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古诗十九首(如何评价《古诗十九首》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本站作者 2024-03-21 19:44:00

如何评价古诗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很多年后,我还是会记得一个细节,大学的某个假期,有一次母亲在整理衣橱,父亲在旁边八卦说:“你妈平时整理衣橱,看到你的衣服就会掉眼泪。”

不知为什么,每到秋深的时候,就想起古诗十九首。十九首不知道作者是谁的汉代五言诗。“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这些句子总能一下子击中我。所以前段时间买了《古诗十九首与乐府诗选评》,两册,这次打算系统地嚼一嚼。

也许是繁花落了,木叶纷纷,衣角被风吹冷,夕阳西下断肠时,人免不了就要回顾这一年的经历,从春到夏再到秋,看似热热闹闹忙忙碌碌,时间如此匆匆,我们把握了什么,又错过了什么呢?

十九首的第一首写别离。古人的别离是真切的别离,两千年前,那时交通不便,信息不通达,人的寿命又短,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是真正的苍茫辽远。人和人之间的距离,真的可以用生死来丈量,一旦别离,相见很难。何况道路又阻又长。

好男儿志在四方,要想实现理想,难免得背井离乡,离开心爱之人。建功立业哪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在最好的时代纵横驰骋的大天才李白都一世沉浮,更何况汉朝这些个无名无姓的文人流浪汉,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只身在外,秋深时,总是会感慨良多吧。感慨的不只是游子,还有望眼欲穿的思妇。

喜欢这时的五言诗,因为字句没什么繁复的点缀、深奥的典故,都是直抒胸臆,景真情真意真。虽然古朴,但又极其美丽。本书作者曹旭说,“美丽如锥子,麻木袋里藏不住”。不信你念两句试试,“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此处念yi,二声)”,“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是不是每句都变成了一个画面,每个字又变成了一汪活水,在心里化开了,风一荡,波光粼粼的。

行行重行行,游子一直在走,不走出点名堂来,怎么好意思衣锦还乡?越走越远,如今已经是相隔万里,天之涯,海之角。“胡马”和“越鸟”是中间的一个回旋,是赋比兴的比,是比喻。胡马来自北方,在中原的冬天里,依然依恋着北风,因为北风有故乡的味道。越鸟来自南方,习惯了温暖,故在向阳的南枝上筑巢。读到“衣带日已缓”,你就知道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是从哪里化用的了。“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是点睛之笔,惊觉时光飞逝,不知不觉又到了一年岁末。也可以有另一种理解,不知不觉人在等待中已经老了,美人迟暮。你说内心该是怎样的滋味?

但最后两句从伤怀抒情到现实的“努力加餐饭”,陡然一转,让人又忍俊不禁。一种解释是,我已经被抛弃了,没什么好说的了,你还是该好好吃饭保重身体啊。另一种是说,这些伤心事就不要再提了,得好好吃饭,珍爱生命,未来才有相见的机会呀。

诗其实没必要这样一句一句解析,读就好了,感受就好了,读诗百遍,其义自见。

“悲莫悲兮生别离”,无论是生离还是死别,离别都是难以释怀之事。而古诗十九首,首首写的都是人生最常有的感情,别离,失意,思念,孤独,生老病死。哀,但是哀而不伤。叶嘉莹说,古诗没有大喊大叫的哭泣和愤怒,古人信奉的是中庸之道,平和之美。

古诗十九首最早是由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从五十多首里选出来的,编入《文选》,由此广为流传。

钟嵘在《诗品》中把十九首列为上品,评价其“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清代陈祚明的《采菽堂古诗选》中说:“《十九首》所以为千古至文者,以能言人同有之情也。人情莫不思得志,而得志者有几?虽处富贵,慊慊犹有不足,况贫贱乎?志不可得而年命如流,谁不感慨?人情于所爱,莫不欲终身相守,然谁不有别离?以我之怀思,猜彼之见弃,亦其常也。夫终身相守者,不知有愁,亦复不知其乐,乍一别离,则此愁难已。逐臣弃妇与朋友阔绝,皆同此旨。故《十九首》虽此二意,而低回反复,人人读之皆若伤我心者,此诗所以为性情之物。而同有之情,人人各俱,则人人本自有诗也。但人人有情而不能言,即能言而言不尽,特故推十九首以为至极。”

我最烦有些人解读屈原的诗、古诗十九首、花间集等,一味往文人希望被委以重任、君子向君主表达忠心上比附,难道过去的那些男人就只有志,没有情吗,人生最基本的最美丽的最普遍的感情和疼痛就不值得抒发吗?陈祚明说的话就比较像人话了,“志不可得而年命如流,谁不感慨?人情于所爱,莫不欲终身相守,然谁不有别离?”

今年七月份,一个高中同学猝然离世,知道时心里特别难过。多年不见,她那美丽的身影淡然飘远,留下一个破碎的家庭。她的丈夫若偶然看到“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这两句,会是什么样的光景?

近日某地体育馆坍塌,三名中学生离世,一个母亲说孩子学习很好,畅想过他的学子宴和结婚宴,现在只能给孩子办葬礼,天都塌了。以后的日子里还能“努力加餐饭”吗?

我有时也会想起江秋莲,女儿悲惨离世,生活被意外和恶意轰成漫天碎片,终究是意难平。她若念到“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会是怎样的光景!

说一声再见,就是死去一点点。读一首古诗,就是重建一点点。

以后的诗人很少有敢这么写诗的了,“行行重行行”,五个字里有四个叠字,且都是二声阳平。以后的诗逐渐会被格律捆起手脚,再难这么潇潇洒洒,意笃情真。世人都爱唐诗里的盛唐气象,唐朝诗人的遍地开花,殊不知,古诗十九首和汉乐府就是“唐代诗人天天都要喝的乳汁”,曹植,陶渊明,乃至李白杜甫李商隐,无一不是学了古诗的风骨。若论故乡,古诗十九首就是五言诗的故乡。

还有啊,这些诗的作者是不可考的,没有留下姓名。大概率是一些郁郁不得志的底层文人。没有作者的一组诗,是无家可归的音乐。但是“它们那么美丽,那么有生命力,在当时的城市、乡村、驿站、酒楼,甚至在路途上飘来飘去,经历千百年,仍然音韵悠杨、感情深沉地传到我们的心里。”

如果你被这样的诗歌照亮过,一定会获得特别的力量。“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这是古诗十九首里提到的。人生在世,痛苦如此之多,如果你希望能跳出这些痛苦,让内心强大起来,就得有宏观视角。李银河老师说,你要“俯瞰认识,抽象地想人生、看世界、看宇宙”,我们不过是茫茫宇宙中小小星球上像小昆虫一样渺小的存在,我们在这个世界上顶多活三万天左右,人生苦短,有什么想不通的呢?

但有些就是想不通啊,怎么办?“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