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挖苦讽刺别人的人是什么心理

本站作者 2023-11-24 13:06:00

嘲讽别人的说说

讽刺是一种说反话的交流形式。经常用于批评,比如面对工作上的失误,嘴贱的同事说:“还得是你啊,干得漂亮~”。而当你工作取得成就时,ta又会说:“好家伙,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这种表达形式通常是幽默和气愤的结合,但是每个人混合两者的比例并不一样。

讽刺在个人关系或者工作场合中都有使用。有一些人很少讽刺,但也有人句句都是嘲讽,可谓是一句人话也不说。

通过讽刺的方式,人们可以间接达成很多目标,比如把情景中的幽默用于言语攻击,也可以把直接的批评降级为隐晦批评或者不那么明显地表扬他人(Filik et al., 2015)。

研究结果表明讽刺是带有气愤的性质的,往往表现为气愤情绪的激发(Szymaniak, 2020)。

另外,讽刺往往和强烈的自恋相关(Kalowski, 2021),越喜欢嘲讽别人,就越自恋。

讽刺往往被认为是一种被动攻击形式的愤怒。往往使用者对直接表达愤怒或者其他情绪会有强烈的不适感,比如说不敢直接骂领导,就只好阴阳怪气。

通常情况下,如果被讽刺的对象表现出明显的生气,讽刺者可能会用夸张的语气进行防御,说自己:“不过是在开玩笑。”

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反应其实是一种“煤气灯PUA”式的表达,暗指错的不是嘲讽者,而是听这些话的人太过激了。

简而言之呢,可谓是又当又立~

01.识别讽刺

要识别讽刺,需要注意说话的语调、表情以及交流的节奏。研究表明关注嘴部区域的动作在识别讽刺上非常有用 (Rockwell, 2001)。

嘲讽别人的时候,讽刺者的嘴部动作会更夸张且不自然,往往会撇嘴等,透露出满脸不屑~

文字的讽刺尤其难识别。现在信息时代,社交媒体非常热门,有一些研究也开始致力于识别文字上的讽刺。但是这要求识别者对说话的情境和讽刺者非常熟悉。

同时,很多人是无法分辨别人隐晦的嘲讽的,这类人往往对自己的自我认知不足,同时又喜欢被别人夸赞,导致即使嘲讽者的阴阳怪气式夸奖和自己的现实情况完全不一样,但ta们还是根本看不出来~

这对于嘲讽者来说也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因为嘲讽者不只是完完全全的犯贱~ta们往往也会带有一些目的,比如不好意思直接指出别人的问题,就只能阴阳怪气嘲讽一番,如果这时被讽刺者没有听懂,嘲讽者便会非常崩溃,甚至觉得自己被反向嘲讽了一波~

02.集体主义,个人主义和讽刺

男性实际上比女性更经常使用讽刺,可能是因为男性更愿意掩饰自己的情感。而且男性在和同性交流时更经常使用讽刺 (Rockwell, 2009),可谓是一场酒局下来,互相既是爸爸,又是儿子。

有趣的是,女性也在和男性相处的时候更经常使用讽刺,但女性很少对女性朋友讽刺。

此外,在集体主义者(更看重集体和谐而不是个人追求)使用讽刺的频率比个人主义者低。

同样的,一项包含了344个成年人的研究发现,来自美国和墨西哥文化的个体,比来自中国的受访者更经常使用讽刺,前者个人主义文化更盛,后者则是典型的集体主义文化 (Blasko et al., 2021)。

有趣的是,三个国家的人都会报告,讽刺实际上是一种有趣的和朋友互动的方式。

03.个人关系中的嘲讽

当嘲讽中的愤怒比例更高,也就更容易理解为什么要使用讽刺了。

可以想想,讽刺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不愿意采用愤怒的形式?

当嘲讽多次出现,可能是因为它是一种防御姿态,以防止我们暴露自己的真实情感。在最亲密的关系中,讽刺也会作为一种隐藏真实性的手段出现。

讽刺实际上显示了背后的恨意,通常带有某种伤害的性质。虽然嘲讽挖苦的时候会有一时爽,但强烈的讽刺会让对方更容易受伤。如果一直嘲讽挖苦,听者就很难忽略如此多的怒气了。

这种行为会增加摩擦,并且破坏伴侣间的信任,可能会助长两者离心甚至背叛。虽然听到伴侣发火会很难承受,但如果怒气被压抑甚至会更麻烦。

要是你成为了别人不断嘲讽的对象,最好还是赶紧叫停。不这么做会进一步破坏双方的交流,助长隔阂甚至仇恨。

这种关系可能会揭示嘲讽式交流的其他方面(Bowes,2010)。在Bowes的研究中,实验的参与者被要求读一段同性之间的嘲讽式或者非嘲讽式对话。结果发现,如果参与者被要求站在嘲讽而不是被嘲讽的一方,他们会认为嘲讽的话语更幽默。

这也解释了为何有的情侣和朋友间喜欢互相嘲讽,越嘲讽越快乐。

当嘲讽在工作场合发生就更容易产生冲突,但也有不止一项研究发现嘲讽可以加强创造力和抽象思维(Li et al., 2015)。研究发现,当两者互相信任对方,嘲讽会增加创造力。

04.嘲讽的神经科学研究

识别文字上的嘲讽会激活内侧前额叶皮质(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这个脑区和镜像系统有关,涉及到人类理解其他人动作背后的心理状态的能力。

另外一项研究发现,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个体更难识别到讽刺(Shany-Ur et al., 2012)。这项研究纳入了102个有各种各样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个体,这些人被要求观看包含嘲讽的影片。

参与者表示很难理解影片中嘲讽的笑点在哪里~这项研究进一步证实,要识别嘲讽的微妙社交线索并且预测嘲讽的效果需要特定的神经系统参与。

对于看不懂嘲讽的人来说,ta们在生活中往往让别人感到缺乏幽默感,非常落伍/呆板,而且容易令人尴尬……

同时老年人,相比青年或中年被试,再理解嘲讽意图上的额能力更差。

5.使用讽刺的地区差异

一项研究纳入了208个来自纽约和孟菲斯大学的学生,结果发现,美国的北方人比南方人更多使用嘲讽。

另外,北方人也更容易把嘲讽视为一种幽默。

这项研究虽说是在美国进行的,但感觉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中国的情况,毕竟东北人的幽默感天下皆知~

虽然讽刺会说反话,但是讽刺确实会在同时传递两种信息。所以重要的是,一定要记得,除非对方非常信任你,否则别人还是有可能会把你的“玩笑”视作恶意的攻击。

但是,当一个人经常讽刺挖苦别人,还是要审视ta的内心,到底是因为什么ta需要不断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

另外,被嘲讽的一方如果感到不适,就一定得叫停,处理好相应的影响,否则只能破坏健康关系中的信任。

References:

Filik, R., Turcan, A., Thompson, D., et. al., (2015). Sarcasm and emoticons: Comprehensive emotional impact.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Vol.69, 11, 2130-2134.

Szymaniak, K. and Kalowski, P. (2020). Trait anger and sarcasm use.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54,

Kalowski, P, Szymaniak, K., and Maciantowicz, O, (2021). Exploring the links between trait anger, self-reported sarcasm use, and narcissism. Advances in Cognitive Psychology, Vol. 17 (4), DOI•10.5709/acp-0335-6

Rockwell, P., (2001). Facial expression and sarcasm. 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 93, 47-50.

Rockwell, P. and Theriot, E., (2001). Culture, gender and gender mix in encoders of sarcasm: A self-assessment analysi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Reports, Vol. 18, 1, 44-52, published online: 2009.

Blasko, D., Kazmerski, V., and Dawood, S., (2021). Saying what you don’t mean: A cross-cultural study of perceptions of sarcasm. Canadia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Vol. 75, 2,

Bowes, A. and Katz, A. (2010). When sarcasm stings. Discourse Processes, Vol. 48, 4, 215-236.

Li, H., Gino, F., and Galinsky, A., (2015). The highest form of intelligence: Sarcasm increases creativity for expressers and recipients.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Vol 131, No, 1, November, 162-177.

Uchiyama, H., Seki, A., Kageyama, H., et. al., (2006). Neural substrates of sarcasm: A functional magnetic-resonance imaging study. Brain Research. Vol. 1134, 1, 100-110.

Shany-Ur, T., Poorzand, P., Grossman, S., et. al., (2012). Comprehension of insincere communication in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 Lies, sarcasm, and theory of mind. Cortex, Vol. 48, 10, 1329-1341.

Phillips, L., Allen, R. and Bull, R., (2015). Older adults have difficulty in decoding sarcasm.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Vol. 51, 12, 1840-1852.

Dress, M. and Kreuz, R., (2008) Use of sarcasm.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 27, 3, 71-85.S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