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湖阴先生的译文和注释(《书湖阴先生壁》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书湖阴先生壁[1]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2],
花木成畦手自栽[3]。
一水护田将绿绕[4],
两山排闼送青来[5]。
【注释】
[1]书:写。湖阴先生:杨骥,字德逢,号湖阴先生,是王安石退居江宁钟山时的邻居和朋友。壁:墙壁。这是一首题壁诗,即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墙壁上的诗。
[2]茅檐:茅草屋檐,代指茅屋、草堂,这里指包括茅屋在内的整个庭院。长:经常。无苔:没有青苔。
[3]成畦(qí):成垄成行。畦: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田地。
[4]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
[5]排闼:推开门。排:推;闼(tà):门。青:苍翠的山色。
【作者】
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封为舒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临川县城盐埠岭(今临川区邓家巷)人。庆历二年(1042年)进士。嘉祐三年(1058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次年复任宰相;熙宁九年(1076年)再次罢相,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半山园,封舒国公,不久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执政期间,曾与其子王雱及吕惠卿等注释《诗经》《尚书》《周官》,时称《三经新义》。其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所著《字说》《钟山一日录》等,多已散佚。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等。
这首诗写在诗人晚年退居江宁钟山时的朋友杨骥家的墙壁上。杨骥性情高洁,隐居不仕,他居住的环境也洁净清幽,纤尘不染,体现了主人高雅的情趣。
前两句写庭院的整洁、清幽,又充满生机,令人陶醉。由“茅檐”可见居住条件的简陋,但“净无苔”“花木成畦”可见主人是一个朴实勤快、兴趣高雅、热爱生活的人。三、四句运用了拟人手法,使拟人和描写浑然一体。一“绕”一“护”,不仅写出溪流蜿蜒曲折的真实形象,更写出了动感,具有了生命力;一“排”一“送”写出了青山推门而入的动作姿态和迫不及待的心情,更写出了对主人的一片心意。这一神来之笔为此诗增色不少,使静止的事物有了动态美,给单纯的画面增添了灵气。
全诗既赞美了主人朴实勤劳,又表达了诗人退休闲居的恬淡心境,从田园山水和与平民交往中领略到无穷的乐趣。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人,但写山水就是写人,景与人处处照应,句句关合,融化无痕。
在修辞技巧上,“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两句也堪作范例。诗人运用了对偶的句式,又采用了拟人的手法,给山水赋予人的感情,化静为动,显得自然化境既生机勃勃又清静幽雅。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