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事的含义是什么
在许多父母眼里,能让父母少操心的孩子被认为是比较懂事的,如果还能帮助父母做些家务的,父母会觉得自己养了一个好孩子。事实上在孩子懂事的背后却有着父母所没有察觉的一面。
有些孩子确实在学习和行为规范上比较听从父母的话,但他们并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其中的关联意义在哪里?只是觉得父母的要求就得听着。因此才表现得乖巧听话。还有些孩子在所谓的“情商”方面比较有天赋,就是属于大家常说的“有眼力见儿”,会看父母的脸色做事,一切都是为了博得父母的认可,对于自己的想法反而不在意,这样的孩子也往往令父母赞赏有佳。
央视曾有个公益广告,一个约摸五六岁的男孩子因为经常看见妈妈端水给外婆洗脚,所以有一天晚上妈妈夜班回家,他吃力地端着一盆热水走到妈妈面前,请妈妈洗脚,这样的行为得到了妈妈内心的感动和赞赏。
首先广告主要是提倡言传身教的孝道作用,不可否认作为父母,确实要从小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不过仔细想想对于一个五六岁的孩子,目前他不可能真正理解自己这么做的意义,而他的行为更多地是在模仿妈妈。只有当孩子能明白自己的行为与孝道之间的联系,那时他的表现才能算是真懂事。
茉茉今年高二,从小就喜欢临摹漫画人物,如今在画漫画上也算略有心得。在暑假的时候就和几个兴趣相投的同学组成一个业余工作室,从网上接一些画漫画的任务作为暑期打工。通过一个多月的的辛苦投入,茉茉也小有收获,就决定拿着这笔钱给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她的妈妈买个礼物,于是拖着妈妈一起上街,在购买礼物的过程中,她详细地询问了妈妈的喜好,最后还把结余的钱给爸爸买了一把电动牙刷,主要考虑到爸爸吸烟后黄黄的牙齿。
懂事与否其实并不在于顺从和察言观色,而是要真正明白人、事物、行为之间的关联性。所以孩子一旦具有了这方面能力,那么才是最宝贵的。在尊重老师、孝敬长辈、体谅父母上不会再因为是父母的要求而只做表面形式,孩子会通过自己的理解构建起人与人之间行为的联系,从而自觉地发自内心的实践这些优良品质。
一、要有自己的思维意识
如今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父母们都知道个人能力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因此大多数父母们更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各种才艺,只要这些突出好像就是能力的体现,往往忽视了孩子自己的想法,而孩子们长期处于父母的安排下也可能丧失了自己的思维意识。所以尽管有些孩子书读得非常好,也能令父母感到满意,在亲戚嘴里属于懂事的孩子,但他们对自己的人生规划、人际交往、日常生活的处理都毫无主见,也没有自己想法。那么这些小时候所谓懂事的孩子其实最终将成为社会上的“巨婴”。
二、培养孩子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
培养孩子去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远比训斥、命令有用的多,孩子只有明白了才会懂事。比如让孩子理解垃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比一句别乱扔垃圾,更能让孩子从内心接受。同样的在垃圾与环卫工人之间,他们的关系又转变成人与物的关系,而孩子乱扔垃圾会造成环卫工人的辛苦白白浪费,是不尊重别人劳动的行为。还有人与人之间也是如此,幼儿园经常会发生孩子间的打闹,父母说得最多的是:“打人是不对的,而且还要被老师骂,家长也要赔钱”。父母没有让孩子去理解孩子们是要一起生活学习几年的同伴关系,要让孩子自己思考该如何与同伴相处。
三、讲故事讲透彻
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常常给孩子讲故事。其中有关于正义的、善良的、兄弟情谊的等等。如果父母在故事最后只是让孩子学着故事中人物的善行去做,那只能叫模仿,因为孩子既不理解自己为啥要这样做,也不理解故事里的人为啥要这样做。比如司马光砸缸,曹植七步赋诗,父母在故事后告诉孩子:“瞧!司马光才七岁就那么聪明”。但没有让孩子多想想救人的意义,去培养孩子一种善良的品质。“看!曹植也很聪明,短时间内就能写一篇诗歌”。可就没有让孩子理解,曹植七步成诗是建立在博览群书,笔耕不断的基础上。
懂事的孩子是在懂得道理的基础上建立了良好的品质,因此也更会明白自己行为的意义。“乖巧顺从”并不一定就是懂事的好孩子,注重孩子的德育、理清事物的关系、培养孩子的思维,才是家庭教育的核心。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