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三语文祝福课件【精选】
《祝福》教学案
1.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1.塑造人物的方法。
2.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
朗读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第一课时
1.了解小说的情节结构。
2.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一、作家作品介绍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周树人,字豫才;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祖籍河南省正阳县),母亲鲁瑞,父亲周伯宜。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魂,并且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一生中写了大量小说、散文和杂文。
鲁迅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而已集》《二心集》《坟》《花边文学》《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华盖集续编补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集外集拾遗补编》《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附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热风》《三闲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其他作品有《故事新编》《古籍序跋集》《文序跋集》《汉文学史纲要》《中国小说史略》《阿金》《鲁迅诗集》;作品收录进《鲁迅全集》。
二、导入
弃 妇
回车在门前,欲上心更悲。
路旁见花发,似妾初嫁时。
养蚕已成茧,织素犹在机。
新人应笑此,何如画蛾眉!
明确:这首诗细腻地描绘了一位弃妇被赶出门的一瞬间的心理活动。女主人公以内心独白的方式,倾诉了她遭受遗弃的哀怨和痛苦。
吃人礼教介绍
1、“三从”: 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2、“四德”: 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3、“七出”: 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
三、写作背景介绍
《祝福》写于1924年,所反映的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农村妇女的悲惨命运。辛亥革命只推翻了帝制,并没有从根本上摧毁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所以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之下,依然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政权还是掌握在地主阶级和官僚买办的手里。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绳索,而农村的劳动妇女所受的压迫最深,痛苦最大。她们不仅没有地位,而且没有人身自由;如果是寡妇,是再嫁再寡的寡妇,就更加受人歧视,甚至连劳动的权利、生活的权利以至生存的权利也被剥夺了。
这篇《祝福》就是作者怀着对劳动人民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揭露吃人的社会制度和旧礼教的罪恶,以唤醒人们来“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鲁迅全集》第一卷《灯下漫笔》)。
四、题解
“祝福”是旧社会过年时的一种封建迷信的习俗,用牲醴和香火供奉“祖先”和“天神”。祝福的仪式,通常在腊月二十四以后的五六天内举行。在旧社会,剥削阶级终年吮吸着劳动人民的血汗,过着骄奢淫逸的寄生生活,他们大搞年终“祝福”的迷信活动,以追求来年享受更大的“幸福生活”,并利用神权来麻痹、欺骗劳动人民,维护封建剥削的长久统治。
五、快速阅读,整体感知,理清小说思路
1.疏通字词、正音
2.结合小说三要素理清情节:请学生速读课文,画出课文中表明时间地点的词语,并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各段内容。
3.思考:《祝福》在结构上采取倒叙的手法有什么作用?
(1)小说将祥林嫂的悲惨结局在开始就呈现在读者面前,为读者设置了一系列悬念。
(2)造成了浓厚的悲剧气氛,揭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之间尖锐的矛盾,突出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
4.提问:哪一句在结构有上承上启下的作用,显示从倒叙转为顺序?
“然而先前所见所闻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至此也联成一片了。”
5.请一个同学用顺序的方法来复述整个故事。
按故事情节的环节、内容和故事的自然顺序列表对比。
第二课时
1.分析祥林嫂形象,感受祥林嫂的命运。
2.学习人物描写的手法。
一、人物的描写有哪些手法?
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二、比较几次描写,讲析作者刻画人物的特色。
肖像描写是本文刻画人物的一个特点。鲁迅先生说过:“要极节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本文围绕人物的遭遇有三次描写,比较其异同,体会用肖像变化表现人物命运的变化和性格特征 。
【问题】①三次有何变化?②是什么导致这些变化?③由此可以看出其是怎样的一个人?
1.初到鲁镇
内容: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的部分
肖像: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年轻,勤劳,朴实、新寡)
眼睛:顺着眼(善良温顺)
表现:整天地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直抵得过一个男子。做工不懈,食物不论,力气不惜。(勤快耐劳)
变化: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要求极低,反衬了在婆婆家的遭遇)
【思考】祥林嫂日日忙碌,为什么脸上却“白胖”了?
【明确】封建社会只有“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灯下漫笔》),此时的祥林嫂正是“坐稳了的奴隶”,不计酬劳,心满意足。她希望凭借自己的劳动来换取起码的生活,寻求一条活路。然而,勤劳、善良的祥林嫂想通过加倍的劳动来摆脱悲惨命运的愿望,很快破灭了。
2.再到鲁镇
内容:祥林嫂第二次到鲁镇的相关部分
肖像: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
眼睛: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与前面第一次来时比较,两颊和眼睛发生了变化,说明精神上受到了刺激,极度悲伤。作者正是用白描手法,在对比中显示人物内心的痛苦和悲哀。
【思考】原来不爱说话的祥林嫂为什么反复讲阿毛的故事?人们的反应怎样?
【明确】是因为她心中非常悲伤,想通过倾诉来发泄心中的痛苦,希望得到人们的安慰和同情。但人们却很少同情和怜悯,在鲁四老爷家不让她干祭祀的活,镇上的人们很快就厌倦了她的故事,并把她作为取笑的对象。这些,说明在这个封建礼教思想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祥林嫂享受不到一个普通人的权利,要忍受巨大的精神压力。
【思考】再次回到鲁镇,人们对祥林嫂的态度都变了,祥林嫂深觉沉重,那么她是如何面对的?其结果如何?
【明确】为求得做人的权利、求得一线生存的希望,她默默地辛苦工作了一年,用钱去捐门槛,但反抗的结果是她仍不被接受。这血淋淋的事实深刻地说明了:她是无法赎罪的,她陷入了求生不得、欲死不能的境地。
3.死前
内容:祥林嫂死前的相关部分
肖像:“脸色同时变作灰黑,只是失神的站着。” “也总是惴惴的,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
眼睛:“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思考】祥林嫂的疑问反映了什么?应该怎样认识?
【明确】祥林嫂的三个问题有一个核心:死掉的一家在地狱能否见面。她希望其有,这样就可以和阿毛和贺老六见面;又希望其无,因为害怕被锯成两半。这是长期困扰她的内心深处的矛盾和痛苦。祥林嫂提出这个问题,是在遭受一连串的摧残和折磨后对封建传统观念的怀疑。
祥林嫂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朴实,温顺,安分,但在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社会,她被践踏、被迫害、被摧残,以至被旧社会所吞噬。
第三课时
分析故事发生的社会环境,明确小说主题。
一、回顾旧知识导入
简略梳理祥林嫂一生经历。
二、进入新课
(一)讨论造成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原因。
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封建礼教。
造成人物悲剧的直接凶手: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思考和讨论——
1.鲁四老爷。
(1)间接描写。通过对鲁四老爷的书房陈设的描写,点明了鲁四老爷的身份(地主阶级、封建理学的卫道士),揭露了他的丑恶本质,从而揭示出他成为杀害祥林嫂的刽子手的深刻的阶级根源和思想根源。
(2)直接描写:
①行动描写。这表现在祥林嫂被抢走的两件事上。一是,当婆婆一边抢人一边来领工钱时,鲁四老爷把祥林嫂一文也没有用的工钱全交给了婆婆。与此相对照的是对被压迫的寡妇祥林嫂的冷酷无情。二是,祥林嫂曾那样辛勤地为鲁家劳动过,可当她遭到恶运时,鲁家却无动于衷:在封建统治者的眼里,一个劳动妇女的命运都不如一个淘箩、一点米、一株菜,鲁四老爷冷酷残忍的嘴脸跃然纸上。
②语言描写。在祥林嫂的问题上,鲁四老爷一共开过六次口,说了百十来个字,却就把他反动、顽固、虚伪自私、阴险狠毒的性格特征,把他杀害祥林嫂的罪行,揭露得淋漓尽致。
鲁四老爷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他迂腐、保守、顽固,反对一切改革和革命,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他自私伪善,冷酷无情,对祥林嫂的迫害大都是他授意或得到他默许的,是导致祥林嫂惨死的人物。
2.婆婆、大伯
婆婆:取走工资,拿走衣服;派人抢祥林嫂回去,将她卖给贺老六。
大伯:在祥林嫂夫死子亡的时候,把祥林嫂赶出了家门。
3.柳妈。讲阿毛情节中显出麻木不仁,揭伤疤部分显出愚昧,捐门槛部分显出其深受封建礼教毒害。柳妈是个深受封建礼教和迷信毒害的小市民。她的话,本身没有什么恶意,却使祥林嫂思想上更加痛苦。柳妈还算是同情祥林嫂的一个。同情祥林嫂的人,也把祥林嫂推向深渊,更显示出悲剧之可悲。
4.鲁镇的众人
(1)“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调和先前不同”。“音调”和先前的不同表明,镇上的人们与祥林嫂对立范围扩大了,他们在礼教文化中固执地达成共识,彻底否定祥林嫂。
(2)听阿毛的故事显出鲁镇的人们的愚昧、冷漠、冷酷
祥林嫂的悲剧形象地揭示了封建礼教、封建思想对劳动妇女的迫害和摧残。作品中,封建礼教(鲁四老爷为代表)、家庭(婆婆、大伯)、社会(鲁镇的人们),无不一步步把祥林嫂推向绝境。社会迫使她不能守节,又不能不守节,“要做奴隶而不得”,正是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造成了祥林嫂的悲剧。
5.“我”。主观上“我”是善良而同情祥林嫂的,但客观上,“我”的回答没能解除她的“疑惑”让她摆脱痛苦,从而拯救她的灵魂与肉体。
6.命运的偶然——疾病、狼。
剥夺祥林嫂生命的直接凶手,很大部分(如柳妈和鲁镇上的人)也是受害者,因而悲剧的根源就不是“这个人或那个人”,而是这个社会!
三、总结主题
祥林嫂是被她所生活的那个社会、那个环境夺走的。那是一个封建势力猖獗、封建礼教观念浓厚、封建迷信旧俗盛行的社会。在这个社会环境中,妇女没有丝毫的权利,人们以封建贞操观念歧视再婚妇女;人心冷漠,没有同情,没有爱;迷信观念又使祥林嫂在死亡线上饱受精神折磨——是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夺走了祥林嫂的生命。
第四课时
1.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2.分析标题“祝福”的意义。
一、分析环境的作用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主要有三次:(1)镇上各家准备“祝福”的情景描写;(2)祥林嫂死后雪天的描写;(3)结尾部分“我”眼中的祝福景象的描写。
(1)镇上各家准备“祝福”(第1—2段)
小说在开头就渲染了鲁镇年终祝福的热闹忙碌的气氛:晚云的闪光,爆竹的钝响,幽微的火药和人们忙碌的景象,调动了读者的视觉、听觉和嗅觉,使人如见其景,如闻其声。“沉重”“阴暗”“乱成一团糟”等词透露出了作者对这种压抑气氛的反感。祝福是“鲁镇年终的大典”,富人们要在这一天“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的好运气”,以便继续他们贪得无厌的“幸福生活”,而制作“福礼”却要像祥林嫂一样的女人“臂膊在水里浸得通红”,没日没夜地付出自己的艰辛,可见富人们所祈求的幸福,是建立在榨取这些廉价奴隶的血汗之上的。这样通过环境描写就揭露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性。同时,通过“年年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的描写,也点出了辛亥革命后农村的状况:阶级关系依旧,风俗习惯依旧,封建思想依旧。而破折号后插入的部分又反映出,在贫富悬殊的社会里,穷人无福可言。这些语句,勾勒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基础。
(2)祥林嫂死后的雪天(第32段)
鲁镇旧历的年底雪天渲染了悲凉沉寂的气氛,烘托祥林嫂死后的凄凉和我的“沉痛”心情。中间的议论是反语,表现了“我”对这个黑暗社会的憎恨,最后一句的“舒畅”是愤激和沉痛之语。
(3)“我”眼中的“祝福”(最后一段)
这段景物描写是由回忆到现实。第一句是过渡,与前面转入回忆的句子相照应,渲染了热闹气氛,同时反衬出祥林嫂惨死的悲凉。最后一句故意虚写,那些“醉醺醺”蹒跚着的“天地圣众”哪里会赐福给穷人呢?买不起爆竹的穷人们,得到的只是无穷的痛苦和悲哀。祥林嫂死的惨象和天地圣众“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照,深化了对旧社会杀人本质的揭露,同时在布局上也首尾呼应,使小说结构更臻完善。
特定的环境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人物形象的真实感与感染力。
二、分析以“祝福”为题的意义及作用
这篇小说叙述的是祥林嫂的悲剧故事,为什么不以“祥林嫂”为题,却取名为“祝福”?
(1)“祝福”是故事发展的线索。小说从鲁镇的人们忙于准备“祝福”的背景开始,又以鲁镇上“祝福”的爆竹声惊醒了正在回忆中的“我”结束。“祝福”是这个悲惨故事的情节线索,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的悲剧命运与祝福有着密切的关系。
(2)“祝福”是故事的社会背景。“祝福”的场景为人物活动、事件发生提供了一个特殊的社会背景,在这“祝福”的风情画里,笼罩着封建礼教的浓重阴影,这也是人物悲剧性生活的社会环境;在旧社会,劳动人民无福可祝,无福可言,而祥林嫂正是因为这祝福而被逼上绝境的。
(3)“祝福”隐含着人物命运的对比。一般情况下,提到“祝福”,往往使人们感觉到的是一股浓浓的情谊――亲情、友情,和祥和喜庆的气氛,而在这篇小说中,作者巧妙地把祥林嫂悲剧命运中的几次重大变化,都集中在鲁镇“祝福”这一特定环境里,祥林嫂死在“天地圣众”“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的祝福声中。以“祝福”为标题,就把“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和“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鲜明地摆到了读者面前,形成强烈的对比,这就更能增强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更能突出主题,也包含了作者反讽的深义。而以“祥林嫂”为题,则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