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上扛的是责任的说说 肩上扛着的是家庭

本站作者 2022-12-12 18:51:00

肩上扛的是责任的说说

01

上面这张照片,相信很多人都看过。

2010年,重庆的这位“棒棒”冉光辉火了。(重庆“棒棒”,是一群生活中山城重庆的特殊人群,他们靠着一根棒子,帮人扛货谋生。)

照片中,他嘴里叼着一根烟,一手扛着沉重的货物,一手牵着自己刚刚学会走路的儿子。

十年后的今天,他又一次刷屏。

这一次,他成了重庆棒棒励志的典型。

作为地地道道的农民,帮人扛货是冉光辉的全部收入来源。

一年到头,除了过年休息半个月,冉师傅每天都是清晨五六点出发,下午五六点到家。

一包两百多斤的货,从一楼背到十楼,花十多分钟或半小时,挣10元左右报酬,现结。

靠着这样的体力劳动,2016年,冉师傅一家从棚户区租房,实现了市中心买房。

房子不大、不新,但有了自己的窝,一家人终于在这个奋斗多年的城市扎了根。

儿子不用再蹭厨房的灯光做作业,妻子也不用担心涨房租和漏水,不愁没地方洗澡。

这样一个平凡的人物,在2020年的开年,被人民日报、央视新闻轮番转发、评论。

伟人的故事让人敬仰,但平凡人的故事却最令人动容。

就像有网友所说:

“这才是生活原本的样子,真正生活的英雄,是当你知道生活不易后,依然坚信未来的美好,依然在疲惫之后还有英雄的梦想”。

02

冉师傅的故事后,还有一点特别打动我的地方,在于他和儿子之间的关系。

10年过去,冉俊超不再是被爸爸牵着手里的稚童,他读初一了。

他性格外向,活泼,成绩名列前茅,是班里的班长和历史课代表。

学习之余,冉俊超时常帮父亲做点力所能及的工作。12岁的他,已经可以搬起七八十斤的货物。

谈起父亲的职业,他没有自卑感:

“我爸是一个很伟大的人,他可以为了我不顾自己的身体,像他生病的时候,走路他腰都很痛,走几步他就痛得不得了,但他还是一直在那儿搬货。我很心疼他。在周末学业复习这些弄完了之后,我会去市场帮我爸,帮他扛点我自己能拿得动的货,我会让他轻松一点,让他不用那么辛苦。我对棒棒的理解是,他们凭的是自己的力气挣到的钱,它并不是一种可以被别人取笑的职业。”

很明显,对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冉俊超对父亲有着超乎年龄的理解和尊敬。

而这一切,不是凭空得来。

冉光辉夫妻都没什么文化,但他们用自己踏实勤劳的行动,成为了孩子最好的榜样。

重庆有很多“棒棒”,没有活时,他们喜欢聚在一起打牌消遣时间,而冉师傅从不参与,他一般都是坐着休息或和人聊天。

批发市场关门后,他要么回家,要么去其它地方找活干。

冉师傅每天的固定花销只有21元,两包烟加一碗面。

他对自己抠门,但只要跟儿子学习相关的花销,他不会有任何犹豫。

在长期的言传身教下,儿子明白学习是自己的真正出路,他立志努力学习,早日赚钱养家,让爸爸早点退休。

公众号闲时花开作者刘娜点评,12岁的少年能产生这样的认知,是50岁的重庆棒棒冉光辉,扛起重负和责任,爬过一道道有形无形的坡后,用坚韧的背影传递给儿子的信念。

这个信念,是比两套房子还要值钱的家庭教育。

深以为是。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爱,莫过于以身作则。

03

去年暑假有一对火上热搜的双胞胎。

两兄弟在完成本科毕业后,一个被保送到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五年直博;另一个被保送到中科院物理所,五年硕博连读。

这个暑假,他们选择到工地上帮母亲打工。

因为“我俩只有在工地上,才能亲身体会妈妈多年的辛苦付出。”

这对懂事的学霸双胞胎背后,藏着的同样是一个平凡却伟大的家庭。

有记者曾经询问过双胞胎,他们的偶像是谁?两人都说是父亲。

16年来,一家四口一直挤在李父原单位的一间 30 平米的宿舍里。

为了养家,李父每天开出租车奔波近 10 个小时。

虽然李父只有高中学历,但是他平时除了工作,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

从小到大,父亲送给孩子们最多的礼物也是书籍。

而母亲呢,每天除了操持家务,就是陪伴孩子学习,有剩下的时间都会去打工赚钱。

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你是什么样,孩子才能成长成什么样。

去年4月,火了一位宿管阿姨原梦园。

在49岁的这一年,她和儿子同时考研成功——儿子考上复旦大学,妈妈被广西大学录取。

曾经,儿子非常叛逆,成绩在全班倒数第一,还有抽动症前兆。

为了儿子的成长,原妈妈倾注了自己几乎全部的心血。

观察到儿子写作业总是很焦虑,她很快就换了一种陪读方式,拿自己的书坐在他旁边看书,而不是看着他写作业。

儿子读中学时,她考了会计师、中级按摩师等证书;后来又参加了成人高考,考取了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

当儿子准备考研时,她又决心和儿子一起考研。

她问学生要课表“蹭课”,笔记写得密密麻麻;连续700多天背单词,没有一天懈怠。

为了平衡工作和学习,她每天至少要在家学习3个小时以后再去工作,休息日更是学习10小时之久。

在这样的以身作则下,儿子改掉了注意力分散的问题,也狠狠逼了自己一把,最终考上复旦大学研究生。

童话大王郑渊洁曾只上过小学四年级,后来从孩子出生起就开始拼命写作。

当着孩子的面,一个人把《童话大王》月刊写了28年。

他说:“这样做,就是要让孩子目睹,父亲是如何让一贫如洗的家变得富有。”

网上有句话说:

三流的父母当保姆,二流的父母当教练,一流的父母当榜样。

仔细想想真的如此,每个孩子对世界的理解,做事的方式,对生活的态度,大多都是从父母身上习得的。

在孩子的教育上,身教永远比言传更重要。

有多少父母一有时间就躺在沙发上,刷手机,玩游戏,却成天抱怨孩子不爱学习,没有别人家小孩懂事?

现实是,想要有个别人家的孩子,你得先成为别人家的父母。

04

之前看综艺《变形记》,会发现家长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我实在是管不了他了,就送来节目改造!”

但是随着这个节目开播多年,很多人都发现了一个问题:

最值得“改造”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

比如,主人公张晟骏的父母,他们的教育原则是“棍棒底下出孝子”。

从没想过跟孩子好好沟通,倾听一下孩子的想法。

认为孩子“不听话”,只有一种方法——打骂,用暴力逼迫孩子屈服。

还有一个主人公李锦鉴的父母,则是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包袱。

在孩子小的时候,把孩子扔在老家。等孩子长大后,仍然不想管,懒得管。

只要出现问题,就想着用钱解决。

孩子不想参加节目,父亲又一次祭出自己的大招:给钱。

一把孩子送走,就觉得自己如释重负。

孩子顽劣,父母就把希望放在一个综艺节目上,企图通过一个人生中的偶然事件,彻底改变孩子的性格,脾气。

却从未想过反思自己,改变和孩子相处的方式。

这难道不是一种天方夜谭?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曾对790个不同年龄和阶层的孩子跟踪调查,研究发现:

当父母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孩子的教育时,孩子的学习成绩、心理素质等各方面都会得到飞速增长。

杨绛发表过这样的观点:

我体会,“好的教育”首先是启发人的学习兴趣,学习的自觉性,培养人的上进心,引导人们好学,和不断完善自己。要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受教育,让他们潜移默化。这方面榜样的作用很重要,言传不如身教。

真正好的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不在于物质的富裕,而在于父母的以身作则。

以上是关于“肩上扛的是责任的说说 肩上扛着的是家庭”内容的介绍,如果您喜欢,欢迎收藏并分享给更多的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