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的说说(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背后是深深的自卑)
追求优越是人类的天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看见这样的人:不断企图在别人之上以获得优越感,表现出自己是老大或者自己很优秀。但是,如果对方所表现的是把别人压下去而显自己优越的话,往往会让人感到反感。因此,“优越感”这个词像是被冠上了贬义,只要说到优越感就会很快联想到负面的形象。
事实上,追求优越是人类的本性,只是有些人健康地追求,有些人不健康地追求。与优越随之而来的就是自卑,每个人都渴望优越,每个人都会自卑,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的真相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每个人都会下意识地和别人比较。例如,父母会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孩子也可能会把自己的父母和别人的父母比较;我们也会比学校、比家境、比工作、比能力、比待遇、比长相、比身高,为什么我们那么爱比较呢?除了特定的社会因素之外,比较也让我们更了解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
因此再衍生出另一个观点:没有绝对好坏,只有相对好坏。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明明衣食无忧却依然惦记着一些让自己不快乐的事,这很可能是因为他的环境中本来就是在衣食无忧的基础上再获得更好更大的成就,而他目前还没达标,因此通过比较,感到自卑。
为什么每个人都会尝试过自卑?因为没有人是完美的,也没有人是世界第一,因此在互相比较或者说还没达成自己的理想之前,每个人都是被比下去的。注意,这里指的不仅仅是与其他人的比较,还有与自己理想中或梦想中的自己的对比。回到一开始的问题,每个人都试图寻求优越,这是人类的本性,没有人想要堕落,没有人想要浑浑噩噩,没有人想要过得比以前差。
因此,在追求优越的路上,又衍生出了两种选择。追求优越具有双重性,其一是健康地追求;也就是知道自己比别人差,知道自己没达成自己的目标,确实难过、确实自卑,但选择努力去扭转乾坤。因此等到他们在进步的时候,或是得到成就的时候,他们亦可获得优越,但这样的优越,没有人会感到不舒服,相反,这样的优越是受社会认可的。
但是在选择努力之外,可能也会有人选择其他的路,像是贬低、陷入和别人的无限比较、盲目追求优越导致自大(例如自以为是、想做老大却没实力或气度等),后者固然也想追求优越,但这样的追求方式只会让自己不断在原地踏步,且不会赢得良好的社会肯定。
健康的追求方式是为了把事做好,把自己做好,当把这两件事做好之后,所有美好的事也会随之而来,促成良性竞争和成长。
而不健康的追求方式只是为了与人一味比较,把别人比下去,破坏别人的成就(优越),只为了让自己有优越感,这也就是为什么在面对这样的人时,很多人会断言对方就是自卑。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如何去追求优越,是每个个体的选择,而非绝对性的环境决定。同样的环境,每个个体都有选择权去决定要如何追求优越。
什么样的人才会采取错误的追求优越方式呢?
阿德勒认为有3种人:
(1)身体缺陷的人:
身体缺陷的人的自卑是源自自身的,因为从出生或是后天造成的身体缺陷就会使个体陷入比别人不足的局面,这样无法改变的自卑很可能使个体更容易偏向不健康的方式去追求自己的优越感,但前面说过,同样的环境,个体是有选择权去决定自己追求优越的方式,因此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一些例子,例如霍金、尼克·胡哲等。这些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在环境恶劣的情况下,依然没有被打败。
(2)被娇纵和溺爱的人:
从小被娇纵和溺爱的人会更加的以自我为中心,因此只在乎自己,不理会其他人的感受;
(3)被忽视与欺辱的人
从小被忽视和欺辱的人可能会对社会抱有一种仇恨的心态,因此在追求优越的方面会表现出更严重的行为偏差,他们会认为,反正自己都已经受伤了,就不会或是没有能力再去顾暇其他人是否也会受伤。
无论是什么情况,不利的环境确实会更容易激发人类天生就有的防御机制,不过选择与自己和过去和解,并且追求正确的生活方式是我们唯一能做的正确的事。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