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值得」这个感受,心理学上有没有什么科学的解释
先谢邀提升逼格
@钟文昊
准备从3个维度讨论这个问题。当然“价值判断”这个课题太大,也许三个维度远远不够,所以当我发现这个问题如此巨大之后,我已经开始后悔保证在这周末写完了……
1. 从人类的思维方式入手:习惯 、直觉 与 推理
“值得”这个判断是相当复杂和高级的。复杂和高级就意味着人类的大多数行为用不到价值判断,而是服从一些低级的、习惯性的、不涉及判断的、强制性的、生物性的过程。举几个例子:
长期养成的习惯和爱好(上完厕所擦屁股,睡觉时左侧卧)
随机的、无关紧要的行为或选择(用完计算器随手扔到左边,无聊的时候随手抄起一本书,先游500米蛙泳再游500米自由泳,吃火锅的时候点了鹅肠藕片虾滑肉肉肉肉……)
必须要做的工作或长期职责(今晚你去站岗)
社会规则/普世价值带来的默认选择(给孕妇让座)
当然,在一些习惯性的行为中,通常也涉及到一些判断(你的脑子无时无刻都在转),但这些判断通常只在一瞬之间,你几乎意识不到你思考了。其实,人类的思维过程可以简单分为两种——直觉和推理,那么人类的大多数行为和判断是由直觉带来的,而不是推理。
直觉系统反应迅速,不太受意识控制,是一种基于关联的思考方式,消耗非常少的精力,并且可以同时处理多个事件。
常见的心理书籍都会提到一些思维定势(不一定有害)和偏见,如
首因效应:一串事件/选择中,第一个发生/出现的印象最深刻,容易成为最后的选择
近因效应:一串事件/选择中,最后一个发生/出现的印象最深刻,容易成为最后的选择
证实偏见:想到一个观点后,更倾向于找支持这个观点的论据(而不是驳斥这个观点的论据)
可得性启发法(Availability Heuristic):基于想到例子的容易性,来判断事件的可能性和频率。比如,因为想到医闹事件非常容易而判断医患关系非常不好;再比如,因为想到“中学生因恋爱而致怀孕”的例子非常容易而反对早恋。(媒体对人类的判断影响真的蛮大的,是吧?)
代表性启发法(Representative Heuristic):基于个体与某群体的相似性,以及群体所具有的特征,来判断个体的性质。比如,因为程毅南受过高等教育又从事金融行业,所以他应该很聪明;再比如,因为程毅南学过心理学,所以他是个心理医生(这是错误的)。
(上面两个中文翻译实在太差了,有更好的翻译吗?)
公正世界假设: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一个人为他所遭受的境遇负责。
等等等等
恐怕,习惯迫使选择的最好的例子,来自微软。曾几何时,微软在中国大陆的销售微乎其微,但几乎人人都用Windows和MS Office——盗版横行。其实微软中国早就成立了,但他们似乎采取了一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虽然时有抗议,但对广大中国消费者来说,基本上是“天高皇帝远,贵国没版权”的态度。不过随着国家慢慢强调创新型经济,微软也适时地跳出来严抓版权,打击盗版Windows和MS Office,技术手段也不断升级。这时候消费者面临抉择:是付费,还是转移?大多数消费者最终还是妥协于自己的习惯:买正版。很多央企和政府部门甚至不得不在微软有后门、会泄露机密的情况下,依然妥协选择采购微软,同时不接外网。为什么?Linux不会用,还是习惯用Windows。
如你所见,你对日常生活中事物的判断,很可能会通过非常简单的关联,就轻易地说出“是”或者“否”,甚至来不及仔细思考。比如很多家长因为非常容易想到“医闹”而阻止孩子学医,认为不值得为了一份工作豁出性命。再比如类似“暴雪出品,必属精品”、“索尼大法好”之类的口号,会让大家认为某公司、某品牌出的产品必然值得买,而缺乏必要的试用、性价比分析等等过程。我们的生活充斥着来不及思考和研究而做出的判断。
那你要问了:理性思考的时候会怎样呢?
2. 从理性思考和推理的方式入手:“理性”的价值判断
在知乎上待久了,发现大家的言论呈现一种现象:学社科的不太相信绝对理性的存在,学心理的尤其不相信。我觉得我大致也是这么想的:一个人的思考受太多东西左右,就算是客观量化结果,也可以通过调整各种假设、参数和模型来改变。
以一个大家公认的需要理性思考的场景——买房,来讲讲传统的估值步骤:
理论框架:房价由供求关系决定
估值模型建立:一年后的房价=现在的房价*(1+买房需求与供给的变化)*某个参数
根据发达市场/相似市场/历史数据/个人经验/他人经验等确定参数
放入自变量(现在的房价,买房人口的变动,房屋面积供应量)
求出结果
发现了吗?这个模型中有太多东西难以确定了。首先,理论框架就未必是对的,有的人说可以依照当地政府财政状况和对土地出让金的依赖程度来预测房价;其次,就算短期到中期房价由供求关系决定,但这个市场未必敏感,价格波动可能具有滞后,而且很可能存在泡沫破裂的一泻千里;再次,那个参数就非常难确定,到底通过何种方式确定的参数最适合此次估值呢?最后,自变量数据去哪找?哪个口径是最有效的呢?官方发布的统计结果是否准确?
做为一个搞投资的,我工作中最核心的部分就在于“合理”估值。那就从一个经常涉及到现实市场中重大商业决策的“估值专家”的角度上(可能不是这个市场上最好的专家,但至少是个有经验的专家),告诉大家一个残忍的事实:尽管我极力追求准确,但很多时候不得不拍脑门。(相信客户大人们会理解的)
(另一个残忍的事实是:高频量化交易中,赔的人多,赚的人少)
房价还算有一些数据可参考,而生活中很多事是没数据可参考的。苹果手机好使还是安卓手机好使,跑分完全不重要,个人习惯和审美反而很重要。打LOL或DOTA的同学们在出装备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双方阵容,也要考虑当时局势,阵容和局势如何量化呢?18块一份的黄焖鸡米饭和15块钱的麦当劳超值套餐吃哪个更划算?
生活中实在有太多的参数难以估算了,就算我们尝试理性,还是总会被非理性因素影响。
3. 从非理性的影响入手:又回到了直觉和感受
再回过到房价,大家回想一下,谁TM买房还算估值模型啊?!?!
我觉得,大多数人是这么买房子的:我需要买房子了。感觉房价还要继续涨,所以不能等,最好现在就买。然后我希望住在XX地方,听说那片有几个小区不错。然后转几个楼盘,直观感受阳光和环境。在房东或售楼小姐的轮番忽悠后,将脑海中那个渐渐浮现出来的楼盘确定下来。然后根据自己的支付能力确定一个价格。买。
这个过程中,非理性的因素就太多了。首先,房价未来还要涨你是听谁说的?做过估值模型吗?为什么认为住在XX地方好呢?算过交通费用、学区质量、邻里结构吗?看房那天阳光好吗?自己的心情又如何?有没有房子其实不错但没怎么打扫好的情况?房东和售楼小姐的忽悠能力有差异么?做过社区住户访谈吗?把所有选择考虑进去了吗?最后是不是因为自己实在跑不动了所以就定了?
对于更广阔的生活场景,其实我们每个人从小到大都形成了一套判断依据和尺度,我们称之为“价值观”。价值观可能来自于天生性格、家庭、教育、特别的经历等等,价值观是相对稳定的,负责大方向上的判断。而具体到一个生活场景,我们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在具体分析的过程中,依然要受到性格、智商、心情、目的、信息源、周围人、媒体等的内部或外部因素的影响。我们神奇的大脑可能会在综合各种思考过程后,形成一个意念,告诉你该如何做。但这个过程极其复杂,掺杂着理性、非理性、以及一些你根本无法改变的事。
但是没关系,人类有一种强大的心理调节能力:一旦做了选择后,就会合理化自己的选择(跟证实偏见有点像)。合理化的作用主要是降低自身焦虑,提升自我评价,保持心理健康。大多数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做的选择是值得的,有舍有得的时候也是值得的,甚至只有舍的时候也只是运气不好但整件事还是个值得的体验……所以很多时候,“值得”的感受来自于先做了某件事,再用结果(任何结果)来解释自己选择的正确性。
有两本书,《怪诞行为学》和《怪诞行为学2》,非常好地讲解了人在决策过程中可能受到的非理性影响(英文书名挺棒的,Predictably Irrational和The Upside of Irrationality),强烈推荐给希望进一步学习的同学。
再进一步学习的话,就去读个心理学本科吧。这个问题,基本上覆盖了心理学的大多数研究领域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