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医明妃传改写 《女医明妃传》:从根子上就“自以为是”
《女医明妃传》一开头就有一个性冷淡的女声说:“大明中期……贵族女子不得随意抛头露面,不得为官从医。即便生病,也应男女大防,无法得到男性大夫的及时诊治。部分从事接生和基础医疗的平民女子,也被贬称为三姑六婆。”
又出来一则告示:“本剧中所有中医食疗、医药方剂,为戏剧场景所需,请勿尝试模仿。”
三姑六婆是从事“接生和基础医疗的平民女子”?
三姑——尼姑、道姑、卦姑,六婆——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
尼姑、道姑是出家人,卦姑算命的,牙婆是人口买卖的中介人,媒婆做媒的,师婆是跳大神的,虔婆是淫媒,药婆是卖药的,稳婆则是专门接生的接生婆。
请问尼姑、道姑、牙婆、虔婆和基础医疗有什么关系?姑娘家生病了看不好就得出家或者被卖去妓寨吗?
再来说说这则告示。除了《中华小当家》黑暗料理考证索隐派、《神医喜来乐》吐槽众等黑暗组织之外,电视剧的最广大受众群——婆婆妈妈们是很容易相信电视上讲的就是真的呀。你看警察叔叔说了多少遍不要相信所谓安全账户还是有人不听劝。
所以,瞎编的时候能不能稍微用点心,毕竟不是一部历史架空剧,不愿意上图书馆查资料的话,找找度娘查查基本常识呢。
允贤在别人家做客,无意在假山发现一株铁皮石斛。
比如有救命仙草美誉的铁皮石斛,虽然这种药确实有救命仙草的美誉,但也看给谁“救命”,因为它的功效主要是“专滋肺胃之气液,气液冲旺,肾水自生”。郕王也是个实诚孩子,听见能救命就一把抢过去,你先止血好不啦。
救命仙草这个说法来自《道藏》,一共九种:“铁皮石斛、天山雪莲、三两重的人参、百二十年的首乌、花甲之茯苓、苁蓉、深山灵芝、海底珍珠、冬虫夏草。”
其实完全可以比照《碧血剑》“黄山深谷里找到了一块大茯苓,估计已在千年以上,凑巧浙东又有人掘到一个人形何首乌”,这两种没准效果更好,何必非跟铁皮石斛较劲,除非这是一药企植入。明朝的时候能在花园的假山里挖到它的几率,跟你在断桥能碰到白娘子的几率一样。
再比如徐太夫人因东厂的人闯入而受刺激,突然中风,全家人上下全都惊慌,只有允贤一个人果断拿出缝衣针针刺十宣穴。这段剧情医学上没什么问题,十宣、太冲、合谷、人中、大椎、涌泉、曲池配合最适合急救此类急惊风。
但问题在于,以徐太夫人的家世,轮不到谈允贤出手,徐侍郎、徐家公子恐怕都懂点医术,因为儒生往往都是大夫,比如天天吐槽六婆是社会垃圾谁也别娶她们进门的“万历三大贤”之一吕坤同志就医术精湛。
要说女医制度,跟吕坤同志关系可能更大,因为他还真系统思考过这个问题,还写了折。而且,这是基本常识,家里有老人,没事儿翻几页医术的大约都知道。所以这段剧情就相当于家里小孩吃饭突然噎住了(也很紧急),一家人束手无策,一个姑娘果断使出了“奥义·海姆立克急救法”救下孩儿,一家人惊呼:真乃神医啊。
允贤为徐太夫人扎针。
再比如允贤到永庆庵祈福,听闻许多百姓前来求香灰,用它止血治病,她还教庵内尼姑以燕子窝和油治疗恶疮的剧情。用燕子窝和油治疗恶疮的桥段用在秦汉电视剧里比较靠谱,但在大明这方子过时了。
《诸病源候论》有所谓“万应膏”,《普济方》有“用巴豆三十粒,麻油煎黑,去豆,以油调硫磺、轻粉末,频涂疮上”的方子,这些都是民间常用的法子,如果这俩法子治不好,那燕子窝加内里燕子粪便用黄末或油调搽的法子肯定没戏。
至于用香灰再喝点绿豆水,这就是张悟本了。
第四集里给徐夫人开方子让她喝甘草干姜水,这方子还真有,是《伤寒论》里的,但一般甘草的剂量要大过干姜,《伤寒心悟》中说:“甘草之量大于干姜,旨在复脾胃之阳”。《聂氏伤寒学》中说:“甘倍于辛,在于急复中焦之阳,中阳得复,脾气健运,则厥愈脚温”。而一般开这药,不光是治阳虚,而是伤寒兼阴阳双虚。
中医最讲整体观,一个症状变了,那就是完全不同的病,允贤只问了“自汗出”和“微恶寒”,全然没问是否有“小便数”、“心烦”、“脚挛急”就给人开药,一点也不冤。
一路看下来,非常明白这部剧的主创们是要往什么方向使劲,他们塑造的就是一个在男女大防女医生没地位的大环境下,坚忍不拔、永不放弃的少女凭借一己之力创新女医制度,让世人对女医刮目相看,同时以灰天鹅之姿,游走于两位皇帝之间,逆吃大金蟾,《大长今》是这样,《神医》是这样,简直典型韩剧模式。
但问题在于,首先主人公要讨喜不能犯中二,一定要惨、会哭、惹人怜爱,其次如果借机像韩剧推广韩食、韩医那样自带一波热潮,别留硬伤啊。
你安利韩国名吃豆腐火锅那行,好歹自己在家可以做,安利燕子窝弄碎和油那只能祝你好运了。
《大长今》剧照
主人公犯中二,那就把整部剧的布局完全打破了,就好像中央已经转移到瑞金了,女主一个人回到上海,满大街找反动特务要与之同归于尽。就目前看到的情况,剧中的谈允贤还真不讨人喜欢,中二得厉害。
她父亲不允许她学医是因为家里牵扯太后滑胎案,而之所以会牵扯上是因为允贤往进贡太后的胭脂里乱加东西,自己入狱是因为乱给徐夫人开药,乱开药方给徐老夫人治中风也就是还好没出事,不然也得玩完。
才四集就整出这么多幺蛾子,还都怪不得别人,也是醉了。
而说到底,这部剧最大的问题是从根子上就“自以为是”。谁说男女大防就不能请男大夫看病了,谁说女医生地位低了,谁说女医制度建立前给女人看病的就仅限三姑六婆了。
从汉武帝时义姁,晋代的鲍姑到宋代张小娘子,女医生就没断过。再加上《睡虎地秦简》中就有记载:“壬寅生子,不(吉)。女为医,女子为也。”意思是“这个日子出生的小孩,男孩子不吉利,女孩子会做医生”。说明至少从秦朝开始,女人做医生就不是事儿。
剧中男女授受不亲,导致延误就医。
而纠结之处在哪里呢?在于妇科疾病。因为男医生去看妇科疾病那是基本看不好的,因为问什么女生都不好意思告说。
明代朱恩在“读女医杂言”中对此现象进行了讨论:“余闻医家之说有曰宁医十男子,不医一妇人。其所以苦于医妇人者,非徒内外相隔,亦由性气不同之故也。惟妇人医妇人,则以己之性气,度人之性气,犹兵家所谓以夷攻夷,而无不克。”
这里的“苦于医妇人”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不是因为所谓男女大防不给医治,而是因为医生也犯愁,看不好啊。现在不也经常有男医生问来看病的小姑娘是否有性生活,女生支支吾吾,大夫一照B超发现是宫外孕的事情吗。
谈允贤随祖母研习的也是这门学问,这可是家学,当年她祖父也是为了黄家这门家学和她祖母结的婚,要不是俩孩子考中了进士,这就是标准医学世家。以她祖母在家的地位,绝不会出现她父亲把医书烧了而祖母不置一词的情况,贾政敢在贾母在场的时候继续打贾宝玉吗?更何况这烧的可是书。
医书被烧。
女医在历史上究竟地位如何,不妨看看专门治女性科学史的费侠莉(Charlotte Furth)教授的意见,她在《繁盛之阴:中国医学史中的性(960-1665)》一书中辟专节写了谈允贤的事迹,也分析了她的医疗方式和当时名医程茂先之差异,明朝医学理论阴阳同体论的建立,以及前后七百年时间里女性在中国医学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她说:“从现存文献来看,似乎古代没有明显的针对女医生的歧视,很多历史文献显示,杰出的女医生与男医生获得了同等的尊敬……这些秘术女医疗者和级别较低的女医毁坏了一般女医的形象。”
真要弄医学背景的电视剧,务必请专家来把把关,最早系统介绍谈允贤及其医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史文献学科带头人郑金生教授就是多么适合的人选。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