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晚睡的说说 孩子总是睡的很晚,怎么调整

本站作者 2023-11-21 16:24:00

孩子晚睡的说说

问:1周岁的孩子晚上难以入睡,9点上床,一直到12点才能入睡。

试着调整作息规律,但是这几天晚上又是哭闹到1点左右才睡,怎么样让孩子晚上早点睡?

回答:

【理解孩子为什么晚睡】

当父母为孩子的某一个问题困扰的时候,我们很容易有的思维就是怎么样去解决他,但事实上,在想方法搞定他之前,我们要先理解孩子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

特别是那些总也搞不定的问题,我们一定要按下暂停键,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思维方式,需要父母去修炼。

通常孩子晚睡的原因是:

(1)还想要玩、舍不得睡

每一个孩子对认识世界都有无限热情,如果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愿望没有被很好的满足,那么孩子就会不愿意入睡。

很多妈妈会发现孩子在某一段时间非常抵抗睡意,每天舍不得睡、没有时间吃,只想着玩。妈妈们经常说的“放电”,也就是这个意思,让孩子充分的探索世界、认识世界之后,孩子会愿意安静下来休息,进入睡眠状态。

(2)还不够困

饿了需要吃、困了需要睡觉,这是孩子身上真切的规律,如果孩子还不够困,孩子就很难入睡。

尤其是傍晚的小觉,如果傍晚小觉和晚上的觉之间没有充足的间隔,孩子还没有困意,就会非常抵抗入睡。而且在这个时候越勉强孩子入睡,孩子就越抵抗的厉害。

当孩子还不够困的时候,不如先陪孩子玩一会儿,否则妈妈和孩子一直处于对抗状态,越对抗,越不愿意入睡。想想那些年,我们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过的小说。

(3)接受过度刺激

我们的身体有一个强大的调节机制,维持着我们的昼醒夜眠,其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激素,一个叫做皮质醇—维持清醒,一个叫做褪黑素—维持睡眠。

如果孩子接收了过度的刺激,尤其是睡前,皮质醇就会分泌过多,那么进入睡眠就会有困难。

就好像今天晚上你参加了一个非常热烈的舞会,嗨完回家之后就会感觉没有那么容易入睡,这就是因为你的身体分泌了很多皮质醇。

孩子同样也是的,睡前不适宜接受过度的刺激,比如很恐怖的故事,或者很兴奋的游戏。睡前的亲子时光我们可以选择温柔舒缓的活动,比如阅读、唱歌、讲故事。

(4)睡眠的体验不美好

睡眠,对孩子来说是一段和妈妈分离的时间。不管身体上的距离有多么的近,睡着之后进入的都是两个世界。我们需要去看看妈妈和孩子是如何看待分离的。

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在孩子的幻想中,睡着了代表着什么?代表着妈妈会离开我,我会遇到危险吗?还是代表着我只是暂时和妈妈分开,等我醒来仍然能够找到妈妈。

从妈妈的角度来看,妈妈是否很害怕和孩子分开,比如我曾经看到一个故事,一位妈妈不放心任何人哄睡,只能自己哄睡,当家里人在哄睡孩子的时候,妈妈就会非常不安。

这位妈妈小时候是被自己的爸爸妈妈送人的,被送走的那一天,爸爸妈妈以为她睡着了,把她交给养父养母,但事实上她没有睡着。而孩子的出生,激活了她的这段体验。

她时刻害怕着这样的事情会再次重复在她的孩子身上,所以她需要紧紧抱住孩子。

入睡的体验也非常重要,如果入睡这件事情留在孩子心里的体验是不美好的,是可怕的,那么孩子就会不愿意入睡。

比如一位妈妈跟我说:“孩子每天都要等到我发火才肯睡觉。”

可以想象在妈妈发火之前,心里已经积攒了很久的生气,睡前的这段时间,亲子之间的张力一直很大,直到妈妈爆发。

(5)情绪表达

睡眠是养育的一部分,当睡眠出现一些问题时,我们同时需要去看看我们的整体养育情况。

很有可能亲子之间的关系本身很紧张,睡眠这件事成了孩子情绪发泄的一个出口。

(1)作息调整

最好能够让孩子足够困了,再上床睡觉。我们可以试着把孩子白天所有的觉都往前移,从早上早一些起来开始,那么午睡时间就会提前,傍晚的小觉会提前,晚上入睡的时间自然也就提前。

也有一些妈妈会反馈,早上孩子不愿意起来,我们可以试着用吸引孩子的方法让孩子起床,比如带孩子出去玩、或者是有好吃的食物、好玩的玩具,如果妈妈只是命令孩子早点起来,孩子一定不愿意起床。

另外控制午睡的时间也是非常重要的,早起之后可能会出现午睡睡的很长,同样妈妈可以唤醒孩子。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晚上入睡的时候,孩子是足够困的。

一些孩子可能非常容易就接受作息的调整,但是一些孩子会很抗拒。如果孩子很抗拒,我们可以循序渐进,每天提前15-20分钟,用一周到两周的时间,逐渐过渡到比较适合家庭、适合孩子的作息时间。

(2)高质量陪伴

高质量陪伴是我们经常说的话题,但是做好这件事真的不那么容易。

一个研究表明,在睡前有更多有效情感回馈的孩子,夜间睡眠更好、夜醒也更少,这里的有效情感回馈,就可以理解为我们常说的高质量陪伴。

小月龄的妈妈,我常常建议肌肤接触,尤其是职场妈妈,刚开始上班的时候,孩子会出现夜醒夜奶增多,每天晚上肌肤接触可以非常有效的减少夜醒和夜奶。

对于较大的孩子,家庭可以设立专门的亲子时光,比如每天晚上30分钟—1小时之间,抛开家务、抛开手机、抛开一切,全身心陪伴孩子,有一段专门的陪伴时间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哪怕只有15分钟。

有陪伴非常重要,很多妈妈反馈,陪伴够了,孩子就会舍得睡觉了,否则孩子会舍不得睡觉。

(3)改变入睡体验

让睡觉变成一件孩子期待的事情,妈妈可以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孩子,我期待妈妈在入睡之间怎么样陪伴我”,这其实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睡前仪式。

如果每一次睡觉,都是一次有仪式感的亲子时光,我想这一定会成为孩子期待的入睡时刻,睡前仪式的重要意义之一就在于此。

(4)倾听孩子的表达

前面我们说到,孩子不愿意入睡的重要原因可能是在表达内心的情绪,因为亲子之间关系的张力,妈妈一方面需要去检视反思亲子关系、家庭关系和养育,另一方面非常重要的是需要去听听孩子的表达。

不管是多小的孩子,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妈妈可以去和孩子沟通这些部分,一旦孩子的情绪被表达、被看到,孩子就会稳定下来。

一位妈妈告诉我,当她和爸爸关系很紧张的时候,孩子一直夜醒很多,刚开始妈妈一直会在孩子面前装出开心的样子,但是似乎孩子能够感受到她内心的难过。

后来妈妈决定坦诚的和孩子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告诉孩子爸爸妈妈都是非常爱他的,只是爸爸妈妈之间的关系有一些紧张,当妈妈可以坦诚表达的时候,孩子反而安定下来了,夜醒和夜奶也减少了。

(5)建立规则

最后一部分,我们要来说说给孩子建立规则,妈妈可以温和而坚定的告诉孩子家庭的规则,比如“大家到了晚上都是要睡觉的,我们家睡觉的时间是在21点钟,现在爸爸妈妈和宝宝都要睡觉了。”一些孩子可能会抗拒,妈妈可以允许孩子表达情绪,但是仍然坚定的执行规则。

非常重要的是,全家人都需要执行这个规则,一起调整作息,和孩子一起早早入睡。这样孩子就会更好接受这个规则。

早睡早起有利于健康,当然有些时候妈妈也会有现实的原因,不能和孩子一起早早入睡,那么我仍然建议在调整作息这段时间,可以和孩子先一起入睡,等到孩子的作息稳定下来了,妈妈再改变自己的作息。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