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无葬身之地经典台词 余华《第七天》中的死无葬身之地是什么意象
无论是哲学上还是文学中都存在着“死亡”主题的讨论,人的悲剧之一就在于对于“刚一存在就要承担起去存在”的心知肚明。所以围绕死亡,就引出很多其他问题,比如这篇文章实际上包含了死亡是否是生命的终结的讨论,很显然,余华对亡灵世界的描写指向的是一种重生,当然从其现实意义上讲,也隐含的以死后世界寓活着的世界,也就是试图展示一个人类的理想生存状态。
但是很明显,弱者在活着的时候是无法企及平等友善这样的存在环境,那么死后,余华预设了一处“死无葬身之地”,没有攀比没有嫉妒,这块乌托邦式的地界是有着活人世界没有的快乐,所以就由弱者“我想想还是死了的好”→到达“死无葬身之地”→“我怎么觉着死后反而是永生”→即使有墓地也不愿离开“为什么死后会去安息之地”。
但是并不是说余华向往死后世界,他的创作永远指向的是现实世界,他用“死无葬身之地”指向的是对于活着时候美好世界的一种期待,我在阅读时觉着虽然表面上《第七天》比《活着》绝望,然而处处又都有希望。我想可能他在试图表达底层人民应该怎么活着才幸福这样的主题。
ps:他这篇文章用了“神话模式”,神用了七天造物,第七天刚好是安息日,对于有墓地的人来说,安息就意味着真的到头,买墓地其实跟我们买房追求归属感没两样,余华将这批人的选择描述为无所事事的停滞,但是选择“无葬身之所”的人们所获得的实际上是对命运的把控,《圣经》中的耶和华同样没有墓地,所以他在安息之后同样有创造力。所以你看张刚和李姓放弃了自己的墓地选择停留在了“死无葬身之地”
至于余华为什么会选择这个意象,首先他描绘的弱者理想生活居所是人活着时难以实现的环境,借由“死有葬身之地”和“死无葬身之地”的对比可以实现对乌托邦的塑造。其次,赋予这样一块本意暗黑之处光亮温暖的含义极具戏剧性,对读者内心和视觉冲击也会比较大。最后我觉得余华可能有收到萨特的影响,因为同样是“死无葬身之地”都隐含着某种“永生”的意味,而人也能够自主选择,况且余华设计出这样的境遇也同样是为了“介入”生活。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