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子手怎么形容 如何当一名出色的段子手
我是黄西,黄瓜的黄,西瓜的西。
很多人认识我,是因为在网络上看过我一些脱口秀,包括像去美国最火的深夜脱口秀节目《大卫·莱特曼秀》,以及当年在美国白宫记者年会上的脱口秀表演。
那次表演甚至在美国的演讲组织里被当作教材,这次我来这边讲一下怎么幽默。
智慧话语:人人爱听聪明话
利用共情: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创造意外:创作笑话就像是在写悬疑小说
妙用夸张:小强啊,你死得好惨
即兴现挂:你的发型好像特朗普
有备无患:我是中华段子宝库
化解尴尬:尴尬点,再尴尬点
智慧话语:人人爱听聪明话
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幽默看起来充满智慧呢?
我开始讲脱口秀的时候效果很不好,坚持了三四年以后碰到一位在这行干了 20 多年的老司机。他看了我的表演后跟我说, 黄西你的段子需要人想一想再笑。所以你应该放慢速度讲,讲完之后给观众一些时间去琢磨琢磨。
我听了他的话, 一点一点地形成了我的冷笑话风格。很多人对我形成的认识也是,我是一个说冷笑话的人。在这个过程中我进而明白了一个道理:大家爱听笑话,但更爱听智慧的笑话。
某种程度上,智慧是解决自卑的底气。它与自卑是此消彼长的。智慧多一点,自卑就会少一点。而那些能说出智慧笑话的人,已经将自卑死死踩在了脚下。
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试图分析了一下。
一、世人都有智力崇拜症。
人的一生,通常是被他人用智力来评判的。从这点看,智力有很功利性的一面。
小时候,大人夸你会说:「哟,这孩子聪明啊,长大一定有出息。」看看,聪明与否直接决定了你未来能否成功。
到了成年,大家在不认识你的情况下,首先拿来判断你的东西是什么?学历。找工作,学历是个门槛;找对象,学历是个砝码;现在就连给孩子找个好学校也得看学历——「对不起,我们这的家长都是硕士以上学历,您才本科毕业,所以是不是考虑给孩子换个学校?」
很势利,也很现实。
从某种程度上说,我的成功是沾了「人人都有智力崇拜症」的光。
到了老年,那就更容易沾光了。在很多人的眼里,老者等同于智者。你要是留个白胡子,减减肥,走起路来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那大家简直就把你当做活神仙一样崇拜。
但最近几年,在美国一直有「反智」倾向:大家觉得有头脑的人不够酷不受人待见。大部分学校里的学霸被叫做 nerd 甚至是 geek (极客的由来),是不受异性欢迎的另类,甚至有些学校里如果你交作业会挨揍。小布什、川普这样的人能当选美国总统和这种「反智」倾向不无关系。尤其是川普,他说话和美国小学四年级学生水平差不多。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之一就是智慧,所以这种反智倾向对大多数中国人是不利的。
不过所有的事情都是物极必反。随着高科技产业的发达和民众教育水平的提高,目前也有更加认可智慧的倾向。《生活大爆炸》《硅谷》《小谢尔顿》等关于学霸的剧变得非常流行。甚至有一个新词儿叫做 Sapiosexual, 认为有智慧的人性感。
二、聪明的笑话看起来更高明。
人最怕的不是被别人打倒在地,而是怕被人说自己傻。身体上的弱势造成的创伤是身体上的,可以修补,回头还偷偷骂打人者一句「傻大个」和「有勇无谋」。
但智力上的弱势却会造成心理和精神创伤。因为智力是无形的,所以大多数人都觉得在这方面其实都差不多,即便你受教育的程度高、见识广和语言能力强,一般人也不会觉得你比他聪明。
所以,那些骂人的话大多与智商有关:傻叉、笨蛋、蠢货、神经病、脑子进水、弱智……等等,好像这样骂人能建立起自己的智商优越感似的,从而得到精神满足。
表现在笑话上,就是智慧的笑话看起来更高明。而能「听懂」高明的笑话,说明自己也高明,从而产生精神愉悦。
三、那种比谁嗓门更大的喜剧表演方式或许已经过时了。
曾几何时,我们的舞台上流行那种谁嗓门大谁就厉害的喜剧表演,比如春晚上的小品,那好家伙,真是上台的一个比一个嗓门大。我每年除夕夜都睡不好觉,只要一闭眼,就会被电视里的小品演员喊醒了。关了电视,邻居家的电视又喊起来了。
有一年,有个春晚的导演来找我,说能不能准备一段脱口秀上春晚表演。我认真准备了好几个月,结果最终连初审都没通过。他们给出的意见是,黄西,你怎么就不喊呢?
美国脱口秀有几十年的历史,在我的印象里,没有几个人是靠喊红起来的,因为只要一喊,大家的注意力全在你的嗓音上去了,对内容的关注就会降低。有句话说的是「有理不在声高」,说笑话也是同样的道理,「好笑不在声高」。
随着观众素养的提高,大家越来越希望听到一些有质量有内容的笑话,脱口秀就是一个很好的形式,它试图将肢体表演的部分减到最低,而让观众更注意笑话的内容,于是,那些充满智慧的笑话也就建立起了优势。
分析了这么多,接下来我要说到重点了。既然人人都爱听聪明的笑话,那么那像我们这种自信心不足的人要怎样才能说出充满智慧的笑话呢?
方法一:学会说潜台词。
就像那些光靠嗓门大来搞笑的喜剧已经过时了一样,那些太直白的笑话也渐渐乏味了。有时候去开策划会,大家最喜欢说的一个词叫「直给」,意思是你要表达的东西要直接给到观众,否则观众听不懂。
我觉得这是一种典型看不起观众的观点。事实证明,观众的智商比你想象得要高得多,而且成长极快,口味也逐渐被培养得越来越刁。尤其是喜剧,好比你要是再用十年前那套搞笑方式去拍电影,绝对票房惨败。
笑话也是一个道理,你要把对方想象成和你智商一样、甚至更高的人,这样你对自己的要求也会更高,说出来的笑话自然也就智慧含量更高,而这样的笑话往往也是含蓄的、不直给的,包袱背后通常会有潜台词。
举个例子。
我当年在美国记者年会上曾说过这样一个段子:我希望我儿子能学会两种语言,一种是英语,一种是汉语。于是我儿子就问我了:「爸爸,为什么我一定要学会这两种语言呢?」。我告诉他:「假如有一天你当上了美国总统,你可以用英语来签署法律条文,再用汉语来和你的债权国谈判。」这个段子是明显有潜台词的,因为当时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听的人如果知道这个信息点,自然就会心一笑,同时觉得你的笑话很有智慧。
方法二:控制节奏,注意留白。
我常常觉得,好的笑话是合作出来的。什么意思?就是我说一个笑话,仅仅只完成了一半,另一半需要观众自己脑补画面。
如果我们把说笑话比作画画,那么,我建议大家尽量不要画那种毛孔毕现、以假乱真的写实画,而要画那种写意留白的中国山水。要想办法开启观众的联想能力和反应空间。
比如这样一个段子:
我相信出差最痛苦的事情不是同屋的同事睡觉打呼噜,而是他打的呼噜是没有节奏的。打呼噜是个很具象的行为,但没有节奏地打呼噜大家却没有见识过,脑子里一补画面,而且仿佛还有不规则的声音在耳边起伏,顿时就会觉得这笑话很有趣,也很有智慧。
方法三:让自己笨一点。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大智若愚,意思是那些看起来笨笨的人往往有大智慧。这话充满哲理,本身就蕴含着智慧,呈现在笑话上,其实就是制造反差。
我的喜剧形象常常是那种木讷、情商很低的理工男,通过我的嘴说出来的那些笨笑话,往往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举个例子。
在美国,我曾经试图去向漂亮女孩约会。我问她:「你愿意周末和我一起去看电影吗?」她说:「NO!」我接着问:「你确定吗?」因为 NO 在化学里也有一氧化氮的意思。
还有一个是我当年报考北大没考上,我的邻居家孩子考上了。还给我写信说北大宿舍里竟然有蟑螂。我一听气坏了:「它们是怎么进去的?!」
不通人情、情商很低、直来直往、嘴笨反应慢,这些都貌似是笨人的表现,然而从这个角度去说笑话,只要精彩,别人就会对你刮目相看,这时你的木讷就成了你的优点,因为你让他们看到了智慧的光芒。
说来说去,对于能否说出聪明的笑话,其实就只有一条禁忌:千万不要自以为聪明。刻意表现的聪明和智慧,往往就是愚蠢。
利用共情: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点燃自卑情绪的导火索通常是尴尬。
有的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一种状况,就是我们说的笑话无论自认为多好笑、表达得多到位,但对方就是不笑。用一句流行话说,就是对方没 get 到你的笑点。有时候对方还说一句:「对不起,我的笑点比较高!」这种情况会相当尴尬,就好像我们跟傻子似的,很可能在一瞬间,我们就会从自信满满跌落到自卑的泥潭里,接下来彻底不会说话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很简单,因为你的笑话内容或情感点对方不关心。用心理学的说法就是,你的笑话不具备「共情」。
什么叫共情?英文叫 Empathy,是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提出来的概念,指的是设身处地地对他人的情绪和情感的认知性的觉知、把握与理解。换句话说,就是换位思考或者具备同理心的意思。
共情是一座桥梁,可以用来沟通连接说笑话的人和听笑话的人。用王菲的一首歌来解释就是: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样的共情才能打中对方的笑点呢?
首先是认知要共情。
每个人都有自己认知的内容,并不是所有笑话大家都觉得好笑。在脱口秀里有句话叫做,「Know you audience」知道你的观众。就是说你一定要知道你的听众的想法和感受才能逗他们笑。在哪个国家都一样。
举个简单的例子,男人和女人关注的题材就完全不一样。
世界杯期间,我曾说过一个这样段子:在世界杯期间大家就不要太努力工作了,因为不管你把自己搞得多辛苦多憔悴,领导都会以为你是看球赛看的。
这个段子对绝大多数爱好体育、关注足球的男人都是有效的,但很多女同胞有些 get 不到笑点。她们会问:为什么领导会这样认为?为什么世界杯就可以不努力工作?不努力工作你怎么养家?我们全家都要去喝西北风吗?我当初真是瞎了狗眼找你做老公……
遇到这种情况还能说什么?赶紧道歉呗。因为我们犯了认知错误,在说段子的时候没有利用共情。
通常女人会对什么认知度比较高?孩子、美容、购物、别人家的老公……比如这个段子:女人最喜欢做的事情其实并不是去商场购物,而是购完物之后上淘宝搜一下看看自己有没有买亏。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身份,不同地域,不同国籍,共情的认知内容都不一样。
其次是情感要共情。
最需要去戳的点,是要戳中情感、找准情绪,所谓共情,这个「情」字是关键。
人与人之间,通常都是靠情感联系的,比如亲情,友情,爱情,师生情,等等,当你的笑话与对方渴望或正在经历的情感相吻合时,这个笑话的功能会发挥到最大。
比如,对于热恋中的女人,男朋友给她讲什么烂段子她都会笑得前仰后合,就是因为情感在。热恋阶段之后男友讲烂段子她也会笑,但得做出比较大的努力。
我以前热恋的时候,和我女朋友散步。走着走着,她突然问我,黄西,你要是爱上其他女孩该怎么办呢?我说,不可能,因为在我们搞生物化学的人的眼睛里,所有女人都是碳水化合物。挺一般的段子她当时笑得很厉害,过来一段时间关系稍微降温后她开始问了, 女人化学成份都一样你为什么爱我?我说因为那个时候我说什么你都笑!
在陌生人或同事面前讲笑话就得先把「情」建立得妥妥的。比如到了情人节,那些单身狗的自嘲段子就很受欢迎。
例如:我觉得如今的新社会什么都好,就一点不够好:没有包办婚姻。我一把年纪了还不知道去哪儿找老婆!
最后是三观要共情。
无论是否成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三观,而且三观是共情里面最重要的。题材对方很关心,情感能感同身受,三观不契合,你的笑话就等于是在对牛弹琴,搞不好还会吵起来。
举个例子,对家庭暴力的零容忍,就属于三观问题。
前段时间,某明星涉嫌家庭暴力,有他的明星朋友出来站队支持,结果招到了网友们的口诛笔伐。而另一方面,依然有该明星的死忠粉在评论里留言,说什么「一个巴掌是拍不响的」「女方也有责任」等等,这就是典型的三观不正,是属于「打击受害者」的那种三观不正的人。如果你的段子也恰好是站在这种角度,那即便再好笑也无人能笑得出来。
最近还有「女德」培训班,女德讲师公开说家暴的时候女性应该逆来顺受,提倡女人挨揍「积德治病」。我就说这位女德讲师病得不轻,想治病的话大部分女士都会帮忙的。很多人在下面鼓掌。
还有明星吸毒,偷税漏税,反华,台独,第三者插足,破坏环境,伤害动物……等等,这些大是大非的问题,一定要站稳立场,千万不要站在对立面说笑,那就不是共情,那就是伤情了。
前面说了这么多共情的重要性,谈得都比较概念,那怎样才能在实际社交中利用共情来说笑话呢?我试着总结一下,有以下几点:
第一,先潜水,再冒头。
说笑话很重要的一点就要考验耐心,一定要把心中那股急于表现的表达欲先压下去,听听别人在说什么,注意他的内容,观察他的情绪,然后暗暗分析,找准共情的点,开始说笑话。
请原谅我把说笑话搞得跟打仗似的,但如果你真想自己的段子达到最佳效果的话,实际情况就必须如此。
比方说相亲,很多男孩见到心仪的女孩,恨不得立马表现出自己很幽默,不断说着不知道从哪儿听来的网络笑话,结果饭吃到一半,女孩就有急事先走了,留下一个手机空号和账单。
先别着急嘛,听听对方说什么,再有针对性地去表达。我建议在搞清楚对方的职业、爱好、身世背景和三观之前,只说三句话:
「你好。」 「喜欢吃什么随便点。」 「还需要加点什么菜吗?」
当然也有例外。我一个朋友很幽默,去上了一次相亲节目,他想得挺好,先听女孩们说,等发现她们的喜好之后再投其所好去展现自己的幽默感。结果可悲的是,他刚一上台还没来得及展现自己的幽默感,就全灭灯了。相亲节目靠长相,长得一般还得走线下相亲和地面搭讪之路。
第二,给自己三次试错的机会。
其实说笑话这件事有利有弊,说得好自然好,说得不好自信心特别容易受到打击,有的甚至第一轮不行,后面就彻底蔫了。
我的建议是,给自己三次试错的机会。也就是给自己三次找到共情点的机会。要学会做打不死的小强。我的做事原则就是先问自己两个问题。 第一, 这么做犯法吗?第二,这么做会要我的命吗?如果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不」的话就应该去做一下试试,去试错。试错有个好处:即使证明自己是错的,你也到达目的了。
其实你看很多脱口秀演员在台上一个段子接一个段子地讲,但很多段子都是反复在不同场合、不同观众面前试过的。 脱口秀演员也经常给自己三次机会:一个自己喜欢的段子在不同场合讲三次才能最后决定放弃。
我记得我有一个在莱特曼秀上讲的段子就是在第一次试的时候毫无反应,但我就是喜欢那个段子,在其它地方又试,观众笑了。在电视上讲的时候现场观众的掌声非常热烈。这就是关于婚姻的段子。美国的离婚率是 50%,所以我在那儿结婚特别担心:「天啊,有一半儿的婚姻会白头到老啊!」其实这和中国把婚姻比喻成鸟笼子,在外面的想进来,在里面的想出去很相似,但感情的成份更多一些。
记住,如果三次你都无法共情,那就放弃吧。要是你再说下去,只会越来越糟糕。
第三,真诚至上。
如果你实在不知道怎么共情,听我一句,把真诚摆在第一位。笑话不好笑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那些虚情假意的说笑。
没错,我认为好的笑话也是需要情感支撑的,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提共情这个概念的原因。
那怎么去真诚地说笑话呢?很简单,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糗事,用最真实的情感去表达。比如:
我最受不了的就是北京夏天 40 度戴雾霾口罩。有时候没有雾霾我也戴口罩。因为我好歹是个主持人,没口罩还没人认出我来挺尴尬。
有一次我没戴口罩,一个人好像认出我来了,老远儿走过来说,我发现你长得特别像黄西。我正想着怎么回答呢,他说了一句,「我不是那个意思啊!」
记住,真诚就是最好的共情,也是最好的脱口秀风格
说到底,共情是一种能力,如果你想说好笑话,甚至做一个优秀的沟通者,都要学会、掌握并且能熟练运用这种能力。
创造意外:创作笑话就像是在写悬疑小说
一个没有意外包袱底的笑话是不成立的,也没有人想听,而那些已经泄底的笑话很难再把人逗笑,当然我们也都见过一边笑得前仰后合一边给你讲段子,最后忘了包袱是什么的亲友和同事。但对于那些致力于试图用幽默来打破自卑的人来说,没有意外包袱底的笑话简直就是一部微缩的灾难片,因为很可能说了别人一点反应都没有,反而会更加自卑。
所以笑话要有包袱,包袱要意外,要反转,要既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外,这基本上可以作为一个笑话的硬指标。
从这个角度看,笑话有点像精短的悬疑小说,创作笑话就像是在写悬疑小说,制造悬念,抛出包袱,唯一的差别是,笑话的目的是让观众获得意料之外的大笑享受而非其他。那为什么观众会对笑话中的意外那么着迷呢?我们可以试着分析一下。
第一,只有意外才满足听笑话人的期待感。
大家要知道,当你在说一个笑话时,听者就对它产生了期待,期待听到一个出乎他意料的包袱。如果没有满足他的这种期待,那他就会失望。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每年除夕夜都要看春晚,其中最受欢迎的应该是那些语言类节目,所以我们通常都是带着期待去等那些喜剧明星登场的,因为他们说笑话的目的就是为了把我们逗乐。没有人会说,哦,等下沈腾出场了,我准备好心情打算大哭一场了。要是这样,我建议你去看一下心理医生。
等到小品演完,一点意外的笑料也没有,大家就纷纷吐槽,这已经成了惯例。不过今年的春晚大家一定是要看得,为什么呢?因为今年一定会比明年的好。
还有,有时候我出去,碰到人和我说话,说了几句,他不耐烦了:「黄西,感觉你现实中说话挺正常的,一点儿也不可乐啊?」这说明什么?说明他把我定义为说笑话的人,对我怀有期待,我因为太正常了,没有给他意外的笑料,所以他失望了。
我开始做脱口秀的时候也曾经因为这个很怀疑自己。其它美国脱口秀演员有爱喝酒的,爱抽雪茄的,留长发的,喜欢搞公开婚姻的,等等,但他们很有特色,一上台就能让人想笑。我甚至觉得我脱口秀讲不成功是因为我太正常了。
第二,喜悦常常来源于意外。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