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床的说说 “宁要大城市一张床,莫要小城市一间房”辩题的观点

本站作者 2023-11-11 15:09:00

一张床的说说

首先,定义。

“宁要大城市一张床,莫要小城市一间房”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床和房是私人生活空间,大城市和小城市是社会活动空间。这是这句话里最关键的两对定义。

这是定义。

然后就是解读这句话。

首先,从这句话的在做什么来看这句话。

这句话在做什么。

这句话对这两对定义进行了比较。

具体比较方式是这样的:

1.城市(社会活动空间):大VS小。

2.床和房(私人生活空间):小和大。

那么比较的结果呢?

这句话依据城市(社会活动空间),选择了大城市。

这就是这句话所做的事情。

做出了一个选择:选择大城市这个社会活动空间里的私人生活空间,不选择小城市这个社会活动空间里的私人活动空间。实际意思就是说:选择大城市这个社会活动空间。

这个比较所看重的是社会活动空间。

那么我们就要分析了,社会活动空间为什么这么重要呢?

我们知道,人类活动是社会化活动,人的收入来自于外界社会,不可能躲进小楼成一统,不管冬夏与春秋,单纯看私人生活空间是不够的。

我们也知道,在城市里处于同样水平的收入,在大小城市里获得的私人空间大小是截然不同的。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在大城市私人环境更加恶劣的情况下依然选择大城市呢?

社会活动空间的对比有这么重要吗?

有。

社会活动空间决定了你的上限。

以考公务员为例,差不多的成绩,可以考乡镇,也可以考市直,也可以考省直,也可以考中央——不要以为这四个区别很大,其实竞争激烈岗位差不特别多。然而起点就会差很多。乡镇里面,乡镇长才是科级干部了。市直里面,稍微升一级就是副科,相当于副镇长。省直则很容易就是副处级,相当于副县长,市级局里的副局长。而中央里面很快就是副处。在考试的时候,考的分数其实差不很多。这是行政级别,对于学生来说,大多数时间都是一年级两年级升上来的,比较容易理解。

以演员为例,同样的演技,你在街上表演,就是乞讨,你在横店表演,就有机会红了。为什么群演们都喜欢去行业里的“大城市”,而不是在老家的闹市区铺块布往地上一跪呢?因为做乞丐是没有什么上升空间的。

社会活动空间决定了你的生活圈。

而生活圈仍然可以决定你的上升空间。

我们知道这个社会上有很多所谓的反智主义、读书无用论。这些观点的所谓论据,大多是谁谁谁出去打工挣了多少钱,谁谁谁出去做生意挣了多少钱,而你读书读了这么久,也没见挣什么钱。出去打工,肯定不会去坏地方,做生意,大多也是要出去见世面的。这些人大多数都需要一个远比小城市大得多的活动空间。比如说,贩卖小商品要去义乌,贩卖服装要去江浙,这些都是较为发达的地区,或者至少是行业里的“大城市”。而读书没挣钱的,大多是毕业以后回老家的。我想这些毕业以后回老家的人应该会注意到一个问题,就是他们上学时代最熟悉的、同样水准的朋友,好多都不在家、去了大城市。从小城市里出来的人应该会注意到一个问题,就是你当初最优秀的那些同学,大部分都不在老家。我不是说小城市不好,但是由于最优秀学生很多都流向了大城市,由此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在小城市里,主要的圈子,都不是最优秀的人组成的。

那么,当一个人习惯了在大城市生活的时候,一旦回到小城市,他会是什么感受呢?从高速公路掉进了年久失修的老旧道路。

然而事情还没有这么简单。

当一个圈子里的人都是一样的人的时候,那么唯独格格不入的那个人,就会受到排斥。很简单的例子,当聊天话题是西门庆智取潘金莲的时候,别人就具体的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而你满脑子都是金瓶梅反映了明代社会生活的经济状况,以及16世纪东亚经济格局对倭寇兴起、衰落的历史影响,结果就是别人说话你搭不上茬,别人对你的看法就是愚蠢木讷。一个愚蠢木讷的人,在这样的圈子里是不好混的。

人往高处走,能去好点的地方,自然不要在坏地方留着。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