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科幻大师莱姆被誉“真正独一无二”
中文简体首套“莱姆文集”。
莱姆
幼年莱姆
莱姆与爱犬。
在波兰,有这样一位作家:安东尼·伯吉斯称赞他是“当今活跃的作家中最智慧、最博学、最幽默的一位”;库尔特·冯内古特赞扬他“无论是语言的驾驭、想象力还是塑造悲剧角色的手法,都非常优秀,无人能出其右”;刘慈欣说他“有着非常了不起的想象力,是真正独一无二的。他的作品对人和宇宙的关系有着更深刻的描述,与美国的科幻小说相比,在文学上也更为精致,有着更为深远的意境,也给人带来更多的回味和思考”;他的科幻作品被当作哲学系教材。
他就是斯坦尼斯瓦夫·莱姆,波兰文坛最耀眼的科幻之星。
2021年9月12日是斯坦尼斯瓦夫·莱姆诞辰100周年的日子,纪念活动在世界范围内陆续开启,波兰更是将2021年直接命名为“莱姆年”。译林出版社于近日推出中文简体世界首套“莱姆文集”。
《飞向太空》根据他的科幻小说改编
“莱姆文集”包含了莱姆的六部代表作:《索拉里斯星》《未来学大会》《其主之声》《无敌号》《惨败》《伊甸》。这套“莱姆文集”的诞生,首次向中国读者全面展示了这位顶级科幻作家的魅力。
在六册中,《索拉里斯星》为全新译本,其余五部皆是首次译介。许多人了解莱姆,都是从《索拉里斯星》开始的。这本书作为莱姆当之无愧的代表作,更作为“一部现代哲学读本”(戴锦华),是进入“莱姆宇宙”之门的虹膜密钥。索拉里斯星被神秘的蓝色大洋覆盖,它像一面镜子,映射出人类内心最深处的执念和渴望、迷惘与恐惧。
1972年和2002年,这部小说分别被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和史蒂文·索德伯格搬上银幕。尤其是塔可夫斯基的这次改编,《飞向太空》被提名1972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并获同年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和国际影评人协会大奖,铸就了电影史上的经典,与《2001太空漫游》并驾齐驱,成为影迷心中无法撼动的科幻电影经典。
70年前就预言虚拟现实和3D打印
斯坦尼斯瓦夫·莱姆是波兰作家、哲学家。1921年出生于波兰利沃夫(现乌克兰利沃夫)一个富有的医生家庭。当过汽车技工,最终获医学博士学位,创立波兰宇航协会。1946年至1949年间,莱姆发表了他人生中的第一部作品。一生创作了三十多部长篇小说和众多短篇佳构,作品被译为52种语言,全球畅销4000余万册,代表作有《索拉里斯星》《未来学大会》《惨败》等。
莱姆曾在雅盖隆大学学习医学。尽管没有完成学业,但在与教授和同学的对话中,莱姆提出了最重要的问题,这些问题贯穿在他之后的作品当中:人与机器的边界在哪里?人可以“从原子中”构建出来吗?人工智能时代的道德标准究竟在哪里?人的创造力能够达到何种地步?机器权限的边界在哪里?在一个机器和人类共同存在的世界里,道德的标杆将会是怎样?这些都是我们在当今文明技术发展的同时要去寻找的答案。
1996年莱姆被授予波兰国家奖章“白鹰勋章”,波兰第一颗人造卫星以他的名字命名。莱姆是20世纪欧洲最多才多艺的作家之一,早在70年前,他就预言了互联网、搜索引擎、虚拟现实和3D打印的出现,直言人类将遭遇人工智能和信息爆炸的挑战。
莱姆对人类与其他文明交流的可能性持怀疑态度。他的小说大量描绘了外星生命,除了《索拉里斯星》那个蓝色的大洋,还有《无敌号》里那些独特的机械昆虫,以及《伊甸》里生活在绝望和恐惧中的外星人类等等,但这些外来生命与人类完全不同,我们不能指望从这样的交流中获得任何好处,对外来生命来说也是如此。
由于认知经验有限,在面对其他文明时,人类除了认识到自己的局限以及不得不重新依靠自己外,没有任何其他收获。莱姆描写人类与外来生命的接触,主要是想探讨人类的本性,他得出的结论是:人类有很多弱点和局限,但只有遭遇身份危机,我们才能明确认识到这些弱点和局限。
莱姆的许多作品尽管写作于几十年前,但在今时今日依然能凸显出它们的时代前瞻性。因为其多聚焦哲学主题,探讨科技对人类的影响、智慧的本质、外星交流,以及人类认知的局限等。
广博知识面和哲学思辨导致难翻译
版权敲定之后,寻找译者成为需要解决的首要难题。作为一名充满哲思的波兰语作家,莱姆作品的翻译难度可以说是空前的。经过长时间的权衡,译林出版社与莱姆基金会选择了从高质量的英文和德文译本进行翻译,并邀请到六位资深科幻译者担当重任,包括靖振忠、许东华、陈灼等,以保证相关术语的准确性。
“翻译完莱姆的《惨败》之后,我再也不想做翻译活儿了!”曾挑起“科幻鬼才”菲利普·迪克作品翻译大梁、具有丰富科幻翻译经验的陈灼如是说。他表示,《惨败》翻译难度主要体现在莱姆广博的知识面和哲学思辨,他常会描述极为详细的技术细节,推演宇宙、生命和科技的演化;还会采用无比繁复的语句来处理一些特别场景,有时候一个单独的句子就有上百个单词。
陈灼翻译的《惨败》是莱姆的封笔之作,讲述了人类远征队一步步将一个陌生的异星文明逼入绝境的故事,是此次出版的“莱姆文集”中篇幅最大的作品。莱姆思考人类的命运和技术的发展,在小说中事无巨细地展现了大量技术细节和科技伦理,并将他构建的思想大厦包裹在奇妙的想象、迷人的冒险及引人入胜的情节里,却也因此给翻译设置了多重迷宫。最终,陈灼交出了满意的答卷,却也因此元气大伤,声称自己再也不想做翻译了。
此前译本已绝版新版文集上线即售罄
《索拉里斯星》在国内曾经有过三个不同的简体中文译本,销量虽然有限,但口碑极高,多次绝版之后在二手市场一度被炒作到300元左右一本,多抓鱼网站的二手书到货提醒超过5000个。而纵观莱姆其他作品的中文引进情况,就只有短篇小说集《机器人大师》和评论集《完美的真空》,都是个别译介,没有形成规模。
为了进一步向中国读者整体推介这位“以诗意笔触和深邃哲思触探人类认知边界”的科幻大师,2018年,译林出版社联系到波兰莱姆基金会,表达了出版“莱姆文集”的构想,并与基金会迅速达成一致,购买了包括《索拉里斯星》《未来学大会》《惨败》等在内的六部作品的中文版权。这也是中文世界首次对斯坦尼斯瓦夫·莱姆进行整体出版规划,得到了波兰方面的高度认可。
“莱姆文集”于7月29日首发,首批上线即被秒空,当天预定到货通知的还有2000余人。首发文章半小时阅读量突破10w+,48小时内突破25w+,随之引爆了读者社群和朋友圈,他们几乎奔走相告,创造了一个科幻迷和索拉里斯星粉的狂欢节。
目前,“莱姆文集”已在各大网络和书店渠道上架,人气火爆。豆瓣上,光是单本《索拉里斯星》的“想读”人数已经过万,六本“莱姆文集”的评分更是高达平均9.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