是正规军和游击队的既视感。

首先可以肯定,国家队绝对搜罗了全中国90%的精英,而且是全产业链——编剧,导演,演员,灯光,舞美,化妆,服装,舞台监督。从技术到艺术底蕴甩游击队十条街。

当然这里除了运营,制作,宣传,管理,因为要是游击队有上面这配置,不说制霸全球,冲出亚洲都可以。所以看看现在国家队创作的作品,只能说一手王炸➕4个2➕4个尖打成手里跟仅有一张3的选手没区别,这里的问题不能多说,毕竟过去我也是看的他们的戏长大的,现在变成这样连我都不敢相信。

下面说说民营剧团,这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大资本运行,买知名ip,请明星演首轮,这类在15到18年骗了很多钱,没错←_←就是骗,骗观众,演的四不像不说,好的凤毛麟角,我去看了几场,发现还不如国家队的时候,我就知道这玩意跟行业害虫似的。

另一种就是小资本运作,前期排了一部商业话剧,老百姓喜欢,挣到第二部的钱,逐渐形成正向循环。可以通过授权IP和周边挣钱,不过疫情来了死了一大片,就是没来,行业也艰难发展,最重要的就是留不住钱和人,唯一杀出重围的就是开心麻花,现在也有大资本趋势了。

总结就是话剧行业就是一个靠人才的行业,大家发展几十年,想的都是怎么不靠人才我也能发展,做成工业品的思路,每次有这么个思路,就会被市场打脸。

好的舞台剧是形成正向循环,不停的创作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不停的拓展每个ip的周边,不停的把剧团做大做强。资本那套思路是工业品,舞台剧做不成那样,你站在老百姓的一边,啥都能发展,你站在资本门口收割,怎么弄都扯淡。

而且好的剧团是可以带动整条商业街消费的,那些各地的商业街不景气,可以尝试引入舞台剧作为特色,我记得在17,18年这两年,在北京平安里演出了半年(加起来),那一条街的很多老板我都熟了,他们大多的业绩是观众和我们当时剧团贡献的,最熟悉那家炸鸡店,老板还送了我一只,说我们剧团演出他们到晚上6点半就卖完了,不用工作到8点半下班,后来我18年底过去演出,买炸鸡的时候还问我们演多少场,好多准备些材料,要买房了,多挣点。

当然后来这家剧团不怎么做话剧了,也就没再去那边演出,总之好的文艺剧团是和电影院一样的,可以带动商业中心发展,要知道话剧和舞台剧的门票可不便宜,最低都是100,这项产业现在连10%都没开发出来,真的很遗憾。

话剧行业的成本问题

怎么说吧,小剧场话剧团队是8到20人,中剧场多5个,大剧场再加5个,这就已经很好了,再多会增加赔钱的风险。

一个小剧场的演出是怎么诞生的,以4人演员为例,剧本出来后,制作人会根据剧本寻找行业里适合的演员,导演,然后组成排练的队伍,一般新戏排练至少30天,期间制作人会凑齐舞美,灯光,音效,如需编舞会在排练前10天找到,当然了剧场是在立项通过后确定的。

然后整个排练期间,演员得排练费是100到200,具体看剧团财力,导演在这30天里也是拿排练费的,还有跟组的舞台监督和音效,那么4个演员话剧的排练成本就是(100×7➕25(餐费)×7)×30=26250。

一次性支出:

舞美设计➕制作我们算个中位置10w

音效设计(一般小剧场很少原创)算1w

灯光设计3k——1w要求不一样,取个中位置,6k

导演费1w到5w,取3w

剧本费1w到5w,取3w

服装设计➕制作取中位置2w

制作人1w到3w取2w(因为很多是职业制作人,不参与投资,有点像职业经理人)

总共一次性投入21w6k,这里的成本多是平均下来,具体到行业里,也有不同,你像灯光设计还有找在校生的2k搞定的,或者导演编剧一个人,费用打包4w也能干,当然大牌导演干小剧场的少,也不是没有,哪他的成本就是10w往上了,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下面到演出了,这就分两种,有信心和没信心,具体你看场次就知道了,一轮演出3场的,试探性选手,6场的正常选手,10场及以上的,全能型选手。

剧场的场租具体在小剧场是5k到1w一天,当然了,一般看你演出场次,一个星期的话除周一打包5w也有,或者场租减半分票房,或者全免场租分票房,具体得看制作人怎么谈,根据戏的欢迎度,决定了你怎么弄。

演出成本

这里以首演6场为基准,演员没什么名气,剧本商业价值一般来看。

场租打包5w

演员演出费平均1k来看,即4×1k×6=2.4w

舞台监督1k×6=6k

化妆师1个800到1200取1k算6k

现场灯光500到800一人,算650×6=3.9k

裝台和拆台打包2k

合成一天所有人员打包3k到5k取4k

宣传物料➕人力2k到5w具体差异太大,我们取3w吧

一共6场演出的成本11w9k

观众票价在小剧场里均价150到200,座位240到350,6场演出按照平均这种一般商业制作在北京可以做到一半,主要是周5,6,日三天满场的可能性很大,票房就是120×150×6=10w8k到175×150×6=15w7.5k。

抛掉税费等,基本第一轮商业演出能把一轮演出的成本收回,如果凡响好,那么往后二轮演出谈判的时候,场租能便宜,且第二轮演出能把之前的一次性成本➕二轮演出人员成本付完,第三轮就开始挣钱了,且,只要观众能来一半就挣出下一个戏的成本了。

这时候一个好的制作人或者说团队就能真正开始运营了,什么周边啊,原创歌曲啊,纪念品啊,外地巡演啊(直接卖给演出商或者当地剧场)都可以运作了。

我参与过第一轮就收回全部成本的戏,也参与过很多二轮挣钱或者只停留二轮的演出。

一般演一个戏超过10场以上,我就知道这戏成了,当然这是小剧场戏的运营,中大剧场基本没有第一二轮剧收本的,很多必须持续全国巡演走大型商业路线才挣钱,这里更少了,所以我个人不太赞同民营搞中大型,长远不了,资本不介入就是死,可是资本一介入,挣个明星快钱,骗观众又死的更快。

先把小而美的小剧场扎瓷实了,有3到5个扎实的剧本,培养了一批人才和观众之后,再往中大型走,要不然谁来都不好使,现场艺术玩的就是活儿,你资本,明星,特效都是锦上添花,根不行,咋地都扯淡。

人西方的舞台艺术一个剧一年能创造几亿的收入,不是我们照搬过来就行的,这里涉及到人才,运营,全行业的升级才是根,要知道百老汇也不是一天出现的,也是从小剧场经年累月的培养出来的,总是想一口吃成胖子,不可能的。

话剧的人才问题

这个说起来很现实,不怎么挣钱,19年前我的平均月收入是1w到3w,取决于你身体抗不抗的住,抗住了,年薪40w,扛不住年薪10w出头,我自己这几年每年过年喝一个月中药调养,疫情这三年还好,没那么忙(我想忙啊!!!!!!)

人是真多,各大院校招了多少演员,中戏北电扩招,全国的艺术院校每年至少向市场投放2k的演员,导演,编剧,咱没查过,但是至少这么多,其中一半转行,四分之一影视,四分之一舞台剧,第二年留在舞台剧的能有十分之一继续干,这里演技好的很多,至少我见过不下上百了,但是真正出来的寥寥无几,基本演的最好那一批抛开长相不行的,都去影视了。

这造成了舞台剧人才断档很严重,像我这样一直在这里干的很少,(我他妈也像去影视,奈何不行啊)。

而高校就更有意思了,我是15年毕业的,12年在外演出,跟我同时期的话剧演员很多都当了表演老师,或者说导演老师,而他们大多数,不是全部啊,没怎么演过舞台剧,甚至有的都是被话剧淘汰的人才通过咱们国家不严谨的考研考博当上老师的,这批人教的各大高校演员很多都是有问题的,不怎么会演戏。我说的是舞台剧,真的,很多连常识都不知道,就过来了,也是我这一两年见的多了,才问起他们老师是谁,才恍然大悟。

这就有很多猫腻了,为什么一批不会演戏的人可以当老师呢?因为标准不对,标准在研究生的论文中,这玩意跟实际的演戏差远了,理论表演和真正演出差别大了,训练方法都不一样,会写的和会演的往往是两种人,看你高校用那个,我们这行业舞台剧人才被高校整的乱七八糟的,而且艺术理论和演出应该是与时俱进,很多用的还是上个世纪苏联那一套的东西,咱不说以前的不好,至少高校的人才培养上用点国话和人艺的大拿或者中层演员也行啊,至少教出来能用,不用社会再培训总行吧。

而且你那个表演研究生设定就有问题,出论文有个屁用,演出一个剧才是根本,理论研究得是演了20年以上才能淬炼精华吧,啥都没演过,写一篇舞台艺术与镜头艺术的区别,舞台艺术的表现力,话剧导演的声光电配合多媒体,也能过,这不是糊弄鬼嘛。

有种你们就卖票做毕业演出,演的不好,导的不好,编剧煞笔,大家一起玩完,用的着你们写那么多没经过实践就出来的东西吗?

再看国家队,这10年来也是够拉胯的,繁荣不在,人才还渐渐凋零,今年还整出权贵上班的事,估计往后更拉胯,本身做话剧就尽是命题作文,还不找点人才来操刀,光靠流量也和民营大资本一个玩法,靠骗观众进剧场,这也真是活久见,你们院里一大批牛人,你们不用,不会用,尽把民营不好的学,真是够了。

总之,舞台艺术是个长期的玩法,任何资本想短期挣钱都会头破血流,踏实的按照科学规律做起来不丢人,还真能挣到钱,且只要向着老百姓,就能挣更多的钱,把哪曾经的所谓小众“艺术”的高帽子摘掉,就能真正发展。

期待这片蓝海能真正变成蓝海,也能为整个艺术行业积累真正的人才,真正为中国人讲好国人故事的戏,如同任何唐宋元明清一样,出大家,出好的文化作品!

这一点我一直相信,就像我第一次看话剧被震撼一样的坚信!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