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误解的句子(盘点《论语》中那些经常被我们误解的话)

本站作者 2023-03-17 13:37:00

论语中误解的句子

最近在读《论语》,发现很多句子和我们平常理解的意思有出入,甚至相差甚远,下面,从这些被误解的句子中挑出一些常用的,我们来盘点一下。

图片发自简书App

1、父母在,不远游。

出自《论语·里仁》,在崇尚孝道的中国古代社会,几乎被人们当作必须遵守的金科玉律。认为,只要父母还健在,我们就不应该出远门,要在家里守着侍奉父母。

实际上,这句话还有后半句,叫“游必有方”。意思是,父母年迈的时候,尽量不要长时间远离家门,如果有事非要出去的话,尽量事先向父母解释清楚为什么要出去,要去哪里,什么时候回来,并安排好父母生活上的一应事情。

2、三思而后行。

出自《论语·公冶长》,我们常用这句话劝诫别人,为求稳妥,在做一件事情之前,要再三思考才能行动。

然而,这句话原文是: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意思是,季文子每次做什么事都思考很多遍,反复斟酌,孔子说,大可不必如此,只要思考两遍就行了。

正所谓“过犹不及”,小心谨慎过了头,也会浪费时间,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3、以德报怨。

出自《论语·宪问》。古往今来,“以德报怨”一直被君子当作为人处事的准则,用来显示自己宽容大度的胸怀,意思是用恩德来回报仇怨。

可是,这并不是孔子的本意。当有人问孔子用恩德来回报仇怨这种做法怎么样时?孔子的回答是,若要用恩德回报仇怨,那该用什么来回报恩德呢?在孔子看来,最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用正直回报仇怨,用恩德回报恩德。所以说,对待小人,我们不应该主张无条件的宽容,否则,还有谁愿意做君子呢?

4、学而优则仕。

出自《论语·子张》,仅从字面意思来理解,我们很容易认为这句话是告诉我们,在学习方面优秀了,就可以去做官了。

其实,并非如此,这句话的原句是“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意思是,做官的有了空闲的时间和多余精力就可以去学习了,而学习的有了空闲的时间和多余的精力就可以去做官了。

5、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出自《论语·泰伯》,这句话一直饱受争议。很多当政者认为,这句话应该理解为:我们可以让老百姓按照我们的意愿去办事,但是却不能使他们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很明显,这是古代统治者站在自身的角度,为了实施愚民政策对孔子思想进行的故意曲解。

更多的人认为,孔子主张以“仁政”治天下,不可能支持统治者实施愚民政策。事实是,孔子生活的东周春秋末期,标点符号还没有出现,所以,这句话的断句不合理,正确的断句应该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此一来,意思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可以理解为:如果百姓的综合素质较高,我们就给他宽松自由的环境。如果百姓的综合素质不高,我们就要对他们引导教化,上下沟通,尽量使所有的百姓都明白。

在教育上,孔子一直主张有教无类。根据百姓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培养他们懂知识掌握礼仪,更有助于大家相互尊重,相互沟通,也更有助于统治者进行统治。所以,我个人认为,第二种解释更符合孔子“仁”的政治主张和“有教无类”的教育观念。

6、言必行,行必果。

出自《论语·子路》。从小,老师和家长都教育我们要做一个“言必行,行必果”的人,要求我们说话办事一定要信守承诺,既然说了就要去做,既然做了就要做出个结果。

然而,孔子却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意思是,说出的话一定守信用,承诺去做的事一定办到,这真是浅薄固执的小人啊。

那么,孔子的真实主张是什么呢?很多专家认为,孔孟思想在很多方面都是一脉相承的,对此,孟子从正面给出了解释,他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真正懂得变通的人不一定非要说什么就去做什么,也并不是做什么都要做出个结果来,无论结果如何,只要符合道义就行了。

很显然,这句话是在教我们,做事要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学会变通,不能太死板,可千万不要理解成“我们可以说话不算数”的意思哦。

感谢读到这里的你!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