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从众的句子(「从众」与「拒绝从众」)
前言:
今天用长篇文章来聊一个话题「从众」。
从众、盲目从众、拒绝盲目从众…这是我们能经常看到的字眼。
我们熟悉这些词语,但我们未必了解它们的真实含义,我们可能从未在这方面深思过。
比如说,从众是坏事吗?
如果你认为从众是坏事,那么你的理由是什么?你有充足的理由能证明它是坏事吗?
不能用“从众不好”得出“从众是坏事”的结论。
但很多人都是这样想的:因为从众是坏事,大家都说从众是坏事,所以从众是坏事。
这种很搞笑的思路确实是很多人心中的想法,他们真的是这样想的。
从这方面讲,他们认为从众不好,这本身就是一种从众。
因为他们不是通过自己得出的结论,而是直接听信了别人的话,直接挪用了别人告诉他们的结论。
别人说从众不好,所以他们也得出结论:从众不好。
别人说拒绝盲目从众,所以他们也得出结论:拒绝盲目从众。
不经思考就接受一个结论,这本身就是一种从众嘛。
「从众」指的就是「未经思考就跟随潮流、模仿群体的行动」。
这里的重点有两个,一是跟随、模仿,二是未经思考。
当我们提起“从众”这个词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有“未经思考”的嫌疑了,我们向来都是“拿到一个词就直接用”,而不是先思索一下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它有哪些用法…
当我们提起“拒绝盲目从众”的时候,我们实际上已经在“盲目模仿”了,因为我们没有思考过“为什么要拒绝盲目从众”,我们是直接接受了这句话,直接采纳了这种建议。
这种“拒绝盲目从众”,它本身就是一种盲目从众。
因为我们是没有经过思考的,我们仍然在照搬别人的结论,我们仍然是“别人说啥就是啥”。
「从众」本身不能构成「好」或者「坏」,它说不上好和坏。
只有当「从众行为」引发影响后,我们才能做出「基于影响、基于后果」的判断。
如果从众带来的影响是正面的,它就是好事。
如果从众带来的影响是负面的,它就是坏事。
「从众」是好是坏,必须基于它的影响和后果来判断,而不是“我觉得好,就是好;我觉得坏,就是坏”。
历史上有过一次盲目从众带来悲剧的例子。
某银行门口发生了一起意外事件,导致许多人驻足围观。
新的路人路过银行附近的时候,他们看到了银行门口围着许多人,他们以为发生了银行快破产倒闭了,所以大家都在抢着兑换现金。
于是这些新的路人蜂拥向银行,抢着兑换现金。
新的路人进入银行后,银行门口那些驻足围观的路人以为银行出问题了,于是他们也急急忙忙的进入银行,去兑换现金。
此时银行门口已经“人山人海”了,其他地方的路人看到这里密密麻麻的人山人海,同样以为银行出问题了。
于是其他地方的路人也都赶过来兑换现金。
一般来说,只要大家陆陆续续的存钱、陆陆续续的取钱,银行的资金周转是正常且健康的。
A来存钱,B来取钱,银行把A的钱转给B,这是健康的资金周转。
如果大家都急急忙忙的只取钱不存钱,银行的周转资金就会出现问题。
A来取钱,B也来取钱,C也来取钱,大家都来取钱,此时即便耗光银行的库存资金,它也无法满足取钱的总需求。
由于大家都在取钱,所以即使银行没有发生问题,它最终也变成了问题。
在这个事件中,这样的从众是坏事。
还有一次小规模的从众事件,这次事件反而带来了一些好处。
常年远离海边、不了解大海的人,他们不知道什么叫做“涨潮”和“退潮”。
这些人去海边旅游后,由于缺乏相关的知识和经验,他们对大海的退潮和涨潮不够警惕。
大海在退潮之后会露出大片的沙滩,在涨潮的时候则会迅速的重新淹没这些沙滩。
海水涨潮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只需要一小会儿的时间就能从远方重新淹没到你的脚下。
在这种情况下,外地缺乏经验的旅客很容易因为“没能察觉涨潮”而被困在里面(旅游景点内可能设有安全设施,但靠近旅游景点的普通岸边就没有了)。
但这种事并不经常发生,为什么?
因为旅客们看到其他人都开始向岸边撤离,他们也会跟着一起撤离。
在这种情况下,这样行为哪怕是盲目的从众,它也明显的带来了好处。
如果大家都非常理性,看到别人都开始向里面撤离了,大家仍然决定留在这里继续玩耍,那么问题可能会变得更严重了:海边多出了许多需要被救助的人。
因此,我们应该以「从众所带来的影响和后果」来判断从众的「好」与「坏」。
倒不如说,如果我们不用这样的方式来判断从众的好坏,我们还能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判断它呢?还能用什么样的理由来论证它呢?
总不至于“因为看从众不顺眼,所以认定它是坏事”吧?
没有这种道理的。
上面说的是「从众」,这里再说说「拒绝从众」。
如果说,「从众」是未经思考的模仿他人。
那么「拒绝从众」就是经过思考之后,决定不模仿他人。
听起来不错,但这里仍然存在问题。
因为很多人的思考建立在这样一个前提上:「从众是坏事」。
他们直接认定「从众是坏事」,然后思考:因为从众是坏事,所以我要拒绝从众。
这就是典型的“前提错了,所以结论也错了”。
这会导致一种常见的现象:单纯的为了「不从众」而拒绝一些事物。
比如说,前一阵子有一部电视剧很火,叫《觉醒年代》,夸赞这部电视剧的人很多。
有些人没看过这部电视剧,不了解电视剧的内容,不知道这部电视剧到底好不好。
他们觉得网上的那些夸赞都是跟风夸,是有一些人起了一个“夸赞”的头,后面一群人就跟风夸,这是从众行为。
许多人跟风夸赞电视剧之后,这引起了更多的人去看这部电视剧,这些“更多的人”也是因为“从众跟风”才看的这部电视剧。
他们觉得从众是不动脑的表现,所以他们讨厌从众。
同时,他们认定:看这部电视剧是从众,夸赞这部电视剧也是从众。
所以他们拒绝看这部电视剧——看电视剧就等于跟风,跟风就等于从众,从众就等于自己不动脑…
在极端的情况下,有些人还会鄙视从众的人,他们会从“从众的人”那里得到优越感。
“别人从众,我不从众,我比他们优秀”。
这些人会通过「故意唱反调」的方式来彰显自己的存在。
比如说,当大家都夸赞《觉醒年代》这部电视剧的时候,有些人就跳出来以一种“鸡蛋里挑骨头”的态度,在这部电视剧里挑毛病,左讲右讲都是“这部电视剧没那么好啊”。
一部电视剧好不好,得看了才知道,得亲自去了解了解才知道——换成其他的作品也是一样的,得亲自了解过,才能下结论。
很多人不了解作品,仅仅是因为“大家都在看,所以这是跟风”这种理由,就直接得出了“作品不好”的结论。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本意“拒绝从众”是好的,但它所带来的效果却是坏的。
因为它事先就直接认定「从众一定是坏事」,它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后续的判断。
前提条件错了,其结果就很难是正确的。
最后聊聊我的看法。
大家不需要在「从众不从众」这种事上过度纠结。
一是因为生活之中难免会有从众的时候,想要完全不从众也不现实。
二是因为从众是好是坏,这取决于它带来的影响、它导致的结果。
与其纠结于“我该不该从众”,不如直接换个更精准的角度去思考:如果我在这件事上从众了,我会得到怎样的结果?这件事对我是好是坏?这件事对别人是好是坏?
从众的最低限度是:经过基本的思考,发现这件事对自己没什么坏处。
比如说新出了一款游戏,大家都在玩。
你要不要玩玩看呢?
如果你的时间比较充裕,玩游戏会占用你的一点时间,但这不会对你造成什么损害,你就可以玩。
哪怕你是跟风玩的,这件事对你也没有坏处。
从众的底线是:经过基本的思考,发现这件事有较大的概率对自己造成损害。
比如说,你玩了一款新游戏,你发现大家要么在游戏上花费很长时间、要么氪金充值很多、要么既花时间又充钱。
这时候,你也想在游戏上花很多时间,或者充值很多钱。
这就可能会对你造成损害,比如说游戏占用你太多的时间,影响你的日常生活。再比如你在游戏上充了很多钱,导致你最近一段时间只能用泡面充饥…
如果从众的结果很可能会对你造成损害,你就应该尽量避免从众。
跳出「从众不好」的误区,直接去考虑「从众对我的影响」。
这也算是一种“直达本质”的做法了。
不要管“从不从众”和“从众是好是坏”,对你有好处你就从,对你没好处就不从。
少思考“对错”,多思考“利弊”。
是利弊决定对错,而不是对错决定利弊。
就说这些吧,希望这篇文章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我是橙子会变甜,今天是每日更新的第494天!
喜欢的话,点个赞吧!
除此之外,我办了一个社群,感兴趣的请点这里「2022年成长社群招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