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羡慕嫉妒恨的说说(克莱因的「羡慕嫉妒恨」)

本站作者 2023-09-05 13:09:00

被羡慕嫉妒恨的说说

之前表达过对克莱因的崇敬之情,感觉她的思想十分前卫

在她所在的时期,就能提出很多直到目前都被持续推崇的理论与技术

其中有一个概念十分深邃,英文的原文叫做「envy」,普通话可以叫做,「羡慕嫉妒恨」

之前写过一篇关于负性治疗反应的,没阅读的读者可以稍微了解一下

其中稍微提了一句克莱因偏爱的这个「envy」

国内有一种翻译方法叫做「嫉羡」,听起来比较书面语,比较像个学术名词

但其实,通俗地说,就表达了羡慕嫉妒恨的意思

这个概念对负性治疗反应的作用原理,就是来访者不愿意看到咨询师呈现出成功

希望看到咨询师的挫折,希望咨询师跟自己一样

其实跟当代很多人情世故的理解差不多一个意思

这个词并不是克莱因的原创,而是弗洛伊德提出,克莱因后续发扬的

并且克莱因完全赋予了「envy」另一些新的含义

克莱因认为,羡慕嫉妒恨,就是对客体的攻击,攻击的原因就是客体的优越性

就是看你不爽,就是个攻击

跟克莱因的死本能理论完全接轨

在典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可以非常明确地观察到这个过程

羡慕嫉妒恨有哪些特征呢?

听这几个字好像就能脑补出来了

首先,羡慕嫉妒恨发生在无意识层面,也就是跟克莱因的「phantasy」对应的

当事人并不知道自己羡慕嫉妒恨他人的过程,这一点区别于普通意义上的嫉妒

例如,大家一起饭后闲聊,其中一个人说,我好羡慕我上司啊,明明和我同龄,却运气那么好,真是气死我了

这个例子中,当事人对自己的情绪是自知的,是完全明白自己的心路历程的

克莱因的羡慕嫉妒恨就不是,当事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这个情绪过程

另外,羡慕嫉妒恨的攻击对象一定是较为具有优越性的他人,或者客体,或者任何positive的东西

一旦认为客体是好的,那么就认为,完蛋,对方赢了,自身是糟糕的

所以后面跟随的防御机制将是对客体进行诋毁和贬低,使自己赢得这场虚幻的比赛

赢得比赛哪有那么容易呢?

客体和自体,事实上并不是完全割裂的,二者相互连接,可以说,一损俱损

所以,当事人越是诋毁和攻击客体,其实呢,自体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还是用普通话说吧,意思就是,当事人会感觉到,「我不配拥有这样的好客体」

同时,羡慕嫉妒恨非常强烈的人是贪得无厌的,他永远不会被满足,因为他 的嫉羡源于内在,因此总会找到一个可以聚焦的客体。这也显示出嫉妒、贪婪和嫉羡之间密切的联系。

如果一个人携带有克莱因意义上的「羡慕嫉妒恨」要素,那么这个人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可能是两种极端,要么是带有很强的攻击性,要么是非常冷漠,什么都不能为之动容

克莱因在她的著作《Envy and Gratitude》中写道:

从根源上说,嫉羡是逐渐侵蚀爱 和感恩的感觉最强的因素,因为它影响着所有关系中最早的关系,即和母亲的关系。这种关系对个人整体情绪生活的根本重要性,已经在一些精神分析的作品中得到证实。我认为,通过进一步探索在此早期阶段可能产生很大干扰的一个特定因素,我为自己关于婴儿发展和人格形成的发现,增添了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东西。

羡慕嫉妒恨的概念在现实生活中颇具指导意义

按照克莱因流派一贯的逻辑,任何病理学特征在生命早期都会或长或短地存在一定的时间

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早期都是混乱无序的,谈不上病理不病理,异常不异常

而能够成功地成长,逐渐摆脱这些无序性,就是一个常规的成长过程

万一哪些方面的无序性或异常性被保留下来,那么在成年阶段差不多就是异常,或者病理性

所以说,就羡慕嫉妒恨这个情愫而言,一方面,我们可以观察儿童的一些行为

无论作为家长还是咨询师,如果从这个角度考虑儿童的反常行为,进行合理的解读和干预,那么个体后期的发展就会趋于正常

而另一方面,咨询师不处理病理性,但是我们可以正确看待一些存在攻击性的来访者,更为合理地处理咨访关系,以及更好地进行干预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