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雕侠侣郭襄台词 《神雕侠侣》中人物郭襄的塑造是为了表达什么
郭襄并不是杨过爱情的牺牲品。
对于一个天资聪颖,开山立派的掌门人来说,在中年国破家亡,无力回天,还肩负着传承倚天剑,反元复宋的人来说,是一种什么样心态,我想恐怕很多人是不理解的。
你觉得郭襄不嫁人是因为杨过吗?
如果一个手握三个博士学位的白富美,一手创建了自己的企业和阿里腾讯齐名,结果到中年赶上八年抗战,到死也没看到新中国成立。
你告诉我她终身未嫁是因为十六岁时喜欢上的一个有妇之夫??
你信吗
你们真的是太瞧不起郭襄女侠了
想想王重阳老爷子拒婚时怎么说的?匈奴未破,何以家为
======
我常评价金庸的小说好,好在哪呢,厚重感,世界感。
金庸的角色并不是那种单薄的像一片纸,只为迎合作者心中的主观愿望而行动而存在的。然而,郭襄的经历毕竟被留白了,就像在乱世当中被洗掉痕迹的无数人一样。现实当中这种事情也是很常见的,阿基米德被戳死之后,他的很多研究内容就这样消失了。张良功成身退之后,也没有人知道他又去了哪,做了什么。郭襄至少还算留下了一个峨眉派的符号,已经算是很不容易了。而她所生活的那个年代,又恰恰是中国历史上最残酷的年代之一,而那种时代,很可能就是没有故事的。
就像碧血剑里写到的那样,万里霜烟回绿鬓,十年兵甲误苍生。郭襄经历的,又何止是十年。
从小说写作的角度上说一下。郭襄是《神雕侠侣》16年后段落的核心叙事者,在这个阶段,视点基本上是围绕她展开的。
金庸为什么要这么安排?杨过是《神雕侠侣》的主人公,也一直是最主要的视点(叙事者)。但16年后,他从一个少年变成一代大侠,人物的属性变化很大,基本上已经是一个新人物(他者)了。这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为了表现这个反差,需要从另一个人的角度、以全新的方式去观察杨过。就好像一个人昏迷了16年,醒来后,需要先照照镜子,重新建立自己的形象。
这是中国传统口头文学、小说的一个基本手法,十分有效。为了成功的描写杨过,金庸不惜更换视点,创建了郭襄的形象。他花费大量篇幅,写了《风陵渡口》这一章——在一堆人讲述神雕大侠事迹的俗套故事,做足了铺垫之后,杨过才重新登场。实际上,这是对小说结构的一种破坏,但是为了重建杨过的新形象,这是值得的,效果也不错。
郭襄就是这面镜子,她支撑起了重建杨过形象的艰巨任务。去泥沼寻找灵狐、过生日许愿等等,都是借郭襄的眼睛,去观察、评价、赞美杨过。郭襄是小说的支点。
当然,等读者渐渐接受了杨过的新形象、视点又自然回到了杨过的身上。
郭襄聪慧美好,既符合中国传统男性的审美,又有现代意识,很多人喜欢她。但在金庸的写作中,郭襄存在的最初的、最有价值的作用,是一个支点、一件道具。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