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育子女的形容 形容养育子女的成语
形容养育子女的成语
1废寝忘食[ fèi qǐn wàng shí ]
解释废:停止。顾不上睡觉;忘掉了吃饭。形容学习或工作积极努力;用心专一。
出处南朝 齐 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2饱经风霜[ bǎo jīng fēng shuāng ]
解释饱经:充分经历过;风霜:指艰苦的生活。形容经历过种种的艰难困苦生活的磨练。
出处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六:“说到这里,他的饱经风霜的发红的老眼里掉下了泪水了。”
3因材施教[ yīn cái shī jiào ]
解释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进行;教:教育。根据学习的人的不同志趣、资质来进行不同的教育。
出处《论语 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4孜孜不倦[ zī zī bù juàn ]
解释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样子)。
出处《尚书 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后汉书 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三国志 蜀书 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
5含辛茹苦[ hán xīn rú kǔ ]
解释茹:吃;辛:苦。形容备受艰难;忍受痛苦。也作“茹苦含辛”。
出处宋 苏轼《中和胜相院记》:“无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
6三迁之教[ sān qiān zhī jiào ]
解释汉 刘向《列女传》载: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丧;后迁居集市,又跟着学商人自吹自夸;孟母迁居学堂附近,孟子从此学习礼节,要求上学。后人用“孟母三迁”、“三迁之教”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
出处汉·刘向《列女传》载: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丧;后迁居集市,又跟着学商人自吹自夸;孟母迁居学堂附近,孟子从此学习礼节,要求上学。
7孟母三迁[ mèng mǔ sān qiān ]
解释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
出处汉·赵歧《孟子题词》:“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8寸草春晖[ cùn cǎo chūn huī ]
解释寸草:小草;春晖:春天的阳光。小草的心意;难以报答春天的恩惠。比喻子女报答不尽父母养育之恩。
出处唐 孟郊《游子吟》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9克勤克俭[ kè qín kè jiǎn ]
解释克:能够。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出处《尚书 大禹漠》:“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10无微不至[ wú wēi bù zhì ]
解释微:细微;至: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出处宋 魏了翁《辞免督视军马乞以参赞军事从丞相行奏札》:“臣窃念主忧臣辱,义不得辞,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条列事目、调遣将士,凡所以为速发之计者,靡微不周。”
11循循善诱[ xún xún shàn yòu ]
解释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循循:有次序的样子;诱:引;指。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12金石为开[ jīn shí wèi kāi ]
解释金属和石头都会被打开。常与“精诚所至”连用。比喻真诚能产生巨大的感动力量;从而战胜一切困难。
出处西汉 刘向《新序 杂事四》:“熊渠子见其诚心,而金石为之开,况人心乎?”
13体贴入微[ tǐ tiē rù wēi ]
解释形容对人照顾和关怀非常细心周到。体贴:细心为别人着想;入微:很小的地方都照顾到。
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8回:“‘只要心平点,少看点利钱,那些贫民便受惠多了。’我笑道:‘这可谓体贴入微了。’”
14舐犊情深[ shì dú qíng shēn ]
解释比喻对子女的慈爱。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杨彪传》:“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15老牛舐犊[ lǎo niú shì dú ]
解释舐:舔;犊:小牛。老牛舔着小牛。比喻做父母的怜爱儿女。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杨彪传》:“子修为曹操所杀,操见彪问曰:‘公何瘦之甚?’对曰:‘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16勤勤恳恳[ qín qín kěn kěn ]
解释形容对人对事诚恳、热情。亦指工作勤奋,一丝不苟。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曩者辱赐书,教以顺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17粗衣淡饭[ cū yī dàn fàn ]
解释粗:粗糙、简单;淡饭:指饭菜简单。形容饮食简单,生活简朴。
出处宋 黄庭坚《四休导士诗序》:“粗茶淡饭饱即休,补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满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
18恩逾慈母[ ēn yú cí mǔ ]
解释逾:超过。比慈爱的母亲给予的恩情还要重。形容恩情深厚。
出处唐 韩愈《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陛下恩逾慈母。”
19舐犊之爱[ shì dú zhī ài ]
解释舐:舔。犊:小牛。母牛舔小牛表现对它爱护。比喻对子女的疼爱。亦作“舐犊之念”、“舐犊之私”、“舐犊情深”。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彪传》:“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20悬梁刺股[ xuán liáng cì gǔ ]
解释形容刻苦学习。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东汉 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21反哺之私[ fǎn bǔ zhī sī ]
解释反哺:幼鸟长大后,衔食喂其母。比喻子女长大奉养父母,报答养育之恩。
出处晋 成公绥《乌赋》:“雏既壮而能飞兮,乃衔食而反哺。”
22画荻教子[ huà dí jiào zǐ ]
解释荻:芦苇。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出处《宋史·欧阳修传》:“家贫,致以荻画地学书。”
23鹑居鷇食[ chún jū kòu shí ]
解释鷇:待母哺食的幼鸟,它不挑拣食物。如鹌鹑一样居无定所,象幼雏一样饥不择食。比喻生活俭朴,不求享受。
出处《庄子·天地》:“夫圣人鹑居而鷇食,鸟行而无彰。”
24画荻和丸[ huà dí huò wán ]
解释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同“画荻丸熊”。
出处宋 欧阳修幼时,母郑氏以荻画地教子读书。唐 柳仲郢幼嗜学,母韩氏用熊胆和制丸子,使郢夜咀咽以提神醒脑。郭沫若《虎符》附录《写作缘起》:“但要写母爱,在儿女小的时候容易表现,如推干就湿、画荻和丸之类,都是儿女小时的事。”
25曾母投杼[ zēng mǔ tóu zhù ]
解释指曾参的母亲听到“曾参杀人”的传闻接连三次,便信以为真,投杼而走,谓流言可畏。
出处《战国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26春晖寸草[ chūn huī cùn cǎo ]
解释春晖:春天的阳光;比喻父母对儿女的慈爱抚养。寸草:一寸长的小草;比喻子女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无限感戴心情。
出处唐·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7昊天罔极[ hào tiān wǎng jí ]
解释苍天广大无边。比喻恩情深厚广大;要报答而无可报答。
出处《诗经 小雅 蓼莪》:“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28慈乌反哺[ cí wū fǎn bǔ ]
解释慈:奉养;慈乌:乌鸦的一种,相传能反哺其母;反哺:乌雏长大,衔食哺其母。比喻子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出处元·无名氏《薛苞认母》第二折:“常言道马有垂缰,犬有那展草,踹踏街心,慈乌反哺。”
29哀哀父母[ āi āi fù mǔ ]
解释可哀呀可哀,我的父母啊!原指古时在暴政下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对父母病痛、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
出处《诗经 小雅 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30断杼择邻[ duàn zhù zé lín ]
解释孟母为了教育孟子不要中途荒废学业,用被割断的纱不成布来做比喻;孟母三迁居处,选择良好的环境,来影响孟子的成长。
出处汉 刘向《列女传 母仪传》:“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学,若吾断斯织也。'”
31咽苦吐甘[ yàn kǔ tǔ gān ]
解释指母亲自己吃粗劣食物,而以甘美之物哺育婴儿。形容母爱之深。
出处《旧唐书 礼仪志七》:“子之于母,慈爱特深;非母不育;推燥居湿,咽苦吐甘,生养劳瘁,恩斯极矣。”
32劬劳之恩[ qú láo zhī ēn ]
解释谓父母辛劳养育子女之恩。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9回:“在京师图个荫子封妻,光耀祖宗,报答父母劬劳之恩。”
33父母恩勤[ fù mǔ ēn qín ]
解释指父母养育子女的恩惠和辛劳。
出处《诗经 豳风 鸱鸮》:“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
34寒泉之思[ hán quán zhī sī ]
解释指子女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出处《诗经 邶风 凯风》:“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35升堂拜母[ shēng táng bài mǔ ]
解释升:登上;堂:古代指宫室的前屋。拜见对方的母亲。指互相结拜为友好人家。
出处《三国志·吴志·周瑜传》:“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