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队形的说说评论 心理学如何解释评论中「保持队形」的现象
谢
@刘柯
邀~
保持队形的评论区何以存在?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解释。
一、曝光效应:有时看到大家都在刷同一句话,就莫名地觉得有点意思。
曝光效应(the exposure effect or the mere exposure effect),又谓多看效应、(简单、单纯)暴露效应、(纯粹)接触效应等等,它是一种心理现象,指的是我们会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社会心理学又把这种效应叫做熟悉定律(familiarity principle)。对人际交往吸引力的研究发现,我们见到某个人的次数越多,就越觉得此人招人喜爱、令人愉快。
曝光效应的作用体现在:如果我们对某句话本身并不厌恶,那么随着它不断地曝光在我们面前,我们就会对它产生偏好。差不多是「虽然不太懂,但感觉挺有意思」的感觉。
比如那句「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
二、完形倾向律
完形倾向律是指:人们倾向于尽可能把被知觉到的东西呈现出一种最好的形式——完形,而完形是知觉进行了组织建构的结果或功能,是能动的整体。在特定的条件下,视知觉将对象组织得最好、最规则,从而形成具有最大限度的简单明了性的完形。
因此我们即使不愿意跟风,也很少会去破坏队形。
三、降低风险的策略
当我们不知道说什么时,有人给出了一个恰到好处,点到为止的评论。于是我们也纷纷复制,作为一个保险的策略。
当然,在这其中也有一些其他的影响,比如从众心理、幽默的组成形式等。但我在想另外一个问题:
如果按照上述解释,评论区里保持队形应该是俯拾皆是,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为什么?
接下来,我给出一个我的假设。
在我们的经验中,似乎保持队形多见于网络,但最壮观的「保持队形」,恐怕要属足球场上的墨西哥人浪。
*墨西哥人浪。球迷在看台上有次序地举手站起再坐下,形成波浪在看台上舞动
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时,看台上的人浪令人印象深刻。它是球迷发明的一种为自己球队加油的方式,在早期是比赛沉闷时球迷为了烘托气氛的行为,其中也包含着一定的自我排解。
事实上,观众席和评论区是很相似的:
来或者不来,都取决于观众的自由意志;
观众可以对战局施加影响,但不能左右;
研究证实,只有观众足够多,人浪才会产生;
人浪不需要严密的组织,只需领头人带头,就会自发传递下去。
通过并不严谨的观察,可以给出一个初步的假设:评论区保持队形属于一种烘托气氛和自我排解的行为,多数内容都涉及自我表达,较大可能发生两种情况下:
有一定的人流量和关注度,但内容相对贫乏,比较沉闷;
内容本身就起到了带头的作用。
这里举一个例子。几天前唐缺写了一个回答,评论中就刷起了队形:
*来源:阴阳师肝一只6星式神是什么体验? - 唐缺的回答 - 知乎
唐缺作为14W粉的大V,问题本身也有接近400关注。人流量和关注度√
作为自带图库的男人,这次的图库并没有给我们带来眼前一亮的感觉。内容相对贫乏√
「o( ̄ヘ ̄o)☞ᗒᗒ 你走」这一颜文字生动传神地表达出了围观群众的羡慕嫉妒恨。自我排解√
感谢评论区「你猜猜看」提供的另一个例子,再次验证了我的假设:
*来源:真正的 IT 男是什么样的? - 罹未央的回答 - 知乎
该问题有10663人关注,1109个回答。人流量大√
该回答观感普通,仅有119赞。内容相对贫乏√
「看完,我敲代码的心不淡定了」抒发了读者的感受。自我排解√
感谢
@一枚叶子
同学提供的另一个例子:
*来源:一些企业为了赚钱使出过哪些恶心人的招式? - 召少的回答 - 知乎
它虽然符合人流量大、自我排解的要素,但内容短小精悍,赞数也说明了并非内容贫乏。这个评论区其实可以算作一个特例,因为内容明显区别于其他两个例子,反而和666、破乎服差不多,表达的是对答主的膜拜。
当然,同一种行为背后也会有不同的含义。人浪在中国,就变成赢两球以上的庆祝行为了;而同样是保持队形,有的是自我排解,有的是刷梗(就你图多、祥瑞御免、两句诗),有的是不约而同(666)。
P.S. 保持队形的评论比较难找,如果你找到了有队形的评论,欢迎留言或私信告知我共同探讨。
从【社会认同】的角度来看,当我们看到群体做什么,我们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不假思索地追随。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社会认同感是指个体对自己作为某个或某些社会群体的成员身份的认识,及附加于这种成员身份的评价和情感方面的意义。当个体将自己归属于某一群体之后,会对该群体的文化和价值观产生认同和内化,进而利用组别持征来定义自我和他人的特征。[1]
【保持队型】的现象,其实是一群人在“玩梗”。这些梗和保持队型的留言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群体的划分,留下相同队型的留言,意味着你理解和认同这个相同留言的字词含义与情感内涵,你是这个话题中相同留言的群体的一员。
当我们与群体内的其他成员在情感上发生共鸣(赞同该留言内容,并且复制粘贴形成队形),表现出相同的情感,一致的行为以及所属群体的特殊的准则时,我们就越认同自己所在的群体,也越能获得群体认同感。
尽管我们可能自己意识不到自己正在形成群体,但社会认同理论认为, 个体会自动地将人进行社会分类, 并明确自己所属的群体, 以所属群体身份定义自我。你也可以理解为,当我们进行【保持队型】的留言时,我们正在形成群体。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 个体会自动地将人进行社会分类(social categorization), 并明确自己所属的群体, 以所属群体身份定义自我(Tajfel & Turner, 1979)。
个体对群体身份的觉知、对群体的心理归属感及对群体共享价值信念的肯定都是群体认同的构成要素。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 许多群体现象都与群体认同密切相关, 如内群体偏爱、外群体贬损、群体刻板印象、种族中心主义、群体合作和利他主义等(Tajfel, 1982)。
个体对内群体的认同越高, 自我概念中的群体性与社会性越发凸显, 就会越倾向于以群体成员的身份行事, 表现出与群体身份相符的行为。[2]
还有心理学报告指出,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信息能够让人减少寂寞感。在社交媒体上发言和分享的过程中,我们会获得更多与其他人互动的机会。而与他人一致的发言、加入到【保持队型】的行列中,也能减少寂寞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获得群体认同感。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原因可以解释这个现象:
1.【保持队型】能够让我们建立和加强与他人的联系,表达我对他人的认同,以及让更多人认同我的认同(没有在套娃);
2.定义自我。群体认同是一个人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我们自愿加入某个群体时,我们在表达自己符合这个群体的某个/些特征。
3.当我们对内群体的认同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时, 群体信念与目标引发个体共鸣的可能性也为之增大, 个体会倾向于像群体的典型成员那样去行动;同时, 为了遵守内群体规范, 个体也会表现出行为趋同模式。
参考
^[1]党健宁. (2015). 不同来源自尊威胁对内群体偏爱的影响. (Doctoral dissertation, 陕西师范大学).
^[1]殷融, & 张菲菲. (2015). 群体认同在集群行为中的作用机制. 心理科学进展.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