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沙东涌水乡风情街
9月22日,伴随着悠扬的咸水歌,新人乘船缓缓驶入东涌镇水乡风情街亲水平台,2023年广州市南沙区东涌第五届水乡集体婚礼由此拉开帷幕。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各行各业的12对新人,用传统喜庆的水乡婚俗形式演绎属于自己的浪漫婚礼。
广州市南沙区东涌第五届水乡集体婚礼。
在这座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静谧小镇里,曾居住着一群“海上游牧民族”——疍家人。他们以船为家,围海造田,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生活,在日积月累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疍家水乡文化。下到住房生存,上到婚庆喜事,疍家人的生活似乎总与“水”打交道。其中,不得不提的便是“以水为媒、以舟为轿”的水乡婚俗。而每当提起水乡婚俗的推广传承时,人们总会不约而同地想起“欢姐”黎月欢。
在黎月欢身上有着诸多标签,她挖掘地方特色产品及推广水乡文化,创办了疍家水乡悦来居民宿;成立广州市南沙区美仁旗袍协会和艺术团,提供女性成长学习的平台,还组织了一支巾帼志愿服务队。她不仅是广州市时秀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广州南沙区东涌全域旅游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还是广州市南沙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妇联副主席。
以水为媒,以趣为伴
不断深耕疍家水乡婚俗
水乡婚俗是广州市南沙地区特有的婚庆习俗,传统的水乡人以水为媒,以艇为轿,以歌会友,婚庆习俗有做媒、下聘礼、开脸、上头、开席、水上迎亲、跨火盆、拜高堂、夫妻对拜等乡味十足的民俗风情。
黎月欢对水乡婚俗的兴趣可以追溯到少女时期。小时候,她喜欢坐在河岸边,看着船只将美丽的新娘从这一家接送到那一户,这种其乐融融的场景引发了她对美好生活与美好爱情的无限向往。
“那时候我觉得新娘子很美,对婚俗产生了憧憬,更想把新娘子打扮得更美。”怀揣着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热爱与期待,19岁那年,黎月欢来到广州市区学美妆、开影楼,服务了无数对新人,用自己的技能为新娘子们梳妆打扮。
黎月欢尝试将水乡婚俗融到婚庆策划中。
她不仅是新娘子们的造型师,更像是陪伴出嫁的“娘家人”。这种为他人美好婚姻忙前忙后的满足感与幸福感,使黎月欢对婚庆事业的热爱更上一层楼。回到家乡后,她便开设了南沙的首家婚庆策划店,包揽了街坊邻居从婚房、花房布置到典礼策划等大大小小的婚庆事宜,自此走上了婚庆策划之路。
作为土生土长的疍家水乡人,黎月欢从小在水乡婚俗的熏陶下成长。长大后,她边学边做,尝试将水乡婚俗融到婚庆策划中,使得这一古老的疍家文化在现当代传承。
于她而言,疍家文化体现了南沙人包容、进取和创新的精神品质,水乡婚俗也象征着疍家人间深厚的情谊。“水乡婚俗中有一种有趣的风俗叫‘渡水饭’,是新娘的闺蜜怕她到了夫家吃不习惯,会提前准备一些新娘喜欢吃的饭菜,通过摇船送到夫家。它所表达的就是姐妹间的深厚情谊。”黎月欢解释道。
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如今的生活习惯与以往大不相同,水乡婚俗的氛围也早已不似过去那么浓厚。“我在学习过程中也碰到过一些困难。”黎月欢直言道,“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看文献,听老一辈说南沙水乡婚俗,说疍家文化故事。”
从事婚庆行业近三十年,黎月欢接触并见证了六千多对新人。在她看来,水乡婚俗中承载的人与人间的深厚情感,就像那东涌水一般,源源不断,生生不息。
“90后”气氛组大妗姐
水乡婚“俗”也可以很时髦
在水乡婚俗中,有一位不可或缺的“灵魂角色”——大妗姐。在中式婚礼过程中,大妗姐常被人称为新娘子的“守护神”,是全程跟进结婚习俗礼仪和指导新人礼俗及禁忌的主要人物,更是“福气”的象征。
在那个奉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旧时代,大妗姐是走街串巷、让一对对年轻人喜结连理的媒婆。随着婚俗改革、家风建设的不断推进,大妗姐也越来越受社会各界的关注。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年轻化、时髦化,她们的形象不再是单一的、传统的,而是多样的、创新的。
黎月欢不时也会穿梭在南沙的各个镇街,为中老年人介绍大妗姐相关课程,推动老年人再就业。同时,打造针对90后的年轻群体课程,为这一风俗带来更多演绎方式。现如今,跟着她学习水乡婚俗文化的有两成是年轻人。90后大妗姐舒婷正是其中一员。
在谈及热爱水乡婚俗的原因时,舒婷笑着说,自己本来就是朋友婚礼的“气氛组担当”,也很热爱水乡文化,做大妗姐这一行很合适也很快乐。她的形象打破了许多新人对传统大妗姐的刻板印象。
90后大妗姐舒婷打破了许多新人对传统大妗姐的刻板印象。
“年轻人把自己的审美爱好和创意提出来以后,我们会融入婚庆活动典礼中,使水乡婚俗这种传统文化更具个性化。”在婚礼前,她会充分沟通,深入了解新人家庭的风俗习惯,为他们设计定制化的婚礼服务;在婚礼中,她落落大方,在一声又一声的吆喝中传达对新人的美好祝福。
趟火盆、不踩门槛、女家三朝回门、咸水歌表演、花艇迎亲……在舒婷看来,这些传统婚俗中有不少值得考究的地方,如为新人送上鸡膥,有着祝福新人繁衍后代的寓意。这些看似传统的礼仪风俗,背后承载的是亲朋好友间的深厚情谊。
在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接受能力逐步升高的当下,舒婷希望通过90后的力量,为水乡婚俗的传播献一份力。“水乡婚俗其实跟‘明制婚礼’‘汉式婚礼’一样,都是传统的婚俗。如果能够通过我的力量,办一场让父母开心,让年轻人接受的传统婚礼,那就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舒婷笑着说。能够见证新人的诞生,见证新家庭的成立,便是她最快乐的事情。
办活动、编作品、做文创
解锁水乡婚俗的“n+1”种表达形式
水乡婚俗作为疍家文化的重要一环,在南沙地区具有重要性。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大部分疍家人已经上岸,其民风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独特的疍家文化面临失传,水乡婚俗也难以幸免。
黎月欢也一直在思考,在年轻人婚恋观不断变化的当下,如何才能寻得水乡婚俗的年轻化表达?这些看似繁杂琐碎的传统婚俗,如何才能占领当代年轻人心中的一席之地?
为了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黎月欢把目光投向了年青一代。在她看来,年轻人不仅是水乡婚俗的传承者,更是创新者。“我们会招募一些年轻的志愿者,通过教练秀的方式,把他们对于文化的热爱,透过志愿服务呈现出来。与此同时,也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疍家水乡文化。”
此外,为了增强文化互动性,黎月欢还成立了艺术团,排演了一系列关于疍家文化、南沙水乡风俗的情景剧,如《最美大妗姐》,《水乡新娘》《东涌印象》等,用生动、有趣、可视的表现方式传播和推广疍家文化,不断解锁着水乡婚俗的“n+1”种表达形式。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东涌,黎月欢把东涌的景点串联起来,使东涌水乡文化成为整体推广的一部分。作为南沙水乡婚俗的传承人,她也时常在南沙水乡集体婚礼上,把水乡婚礼风俗传播和传承下去。
如今的南沙已是高楼林立,水乡婚俗、撑粉、咸水歌、茅寮等传统技艺看似早已退出历史舞台。但在一代代人的坚守与传承下,这些传统民俗已然成了南沙水乡的闪亮名片,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世外桃源”。
“身为南沙水乡婚俗的非遗传承人,我也希望把咸水歌、茅寮、撑粉这些非遗项目,打包整合起来,共同推进南沙东涌的文旅发展。”黎月欢说。
采写:南都记者 王美苏 实习生 郑铭茵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