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孩子后妈妈的心情说说 孩子挨打后的三种表现,每一种都很扎心

本站作者 2024-01-20 10:33:00

打孩子后妈妈的心情说说

萨提亚育儿.

传播萨提亚、NLP、催眠、家排、禅舞、亲密关系等实用心理学,专注亲子教育和婚姻关系问题的探索,关注自我心灵成长。

作者:暖心

在微博上看到一条新闻。

两位妈妈公然在路边谈起了打孩子的“经验”。

当时,两位妈妈在路边捡竹条,都异口同声地说“捡回去是为了打孩子”。

一位妈妈说:

我家孩子老被打,衣架都打得变形了。

另一位妈妈附和:

你傻啊,不知道拿这个打,不伤肉。

两位妈妈聊起打孩子的心得是一脸从容。

网友看了,都开始心疼孩子了:

两位妈妈也太残暴了吧!孩子看见了都瑟瑟发抖。

这是中国最传统、流传最广最久的训孩神器!

是啊!

许多父母认为管教孩子,打一打就好了。

殊不知,打孩子父母“爽”一时,而孩子却会“痛”一生。

德克萨斯大学和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对“父母打孩子”这件事,曾进行过长达50多年的跟踪研究,得出结论:

体罚,会增加儿童攻击性行为的风险;

而且打孩子根本起不到教育作用,它只会伤害孩子,带来更多问题;

其中包括反社会行为、具有侵略性、给孩子身体带来伤害、心理健康问题等。

“棍棒教育”表面上出于爱,实际上它不仅会让孩子感到屈辱,而且还会在心里埋下怨恨的种子。

尤其是被打后的孩子有这几种行为,父母就要当心了。

01

倔强地站在原地,拒绝认错

一位朋友吐槽打孩子的经历。

孩子因为一些小事惹她生气,被揍了一顿。

令她更生气的是:孩子被打时,一点反应都没有。

她说:

明明知道我在气头上,也不知道跑,只会两只眼睛恨恨地瞪着我,打得再重都不吭声,也不会主动认错。

也许他反抗一下我就消气了,还不揍他了呢!

她的话让我非常赞同。

以前我打孩子时,孩子有时候也会一句话都不说,他越是一动不动,我就越生气。

也许有人觉得是这种孩子“脾气倔”,却忽略了孩子内心的恐惧和叛逆。

从儿童行为心理学上来说:

父母打孩子,会让孩子陷入巨大的恐惧中,于是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开启自我保护机制。

一方面:是害怕得到父母更多的打骂,里面带着“讨好”的成分,心里想着“只要父母气消了就好了”。

另一方面:想争夺话语权,却又不敢开口,只能用沉默来应对不满和反抗。

千万不要认为,孩子挨打后不反抗就是好事。

挨打时,看似毫无反应的孩子,其实内心的恐惧和伤害被他打压到潜意识中,正在一步一步弱化自己的能量,慢慢变成一个乖孩子。

久了以后,不但会切断自我表达的能力,还会用乖顺和讨好应对世界。

02

越打,越要父母抱

网上一位妈妈问道:

为什么明明我打骂了孩子,他却一点也不记仇,反而倔强地要求我抱他?

这位妈妈因为儿子打翻了牛奶,杯子的玻璃渣碎了一地。

当时她气得用扫帚打了孩子。

这个时候,孩子哇哇地哭着要“抱抱”。

妈妈说:孩子的举动令我心疼和愧疚。

其实,很多孩子都会在被打骂之后,第一反应是“求抱抱”。

在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中,从出生到2岁的阶段正是儿童建立基本信任感的关键期。

在这个阶段,孩子犯错了会讨好;被打骂了会恐慌。

当他们缺乏安全感的时候,潜意识里就会调整自己去靠近爸妈,以缓和关系。

其实这时候孩子的心态是:害怕父母不要自己,怕被冷漠,怕被抛弃。

对孩子来说,拥抱能治愈和安抚不好的情绪,“求抱抱”代表了两种语言:向妈妈认错,讨好妈妈。

如果父母这时候推开孩子的话,让孩子内心的恐惧感滋生,孩子会离父母越来越远。

在一个家长群里,曾有一位妈妈吐槽:

小时候,再怎样打骂孩子,他都要抱抱。

现在到了青春期,你稍微说他两句,他都能和你急得跳脚,还离得远远的。

父母与孩子的爱都是相互的。

孩子挨打后仍要你抱,是因为跟你没有“距离感”;当孩子离你越来越远时,说明他已经在你的身上感觉不到“爱”了。

03

孩子挨打后,会自我伤害

知乎上一位网友说:

有几次孩子不写作业,教训了他一顿,当时他不哭也不闹,而是“虐打”自己。

起先是使劲咬自己的手指和手臂,后来变成了扇自己一巴掌。

有一次,他写作业拖拉被打了一顿之后,孩子竟然拿着头去撞墙。

她说:此时才觉得后怕,为了避免孩子“自残”,再也不敢打孩子了。

为什么孩子在愤怒时会自我伤害?

曾经有心理学家提到过,孩子出现“自我攻击”时,是在发泄心中的不满。

孩子做错事,本身就有恐惧心理:妈妈是不是不爱我、不要我了?我好害怕。

从心理学上分析,孩子的心理变化是这样的:

孩子做错事(内心产生恐慌)→父母打骂(孩子产生负面情绪)→又无法改变现状(内心安全感降低)→害怕父母不爱自己(产生自责、愧疚,矛头指向自己)。

挨打后,容易“自我伤害”的孩子,潜意识里都是在博得父母的同情与关爱。

儿童发展心理学指出:

孩子从一岁半起,自我和独立意识增强,希望所有事情都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如果遇到挫折,很容易情绪爆发。

当孩子面对与父母的冲突,自己无法反抗,同时又不能避免时,只能选择用激烈的行为自我发泄。

当这种无法承受的愤怒情绪不被重视,很容易让孩子走极端。

04

真正厉害的父母,都用“正面管教”教育孩子

著名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认为:

孩子的任何生理现象,如果你严重地管制他,都是一种虐待。

打骂孩子,本质就是一种情绪教育,它带给孩子的是满身的“伤痕”。

教育,要从孩子的内心出发,我们要给孩子价值感、归属感和安全感。

有了这些“营养”,孩子才会在教育的路上越来越“听话”。

《正面管教》的作者简·尼尔森提出了一种比骄纵和惩罚更有效的管教方式,叫做“正面管教”:

指的是可以同时兼顾自我,他人和情境,在明确规则的前提下,尊重孩子的感受,和善与坚定并行。这样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具体该怎么做呢?

1)幼童时期→立规矩、树权威

李玫瑾教授曾提出过一个观点:

孩子从3岁开始,逐渐有了理解和表达的能力,是给孩子立规矩的关键时期。

她还提到:

3岁时,家长要学会对孩子说“不”;

4岁时,家长要教会孩子学会等待和自律;

5岁时,家长要在诱惑训练中教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6岁时,孩子要在体育运动中,学会吃苦耐劳的精神。

6岁前,我们给孩子立好规矩,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因为孩子不听话而出现的打骂问题。

它不仅能让孩子服从良好的习惯,同时也能给孩子立威。

此时父母要保持原则:先做到,再要求。

如果孩子没有遵守,可以小范围的惩戒。

比如:

没吃完饭,不能吃喜欢的零食;

作业没写完,没收喜欢的玩具。

我们惩罚的目的是在孩子心中树立威信,让孩子有畏惧之心就好。

2)儿童时期→换位“沟通”,让孩子体验后果

从3-6岁开始,孩子会在意自尊,尤其是6岁以后,孩子的面子非常重要。

此时父母可以选择“惩戒”的方式来管教孩子。

曾有教育家说过:

孩子犯错,让他体验行为的后果,比打骂效果好一百倍。

一位父亲,因为儿子嚷嚷着不肯读书,爸爸就把他带到工地上搬砖。

第一天男孩很稀奇,干得非常卖力。

但是在劳累三天以后,男孩在苦力中明白了读书的幸福,发自肺腑地说了一句话:还是读书好啊。

父母在教育中,要给孩子一定的“容错率”,然后让孩子自己去体验错误的后果。

这其中,父母可以通过讨论、讲解、说明、批评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唯独不要用打骂来暴力解决。

犯了错,就给孩子建立并确立自作自受的信念,明白行为必然产生行为的后果。

让孩子为行为负责,是这个阶段教育的重心。

3)青春期的孩子→建立信任感,肯定他

著名心理学家简·尼尔森在《十几岁孩子的正面管教》中分享了一个故事:

儿子上高中后,认识了一群狐朋狗友,染上了恶习。

父亲为了管教儿子,对他禁足,还没收了手机。

没想到儿子越来越叛逆。

后来,父亲去参加了家庭教育课。

课中,老师对他说:不要急于纠正孩子的行为,先建立信任关系,多陪陪孩子,情况就会慢慢好转。

从那之后,他每周去陪儿子吃一次饭。

连续陪了三周之后,儿子就愿意主动和他说自己发生的事情,还和他一起回忆起了儿时的趣事。

接着,老师又告诉父亲:克制批评和说教,尝试肯定儿子。

三个月后,儿子的行为开始悄悄改变。

不仅尊重父亲,还减少了和朋友鬼混的次数,甚至会问父母一些考大学和将来工作的事情。

因此,简•尼尔森总结:

赢得十几岁孩子最好的方法,是创造亲密和信任,而不是疏远和敌意。

青春期的孩子,已经从依赖父母的阶段变成一个成熟的大人,他们的原则是:

你信任我,我就相信你;你尊重我,我就接受你。

父母最好退居顾问的身份,给予孩子陪伴、信任和肯定。

对孩子做的事,只要正确就肯定和支持他,让孩子想不通时再来向父母请教,或者父母看出有什么偏差时再主动给予辅导。

05

尹建莉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说:

暴力教育能让孩子变得顺从,不会让孩子变得聪明和懂事;

能让他们变得听话,不会让他们变得自觉和上进。

如果想让孩子的成长越变越好,就千万不能图一时之“爽”而忽略孩子的内心承受力。

我们要明白,孩子需要的是:

关注他,而不是冷落他;

引导他,而不是控制他;

尊重他,而不是辱骂他;

认可他,而不是否定他。

只要父母懂得孩子的需要,就能收获一个愿意优秀又心理健康的孩子。

宠粉福利来啦

每天推送的任意一篇文章精选留言点赞排名(点赞数量需超过30)第一的读者,即可获得折叠晴雨伞(如上图示意)。

领奖规则:

2.集赞统计截至发文到72小时,届时小编将回复您具体领奖方式。

3.每月每人限领一次,数量有限,快来参与哦~

本文属于政务公益宣传,对于文字或者图片有异议的,请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