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后的说说 电影《九零后》里的大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本站作者 2023-10-03 22:57:00

九零后的说说

这部电影,拥有史上最“星光璀璨”的演员表:

106岁的《让子弹飞》原著者,作家马识途;

101岁的《呼啸山庄》译者,翻译家杨苡;

100岁的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获得者许渊冲;

99岁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希季;

98岁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南开大学遭受空袭,清华、北大也危在旦夕。

在炮火声中,三校南迁,从华北到西南,3500公里的距离,是独属于抗战岁月下中国知识分子的“长征”。

最终,1938年4月三校在昆明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这所三校联合构成的“流浪大学”,在战火中努力守护着中国教育的火种,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西南联大在山河飘摇的时代仅存续8年,却影响深远。

先后培养出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获得者、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172位院士和100多位现当代人文大师……被称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如今白发苍苍的联大学子,在那段岁月里,他们正值青春。

那一年之前,他们的人生还算岁月静好,青春仍有梦可做,醒来依旧有书可读。

1937年,战火吞没了校园,学校没有了,青年学子的求学之路变得异常艰难,仿佛再也没有了前程可言。

学校开始南迁,因战争而失学的学生们,也从四面八方汇集过来。

见识过侵略者的铁蹄与战争的残酷,这些过于残忍的日常,却孕育了他们的一颗颗爱国赤子心;“救国”成为联大学子们最纯粹的目的。

战火烧到联大,大部分学生都在躲避炮火中艰难求学。防空警报一响,学生和老师就从课堂四下疏散;轰炸停了,继续上课。

学校条件格外的艰苦,宿舍是茅草屋,床缝里爬满臭虫;马口铁打造的教室屋顶一下雨就“叮叮咚咚”响,教授讲课的声音都被盖过。

然而明明经历了这么多苦难,师生们却没想过放弃。

教授们挑灯备课,永远穿着整齐去上课,叮嘱学生们不要偷懒。

西南联大最负盛名的国文课,由朱自清、闻一多、沈从文、王力等教授轮流讲授,每人两个礼拜,古今中外,诗词歌赋......无所不包,是汪曾祺“愿意穿过半个昆明城”也要来听的国文课。

(1940年,联大中文系教授在昆明北郊大普吉镇合影,左起:朱自清、罗庸、罗常培、闻一多、王 力)

而学生们呢?平日里,读书看报交流学问,评论天下时事,在四周的人间烟火中建构着精神飞地;

更多时刻,是敌人的炮火袭来时,大家躲在小山边上、土坝上、沟里头,坐着,等着,忍耐着,思索着;

民族危亡之际,他们其中的人也敢于穿上戎装,以身殉国。

有人说西南联大定格了一代知识分子的风骨,如今回望那一代的传奇,纯粹,就是他们共有的精神特性吧。

他们对知识、对科学、对文化的探索,他们的家国情怀,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这是一部跟时间赛跑的纪录电影,开拍的时候,当年青春年少的联大学子都已经年届九十甚至逾百,想要保存尚在人世的联大学子口述回忆史,堪称是抢救式的记录。

早在2017年,导演徐蓓就完成过五集《西南联大》的纪录片,豆瓣评分高达9.4分。

但《西南联大》也留下了些许遗憾,由于叙事过于宏大,很多联大学子们的精彩回忆只能散落其间。

为了弥补缺憾,徐蓓萌生了从联大学生的个人视角去重新拍摄一部电影的想法。

但是当她再去联系老人的时候,发现其中三位已经离开了人世,更多的在医院里......

这群联大学子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如今,我们有幸在银幕上见到的面孔,很可能是他们人生当中最后一次讲述自己的经历;而他们的讲述,也将成为联大历史最后的真实回响。

看完《九零后》觉得以后得多看点纪录片,更加了解这个世界。看纪录片电影就用葫芦视频,葫芦视频一个专门看电影的视频软件,里面也有很多电影纪录片,后续《九零后》也将在葫芦视频上映,敬请期待。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