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夫的字(陈立夫是什么样的人)

本站作者 2024-03-02 23:28:00

陈立夫的字

1961年,在美国当农场主养鸡的陈立夫获得了回台湾的资格,看望他病危的父亲陈其业。陈其业的胞兄陈其美是蒋介石的结义大哥,有了这一层特殊的关系,蒋准予陈立夫暂时回来。

陈立夫回台不久,父亲陈其业就病逝,处理完丧事后,他见蒋氏父子都没有挽留自己的意思,于是他就又和妻子孙禄卿返回了美国新泽西州的湖林镇,继续打理农场。

陈氏夫妇回来一看,他们的农场已经变成另外一个样子,因40多天无人照管, 房屋积满灰尘,地里杂草丛生,一片凄凉。夫妻两人连忙进行打扫,几天后农场恢复如初。

父亲病逝后,陈立夫少了牵挂,他和妻子商议后,决定扩大农场规模,几个月后,养鸡场就有了超过7000只鸡。当然,仅靠陈立夫夫妇肯定是不行的,他们又雇佣了几个帮手。

陈立夫这个昔日的CC派大佬,开始了平淡的喂鸡、卖蛋、读书、写字生活,由于雇了工人,陈立夫倒不是很忙。由于时间充裕,陈立夫便应邀担任了普林斯顿大学的客座教授,每隔几天,就去大学讲讲课,日子过得也算顺心。

对于自己的养鸡生涯,陈立夫还是颇有感触和想法的,他曾回忆说:”在养鸡场开业之前,我去看了6个养鸡场,最后选一较便宜者买了下来,成交要付4.7万美金,可先付2万美金,其余分期十年给付。这是一笔大数字,而我只有4000元,不得已只好向朋友告贷。孔祥熙先生很慷慨,答应借我8000元,与我合伙的胡先生也只能拿4000元,剩下的4000元还是其他朋友帮忙的”。

美国当时的蛋价很好,从事养鸡业也能赚不少钱的,半年下来,陈立夫就赚了5000美金。在美国养鸡,饲料大都是用机器定时传送和控制,但陈立夫钱不够,他的农场主要靠人工,第一次赚的5000美金全部用于购买输送鸡粮的机器,和开掘一口深水井。

陈立夫的鸡场,最多时养了7000只鸡,饲养很忙碌,那时陈立夫身体尚可,80斤重的饲料,他一弯腰就能扛起来。陈立夫经营养鸡场是一面工作,一面学习,运气还算不错,一开始没有碰上如鸡瘟等的麻烦事。陈立夫的7000只鸡,若以七折计,每天即可生蛋近5000个,也算是利润很不错。

但是,花无百日红,到了1962年,新泽西州的东西高速公路完成通车后,蛋价暴跌,这是因为西部地区养鸡, 是放饲于田野间,鸡蛋成本低廉,农场主们的货柜车用冷藏方式,把蛋连夜运往纽约廉价销售,与新泽西养鸡中心竞争蛋市,原有市场大部分被其抢走。

几年过后,新泽西的养鸡场生意都非常冷落,纷纷倒闭。陈立夫的隔壁是一家犹太人,这人很有眼光,公路通车前就告诉陈立夫说:“高速公路一通,西部蛋源源不断运来,竞争困难,我们不能养鸡 了!”于是,那个犹太人把鸡场断然卖掉了。

但陈立夫却不敢学犹太人,因为其他生意没有经验,卖掉养鸡场又能干什么?通车后,陈立夫的养鸡场每个月比过去最少减收3000美金,这让陈家在美的生活越来越困难,会用机器不用人工的养鸡业者,还可勉强维持,而人工饲养者便无法维持下去。

开始与陈立夫合伙的胡先生在经营3年后就已离去,陈的大儿子也去念书进修,最后只剩下陈的妻子孙禄卿及小儿子陈泽宠帮着陈立夫经营,尽管一再节省开支,但还是周转不灵,陈立夫只得向朋友们借贷维持。陈立夫所借的钱,大都言明两三个月一定还,虽然时常拮据,但从未失信过一天。

后来实在经营不下去了,陈立夫只得选择关闭养鸡场,因为如果不这样每月赚的钱还不够给雇佣的工人们发工资。

但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在陈立夫关闭养鸡场后,又碰上了一桩倒霉的事。

陈立夫开始养鸡时,连房舍一并投保1,6万美金,现在鸡不养了,保险公司的人因陈立夫已有多年的交往关系,便好心地对陈说:“鸡不养了,何必再保这么多险呢?可以少保 一点吗?”

于是,陈立夫决定只投保4000美金,不料退保不久,却发生一场森林大火,恰巧,那天陈立夫全家应邀到纽约朋友家做客,大火顺风蔓延到陈立夫的养鸡场。

陈立夫的那片农场共有30英亩大,房舍占了3亩地,那时地上落叶遍地,久不下雨, 大火就沿着落叶一路烧过来。

说来也是不幸中之大幸,就在做客前夕,陈立夫把房子四周落叶扫净,这才让房子得以未被大火波及,而几排鸡舍则被烧毁,陈立夫的一部新车,放在饲料室旁边,也烧成灰烬。陈立夫去纽约朋友家做容, 往返是搭当地朋友的便车去的,因此才把车停放家中车间里,不料竟遭此意外。逢此火灾,刚好又是减少投保金之后,所以最后只保了原来的四分之一。

大火后,有人建议陈立夫把地皮卖掉。陈立夫经过再三考虑之后,没有那样做,尽管30英亩地能换回不少的钱。

失火后不久,陈立夫又开始整理荒地,盖起了房舍,并重新买了少量的鸡来喂养。同时,陈立夫和妻子还在家中做起了皮蛋、咸蛋、豆腐乳、粽子等副业,将这些产品运到纽约,卖到那里的华侨餐厅。

就这样,陈立夫夫妇又开始了新的生活,台湾的蒋氏父子得知陈立夫卖起了皮蛋,心中五味杂陈。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