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总遇到相同的人和事,是巧合吗
创作不易,转载事先联系,否则视为侵权
文 欣然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导言
这个世界,总有些事,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
比如莫名其妙地怕水,常常做同样的梦,总是遇到相似的人,看到某个场景就情绪失控……当我们无法解释这些事,心中不禁会想:或许是前世留下的记忆吧?
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它们来自于记忆,但未必是前世。
有位30多岁的女人,见不得烟囱,看到就会情绪失控。
一次出差,她住进了闺蜜安排的酒店,没过一会儿,就闹着要换地方,说附近有烟囱。
闺蜜说怎么可能,我特意考察了方圆几公里,没烟囱。
两人出门去找,在小巷子里的一堵院墙后面,发现了一个刚冒头的烟囱。
大家都惊呆了。
为了摆脱烟囱对自己的困扰,女生求助于心理咨询。
咨询中发现:烟囱,原来在她的生命中,有着特殊的意义。
女人从小跟着奶奶长大,感情很深,小时候,奶奶经常带着她去附近的水井打水,路上总会看到一个工厂的烟囱。
后来奶奶离世,女人去了另外的城市,从此对烟囱产生了恐惧。
烟囱意味着什么呢?
在潜意识里,烟囱寄托着她的情感,它代表着“和奶奶在一起”。
回避烟囱,其实是在回避“奶奶不在”的事实,尽管她在理性上是明白的,但在情感上还没办法触及。
于是,思念转变成了恐惧。
心理学大师荣格说,当潜意识没有进入到意识的时候,它就会成为命运。
命运是如何形成,又是如何运作的,你愿意了解吗?
01
霉运,会遗传吗?
最近有部网剧大火,由赵薇监制出品的女性内心独白剧《听见她说》。
在第四集《重塑》中,咏梅出演了一位全职妈妈,她的遭遇击中了无数女人的痛。
剧中的咏梅,有一个温柔贤淑的妈妈,和一个脾气暴躁的爸爸。
妈妈过得很不幸福,即使爸爸和别人住在了一起,她依旧忍耐着,不肯离婚。
小时候,她不懂,妈妈那么懂事,为什么夜夜还在洗手间哭?
长大后,她更不懂,为什么嫁个诚恳可靠的男人,还是会被离婚?
更何况,她贤良淑德,是个乖女儿,是个好妻子,是个好妈妈。
这么多年,她努力不想重蹈妈妈的命运,可最终还是成为了她。
是哪里出了问题?
这里需要引入一个心理学概念:叫做“与受害者认同”。
在女儿眼里,妈妈是个受害者,她感同身受了妈妈的痛苦,并在成长的过程中,渐渐具有了与妈妈相同的特质,比如:听话、懂事、温柔、忍耐、妥协、牺牲。
不知不觉间,她将自己塑造成了另一个“受害者”。
而接下来,她总会遇到如父亲般的“迫害者”,从而还原父母的关系模式,哪怕对方一开始并不是那样的。
命运,就这样被重复着,直到觉醒的那一天。
向父母认同,在亲子关系中很常见,但有时它会以相反方式呈现。
一位妈妈, 女儿刚上幼儿园,她总是提心吊胆,怕孩子受欺负。
一次,她看到孩子和小哥哥玩球,一个丢,一个捡,小哥哥每次都把球丢远,女儿一次次地跑过去捡。
妈妈很生气,上去警告男孩子:不许欺负我女儿。
又一次,她看到女儿脸上有个划痕,立即崩溃了,觉得肯定是被小朋友抓了,就去找老师,问她是怎么照顾孩子的。
后来女儿说,不想去幼儿园了,小朋友都知道她有个厉害的妈妈,谁也不和她玩。
妈妈特别委屈,我保护孩子错了吗?
心理学有个说法:任何过度反应的背后,都隐藏着相反的故事。
这位妈妈,小时候曾有过在幼儿园被“欺负”的经历,老师和小朋友常常笑话她的“外地口音”,这让她很受伤。
这些受伤的记忆被封存在潜意识,并继而投射到了孩子身上,导致她对孩子被“欺负”特别敏感。
看上去妈妈是在保护孩子,但其实是在弥补自己童年的缺失。
02
为什么你总是遇到相似的人?
早年间,弗洛伊德从一个5岁男孩身上,发现了一个现象:男孩总把玩具丢到自己看不见的地方,然后又去寻找它,反反复复。
这种现象在成人身上也存在着,你甚至会发现:你的男友、闺密,甚至喜欢的明星,似乎都是同样的类型。
弗洛伊德把这个现象称为“强迫性重复”:即反复体验相同的情绪、关系和做相同的事情,哪怕重复的后果是令人痛苦的。
有位女性来访者,说自己不管在哪个单位,总和女性的上司和同事关系紧张,女领导挑她的刺,女同事和她对着干,而与男性交往则毫无障碍。
当我们探究她在冲突中的情绪时,她说感觉特别难过,很委屈,一直被孤立。
顺着这个感觉,她讲了两件很不愿意回忆的事:
第一件事:高中时,和宿舍女生争吵
某一天,因为打水值日的事情,她和宿舍其她女生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她以一敌四,坚持认为自己是对的,最后大家不欢而散。
那次之后,她发现自己被孤立了,全宿舍的女生都不和她讲话,每天吃饭上课,她都是一个人。
这件事让她一度抑郁,后来干脆不住宿舍了。
第二件事:初中时,与班主任关系紧张
她说,班主任是个严厉的女老师,不太喜欢自己。
一次,有男同学抄她的作业,老师没有批评那个男生,反而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了她,说她小小年纪不上进。
类似这样不公平的事发生了多次,导致她一度不想上学。
这两件事,对她的影响是很大的,我们称之为创伤性事件。
当创伤性事件没有被处理,就会成为一个不灭的火种,在日后遇相似场景而复燃,以提醒我们关注,这就是强迫性重复的意义。
我们用几个简单的等式,来还原一下潜意识对整个事件的解读:
1,高中宿舍女生=女同事
2,初中女班主任=女上司
3,被高中女生孤立=与女同事对立
4,被初中女班主任挑剔=不被女上司欣赏
就这样,过去的冲突,被“移花接木”般地,搬到了现在的人际关系中。
想要解决当下的冲突,需要先处理早年的情感情绪,与过去的事件做分离。
03
为什么情绪会有周期性?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的情绪是有周期性的,每月总有那么几天是在低谷期。
而临床数据表明,每年春季,都是精神病性疾病的高发期。
那么,心理问题有周期性吗?
一位男性来访者,提到一件奇怪的事:每到春天,他就莫名地情绪低落,心脏不舒服,说没遇到什么特别的事,身体也查不出问题。
他说,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应该开心才对啊?
对此,我也是一头雾水。
我们尝试自由联想,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让他说出“春天”联想到的词。
他说出的第6个词,是“高考”,而7个词,是“死亡”。
顺着这根线走下去,一段封存已久的往事被揭开。
3岁那年,父母离婚了,妈妈说:那个男人不要我们了,从此他再没见过爸爸。
妈妈没有再婚,于是爸爸这个词在他的字典里消失了,换成了“那个男人”。
高考前的某一天,他听到妈妈在打电话,声音很小地说“他马上要高考了,不太方便”。
他没有问是什么事,妈妈也没有说。
直到上大学前一天,妈妈才告诉他那晚发生的事:爸爸出了车祸,昏迷不醒,姑姑来电话想让他去看看,觉得也许他能叫醒爸爸。
妈妈怕影响他的高考,犹豫了一下,没有同意。
三天后,爸爸去世了,那天是4月30日,还在春天里。
他已经不记得爸爸的样子了,可听到这个消息,心脏突然疼了一下。
他说不怪妈妈,可那件事,却在他心里打了个结。
潜意识以特殊的方式,保留了他对父亲的爱和忠诚,那份周期性的心疼感觉,是属于他自己的哀悼仪式。
很多事,我们以为早就已经过去了,其实只是被放在了那里。
直到有一天,当我们意识到并开始处理它,它的使命才会被终结。
结束语
有位心理学家说过:每个人来到世上,身后都拖着长长的尾巴。
这个长长的尾巴,记录着一个人的童年经历、原生家庭、以及代际传递。
它平时不声不响,常以不易觉察的方式表达出来,比如反复出现的梦、下意识语言、挥之不去的念头和情绪,以及习惯性行为。
而每一次重复性出现,都是有意义的。
在它背后,不只是人性的探秘,更是被压抑的情感和情绪。
当一位妻子反复诉说她的婚姻不幸,她是在抱怨谁呢?
当一个男人总是建立不了亲密关系,他是在攻击谁呢?
当一位母亲要求女儿考名校读博士,她又在反抗谁呢?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打破强迫性重复的命运轮回,觉醒地活着。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